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探析

2021-04-07袁莉莉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摘 要 开展融合模式研究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找到文旅融合切入点,对实现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论文对主题服务模式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主题服务模式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实现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国内外现有主题服务模式开展文旅融合实践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公共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内公共图书馆的主题服务进行总结,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为公共图书馆以主题服务模式实现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主题服务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258.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2.008

Theme Service Mo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Public Library and Tourism

Yuan Lili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 is helpful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find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and tourism.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t degree of the theme service mode in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theme service mode is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 in public libraries. Secondly, after analyzing the practice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he existing theme service mod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ing wi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me service of domestic public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Finally, it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ublic librar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 with the theme service mode.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heme servi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0 引言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组建挂牌,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指导思路下,文化与旅游进入了全面融合阶段。近几年来,文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发展时,应保持服务初心,坚守文化担当,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用来满足人们对某一或数个领域专题知识和需求的服务,应在文旅融合中发挥出更多的文献价值,使服务更加深入。为此,本文将对公共图书馆以主题服务开展文旅融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一并結合国内外实例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借鉴国外公共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指出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在以主题服务开展文旅融合时存在的不足,并为公共图书馆以主题服务方式开展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对策。

1 主题服务概述

1.1 概念与内涵

一直以来业界对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没有明确定义,往往会与主题图书馆、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这些概念相混淆。在研究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时,必须首先理清其概念与内涵。

2009年,王世伟在《主题图书馆述略》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图书馆业界普遍接受的主题图书馆概念,即“主题图书馆是通过特定领域(某一或数个领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信息需求的图书馆”[1]。主题图书馆强调通过资源、场所实现服务功能,因此满足人们对此类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图书馆+”概念下“图书馆+主题”的形式。而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业务的延伸,并不是只有主题图书馆才能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主要围绕着馆内有代表性的某种资源开展服务。主题服务的内容可以是特色服务,但边界更为宽泛,图书馆特色服务与主题服务之间有一定的交集,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2]。个性化服务通常是指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方式,获取并分析各个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背景和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充分满足其个体需要的一种集成性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面向个人,而主题服务是面向大众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就是公共图书馆围绕某一主题内容,提供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服务,这样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题服务的宗旨就是根据主题信息,构建具有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的主题信息知识需求。公共图书馆开展主题服务,能够更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满足读者对特定信息获取的需求,能够有效融合当地社会资源,对读者、资源、信息进行有序组合,使服务更具层次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1.2 主题服务的特征

与传统借阅服务相比,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不仅具备传统服务的包容性,一定程度上还有很强的主动性,在内容、对象、方式等方面具有更鲜明的特征。

主题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服务更加直观,一切内容都围绕主题开展,为了能够提高读者参与度、吸引读者注意,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主题服务时,往往会选择大众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就是在某一地域或某一时期,根据特定人群的社会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与当地文化发展与交流传承相结合,利用空间服务、专业服务,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同时,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在满足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主题资源。

主题服务对象更加具体。主题服务的对象通常是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受众人群与主题本身有很大的相关度,可以是主题内容的从业人员,也可以是普通读者、相关领域专家或兴趣爱好者。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取更多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而来,主题本身是他们的共同点,而主题也增加了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的粘性。

主题服务方式更加多样。丰富的主题内容、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使得主题服务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可以是线上开展,也可以是线下服务;从传播的方式来看,可以是点对面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从时间上看,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段服务;从组织形式上看,可以有夏令营、讲座、培训、阅读会、文化走读、非遗传承等多种形式;从地点上看,可以是在馆内,也可以是在馆外;从提供服务的人员来看,可以是图书馆员,也可以是相关主题的专家[4]。

