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8彭丽辉李琴赵琴
彭丽辉,李琴,赵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广东广州 510317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尿毒症及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肾移植的要求极高, 除达到基本的组织配型和血型匹配度外,肾移植患者还须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1],不仅治疗费用高且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旨在将院内科学系统的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通过长期稳定系统的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及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2],多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 笔者将以2015 年 11 月—2018 年11 月在科室收治的90 例进行肾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以概括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等方面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科室进行肾移植手术的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遵循伦理学的基础上将实施延续性护理的47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 29 例,女 18 例;年龄 22~64岁,平均年龄(51.3±8.6)岁。 另将 43 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 26 例,女 17 例;年龄 24~68岁,平均年龄(50.9±9.0)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肾移植术常规出院护理,待到患者完成院内系统治疗且办理出院手续后,向患者发放《肾移植术后健康教育手册》并耐心解答手册中的各注意事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组在上述护理方针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①患者出院前1~2 d,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单独谈话,详细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和具体家庭住址, 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延续性护理方针。②成立护患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向患者发布关于肾移植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内容,包括适宜与禁忌食物以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视频和注意事项;③根据肾移植护理记录单,通过电话、微信、QQ、登门拜访或患者返院复诊时当面调查等形式跟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数据资料整理的护理工作人员则将工作方向调整至质量监控和分析;④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尿常规、免疫抑制剂血药水平及血脂指标的变化,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患者生活行为习惯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改进;⑤通过微信、QQ、电话、登门拜访或患者返院复诊时指导患者膳食、日常锻炼、免疫抑制剂使用及并发症预防的正确指导,并咨询解决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⑥责任护士根据随访信息结果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对延续性护理方针的具体实施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情绪干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3-4]。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SF-36 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共计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7 项,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②SAS 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50 分提示焦虑发生, 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焦虑状态越严重;SDS 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评分≥53 分提示抑郁发生, 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抑郁状态越严重。③采用MMAS(多维记忆评估量表)比较两组对象的免疫抑制剂依从性, 量表包括8 个问题,评分>7 分提示依从性高,6~7 分提示依从性良好,<6 分提示依从性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经12 个月延续性护理,SF-36 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 SF-36 评分对比[(),分]
表 1 两组患者 SF-36 评分对比[(),分]
组别研究组(n=47)对照组(n=43)t 值P 值生理功能81.3±7.6 76.2±8.9 2.931 0.004社会功能86.0±9.1 81.1±10.6 2.359 0.021生理职能73.1±6.5 69.6±8.9 2.143 0.035躯体疼痛79.6±11.7 72.1±13.0 2.881 0.005精神健康77.1±10.5 71.5±11.3 2.437 0.017情感职能 精力69.9±9.1 62.2±8.4 4.159<0.001 78.5±6.3 70.4±7.6 5.522<0.001
2.2 心理状态评分
12 个月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 SDS、SDS 评分对比[(),分]
表 2 两组患者 SDS、SDS 评分对比[(),分]
组别SAS SDS研究组(n=47)对照组(n=43)t 值P 值50.7±5.2 54.8±6.0 3.472<0.001 53.4±4.1 56.3±5.5 2.852 0.005
2.3 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依从率对比[n(%)]
3 讨论
就目前的医疗卫生水平而看,肾移植是提升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佳手段;完成移植手术后,为确保移植肾脏的功能, 患者均须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免疫抑制剂使用依从性差的患者最严重的可由于肾功能衰竭而死亡[6]。另一方面,肾移植患者术后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否达到临床标准,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延续性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手段,旨在将院内护理干预延伸至社区乃至家庭,通过长期的引导和督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改善远期预后的目的。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7],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肾移植患者中,可满足患者出院后近期的基本需求,降低患者的再次急诊次数和再入院率。 从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F-36 量表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通过长期的干预和监督,可有效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其次,患者的心理健康亦是评价其生存状态的关键指标,除去SF-36 量表的精神健康指标外,研究还以SAS、SDS 两项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虽未达到正常标准值,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经过分析,肾移植患者均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均比较差,其次肾移植本身属于较大的手术类型,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无法对远期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估,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通过系统的情绪干预可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帮助其树立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但在具体实施上须注意一点,肾移植患者术后的情绪波动并不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且易呈现出反复的特殊情况,关于心理干预或情绪疏导须系统进行,不能以患者某一个时间段的量表评分作为心理干预的评价效果[8];再者,研究组患者的免疫抑制剂使用依从率达到了95.74%,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该文数据与史又文等[9]研究相似: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79.07%(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通过长期的健康知识宣教,能够让患者自觉意识到免疫抑制剂科学使用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通过持续的科学干预,能够帮助肾移植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及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