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
2021-04-08范玉梅
范玉梅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周口466099)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发作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失代偿期患者通常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腹水等并发症,且普遍伴有重度黄疸,有数据显示,约75%以上肝硬化患者存在腹水症状[1]。 该病治疗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需及时给予治疗措施缓解病情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 可参与机体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为机体提供高能量[2]。 前列地尔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 而外源性前列地尔主要以羊精囊和月见草油为原料制成, 具有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损伤作用[3]。 本研究选取我院96 例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 旨在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96 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 例;年龄30~64 岁,平均(47.61±8.04)岁;腹水形成时间5~18 个月,平均(12.69±2.74)个月。观察组男26 例, 女22 例; 年龄31~65 岁, 平均(48.10±8.16)岁;腹水形成时间5~20 个月,平均(12.57±2.89) 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经B 超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 为重度黄疸。(2)排除标准:合并腹水感染、上消化道感染;患有肝癌及严重肝性脑病;病例资料不完整;孕期及哺乳期;伴其他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呋塞米、螺内酯、人血白蛋白等常规药物治疗。
1.3.1 对照组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19991067)治疗,1.8 g 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次/d。 连续用药1 个月。
1.3.2 观察组 给予前列地尔(国药准字H20100179)+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前列地尔10 μg+1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次/d。 连续用药1 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著进步:B 超检查腹水消失或少量,24 h 尿量>1 000 ml;好转:B 超检查膀胱直肠凹液性暗区厚度减少约50%,24 h 尿量600~1 000 ml;无效:24 h 尿量<600 ml,B 超检查腹水无减少甚至增多。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进步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及肌酐(Cr)。 收集3 ml 静脉血,离心处理(2 5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测定ALT,采用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测定BUN及Cr。(3)两组治疗前后TBil 水平比较。(4)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检验标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ALT、BUN 及Cr 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ALT(U/L) BUN(mmol/L) Cr(μmol/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48 48 11.23±7.10 10.84±6.75 t P 0.276 0.783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8 48 6.21±6.08 9.56±7.69 t P 140.58±100.63 138.67±96.78 0.095 0.925 93.31±28.52 113.47±54.81 2.261 0.026 2.368 0.020 164.17±120.53 162.59±120.18 0.064 0.949 101.57±84.14 152.86±114.59 2.500 0.014
2.3 两组治疗前后TBil 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Bil 水平比较(μ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Bil 水平比较(μmol/L,±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8 48 t P 172.48±13.50 173.25±13.79 0.276 0.783 132.68±8.81 159.26±9.66 14.085<0.001
2.4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4.29±1.24)d,短于对照组的(5.68±1.53)d(t= 4.900,P<0.001)。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 腹水的形成是慢性肝病自然病程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肝功失代偿,预后不佳。有研究表明,与无腹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相比,约15%腹水患者在一年内死亡,44%左右腹水患者两年内死亡,且肝硬化腹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五年生存率仅为50%[4]。 目前肝硬化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肝移植,但肝源稀少,匹配困难成为阻碍患者痊愈的最大难题, 因此还需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目前现状。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维持肝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在肝脏受损时,如缺氧、水肿、缺血等,减少分泌量, 导致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弱, 使自由基大量增加,加剧肝脏受损程度。同时肾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可使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引起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肝肾受损[5]。 基于此,本研究将前列地尔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应用于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人类细胞合成,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且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细胞内循环,从而保护肝功能,而外源性前列腺素E1可促进胰高血糖素释放, 加大胆汁分泌量,增强肝内毒物排泄力度,达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6]。
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时, 血栓素A2明显升高,肝脏血管收缩,微循环出现障碍,肝静脉回流受阻,肝淋巴液增多,且毛细血管排泄功能也会损伤,使胆红素难以从胆道排泄,因此形成黄疸和腹水[7]。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ALT、BUN、Cr 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可促进肝肾功能改善,减轻黄疸症状,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分析原因认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一方面能减轻氧化损伤,另一方面能促进局部微循环,修复受损肝细胞;而前列地尔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防止血管内凝血,从而调节前列腺环素及血栓素A2平衡, 改善肝部微循环,最终达到改善肝肾功能目的[8]。
综上所述, 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腹水伴黄疸患者不仅能缓解黄疸症状,促进黄疸恢复,还能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