2 主体服务与旅游融合契合度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旅游融合探索时,不仅要契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也要从公共图书馆角度出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模式,正是利用主题内容作为介质,将旅游要素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在环境、理念、感受方面与旅游体验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随着大众对旅游需求的提升,旅游的体验不仅停留在山川美景、风土人情,深层次的文化需求随之增多,游客愿意走进当地的文博场馆,去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容。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之一,经过近十多年公共文化设施的飞速建设,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成为城市的中心文化设施,有足够条件开展主题服务与活动,也逐步成为旅游目的地场所,提供的服务也不仅局限于阅读,更多游客喜闻乐见的主题服务内容正从公共图书馆中衍生出来。借助这些主题服务内容,公共图书馆能够很好地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可有效组织文化资源,引导相关活动的开展,充实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质。

文化是旅游的内在发展动力,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延伸,既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又要有效地融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为大众提供多元化服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注重在平等参与的角度下保障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享有旅游的权利。平等的理念还体现在旅游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协调与分享,在服务大众旅游需求的同时,旅游也应当成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游客受到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通过直观的感受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不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提供间接体验,还对原有的文献资源、场馆资源、教育资源、文创资源等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了新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讲座、展览、夏令营、文化走读,充分诠释了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中的“静”向新服务模式中“动”的转变。

我国公共图书馆众多,每个馆的资源、人才、位置、历史等条件各不相同,主题服务模式对于公共图书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实践探索中,主题作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探索的介质,通过服务产生了催化作用,为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主题服务模式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复合型专业馆员培养,在搜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专藏过程中,促使图书馆馆员逐步成为文化服务专家。主题服务模式还能够对当地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经济等发展起到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与地方特点与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主题服务,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

3 國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

3.1 国外文旅融合模式

国外一些国家图书馆凭借自身的底蕴与内涵,采取以文博为主题的融合模式,实现与其他文化机构的相互融合,从而成为众多游客参观访问的圣地。例如大英图书馆,其前身是大英博物馆,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件藏品,特色收藏包括绘画、手稿、档案等,是全世界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融合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特色,借助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成为伦敦的重要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5]。与此类似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等,也是将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相互融合。由于它们自身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其他文化机构进行融合之后形成了更大的组合效应,成为一张著名的国家文旅名片。

此外,还有以城市观光为主题的融合模式。在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公共图书馆往往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物。拥有独特的建筑外形、精美的建筑装饰的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爱好者的首选,更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观光者的选择。例如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的几何叠层建筑、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花园式的设计风格、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文艺复兴风格,以及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意大利罗马的凯萨纳特图书馆等都凭借令人惊叹的建筑和装饰,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成为旅游者经常打卡的著名景点。

相较于机构融合与旅游观光模式,采取以特色服务为主题的融合模式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对公共图书馆而言更容易实现与旅游相融合发展。例如,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每周提供课程、故事、音乐表演、电影放映等活动,游客既可以在此享受免费活动,也可以实现技能提升[6]。法国国家图书馆、西班牙国家图书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以及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中央图书馆等则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文创服务[7],令人流连忘返的文创商店几乎已成为全世界各大知名图书馆的标配。

3.2 国内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公共图书馆界就开始了与旅游融合的理论研究。随着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重新组建,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研究由理论探索全面转向实践阶段,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服务模式开展文旅融合。

早在文旅机构尚未重组之前,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尝试城市书房的建设与探索,在辖区内建设图书阅览室,通过智能化方式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服务[8]。很快,以市县级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以此为例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阵地的前移。在文旅融合探索实践阶段,城市书房也成为公共图书馆探索文旅融合的经典实践方式,以笔者所在江苏省为例,扬州市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等,都以城市书房项目作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探索模式。

此外,采用营销的手段来增加流量,也成为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实践的方式。营销模式主要分为品牌营销以及网红效应,其核心内容都是建立广告效应。通过文化品牌的建立,能够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如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中国典籍与文化”、南京图书馆“南图讲座”等。品牌营销的过程相对较长,需要有一定的积累过程,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效应能够迅速带来大量流量,这是品牌营销所达不到的。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通过一张“书山”照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迅速发酵,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互联网热点[9]。在社交媒体活跃的当下,公共图书馆借鉴“网红”元素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信息的视觉化和分众化传播,找出本馆的特色开展营销服务,也成为文旅融合的一种途径。

“学”与“游”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耦合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充分体现了“学”与“游”的精髓,研学旅游作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模式,被业界广泛认可。各级公共图书馆也有具体实践,如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阅读之旅·北京中轴线”活动,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朱祖希先生作为研学导师,将阅读与旅游相结合[10],使参与者能够更加直观地领略到古都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文化走读、夏令营等活动方式。

“图书馆+”概念兴起于移动互联时代,是“互联网+”概念下衍生出的新興服务形式,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市民提供更舒适、更方便的公共阅读空间。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主题”模式被充分挖掘。如“图书馆+景区”,包括重庆图书馆的重图两江国际影视城分馆、“最美基层图书馆”武汉汤湖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响沙湾旅游景区分馆,以及杭州市图书馆在西湖、余杭区径山绿道等景区建设的分馆,都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旅融合尝试。“图书馆+酒店”,如宁波市图书馆参与打造的“书香和阅读”为主题的酒店,宾馆大堂及客房内有大量书籍供游客免费借阅[11]。在乡村振兴的促进下,浙江丽水地区云和县尝试了“图书馆+民宿”模式,将图书馆与民宿相结合,建立“漫享书屋”,该书屋藏书6000余册,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让游客体验阅读的乐趣,为美丽的丽水乡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12]。南京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创”,通过建设文创商店以文化开发、销售、体验和休闲为一体,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的游客[13]。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内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模式的不足

4.1 机构之间合作不足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探索大多停留在图书馆内部,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作为当地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公共图书馆文化内容呈现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仅凭建筑吸引、场地融合等方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国外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得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更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增加游客体验感与获得感。与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充分合作,深度挖掘当地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主题,借助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料优势,可以开展更多的主题文化活动,既可以传承与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也可使游客产生情感共鸣。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也相对较弱,缺乏主题内容更加鲜明的产品,使得游客可体验的内容较少。

4.2 公共图书馆作用发挥不足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核心业务内容,公共图书馆在传统业务服务理念向文旅融合服务理念的转变中,未能发挥好自身的参考咨询、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职能。比如城市书房模式,在景区内的城市书房使得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获得阅读体验,但大多城市书房为无人自助模式,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了一块可以阅读休息的场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优势未能有所体现。如果针对不同的景区,有针对性地提供参考咨询、文献资源等符合该景区特点的主题服务,将为游客带来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同时,服务的关键还是在人,公共图书馆利用营销模式可以暂时吸引游客,但想要长期留住游客,还得依靠馆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当前公共图书馆员还应当增加文化旅游服务能力,用充满文化气息的服务内容和产品感染游客、吸引游客、打动游客,引导游客走进图书馆,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纽带和桥梁。

4.3 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不足

文旅融合主阵地在产业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是公益性、均等性、基本型,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着很多挑战性。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产生了更多的可能,但当发展时机不成熟或与公益服务相矛盾的时候,切不可强行融合、盲目融合,从而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加大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提供理论依据,既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又要把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策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的共赢。

5 主题服务模式实现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对策

当前公共图书馆以主题服务模式开展文旅融合的实践较少,手段相对单一,且公共图书馆职能发挥较弱。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主题”模式,其实质是公共图书馆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场地融合的一种手段,并未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完全发挥出来。随着人文休闲旅游的兴起,主题服务将成为公共馆文旅融合下发展的重心,结合国外现有经验,国内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时,可以将旅游要素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主题内容,为大众提供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吸引大众参与体验,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主题选择要具有时代特征

在文旅融合新时代,公共图书馆选择服务主题时,既要从游客需求出发,也要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避免庸俗、低俗、媚俗主题的出现,切莫将吸引游客参与度作为主题选择的标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须秉持着均等化、标准化服务理念,主题服务必然会将服务对象分为感兴趣的群体与不感兴趣的群体,但并不意味着主题服务仅仅局限于少数小众群体。要正确处理大众需求与小众服务之间的关系,避免门槛过高,兼顾各阶层,尽量让大众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同时,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才能使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之路更加稳健,让主题成为激发公共图书馆创新的动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例如,辽宁省图书馆的“文溯书房”、南京图书馆“十德堂”等,均选择国学经典为主题,利用展览、讲座、夏令营多种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旅融合探索。通过活动可以分享理念、促进沟通、传播文化, 让读者及游客在这里触摸历史、品味经典、与先贤对话,在开展文化旅游休闲活动的同时,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传播。

5.2 与社会机构深度合作

公共图书馆以主题服务模式进行文旅融合实践时,需要加强与专业机构的深度合作,提高服务内容的专业性。在服务项目建设中引导社会力量,获得专业支撑,在活动开展方面紧扣地方文化主题,为弘扬当地文化作出贡献。更加专业的服务有助于加强游客的体验深度,激发获得感,在精神和心灵放松的同时实现认知提高。例如,苏州市运河图书馆立足于地方文化传承与发扬,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昆曲作为主题服务的内容,广泛与苏州地区的昆剧院、昆曲传习所、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等组织深度合作,并且收录了大量苏州当地的昆曲、园林建筑等资料,通过名家讲坛、主题沙龙、现场演绎等形式,形成了以昆曲为主题的地方文化旅游服务[14]。通过与专业的机构进行深度的合作,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内容,使得主题服务内容更具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更是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做出了贡獻。

5.3 建立绩效评价系统

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主题服务容易产生活动类型单一、形式大于内容、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等问题,建立一套适合主题服务模式的绩效评价系统, 将有利于确立服务的价值导向、提升服务品质、降低服务成本、激发受众群体热情,对科学评价服务质量,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有很大作用。绩效评价系统要以主题服务满意度、大众旅游体验的获得感为核心,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固然是绩效评价的重点,但更重要的是大众对主题服务的满意度和体验度。要建立全面、实效、科学地绩效评价系统,就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等方式, 及时全面地获取日常管理与服务数据, 继而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主题服务中的亮点与不足, 并且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围绕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才能为大众带来更好的主题服务体验。

5.4 加强服务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模式若想实现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服务创新。服务创新包括主体、工具、实践、价值四个要素[15],围绕这四个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点。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政策调整、重大社会事件、社会发展方向,以当今世界发展来看,变化无处不在、挑战无处不在,面对互联网时代、面对突发状况,需要有高度的敏感性才能适应日益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状态。其次,要有丰富的服务手段。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很多行业固有的运作模式和服务生态,在此期间,东莞市松山湖图书馆利用线上服务开展疫情科普教育活动,并且广泛借助园区科技力量推动文旅融合,利用科研人员通过线上服务方式为读者讲解国之重器,拉近了读者与科技之间的距离,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6]。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有效扩大了服务范围,使得公共图书馆在特殊时期也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再次,深度挖掘文化的价值。“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主题服务模式中,充分挖掘主题的文化价值不仅能凸显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教育职能,还可以提高旅游的体验度。最后,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国外公共图书馆的经验表明,有着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图书馆从业者,能够为文旅融合发展起到持续推动作用。

5.5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当前, 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与信息量大等特点被公共图书馆广泛用于宣传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题服务模式助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时,更应该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在加强宣传推广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互动交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是双向的,图书馆应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和用户交流,提高用户的参与度,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是新媒体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受众,应按照“开放共享、社会参与”的原则,在融合发展中积极探索与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共享,增加传播速度、扩大影响面。此外,还需要重视官方平台的传播效应,例如国家图书馆主动对接“学习强国”“党建平台”等官方新媒体,借助官方特有的方式,做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服务与宣传[17]。

6 结语

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且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当前业界共同探索的目标。本文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进行了回顾,结合国外公共图书馆经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探索的问题,提出采用主题服务模式开展文旅融合探索。主题服务模式与旅游发展在环境、理念、感受方面与旅游体验方面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既能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与优势,又可以提升游客体验度与获得感,作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切入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对以主题服务模式开展文旅融合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主题选择要具有时代特征、与社会机构深度合作、建立绩效评价系统、加强服务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王世伟.主题图书馆述略[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4):

36-38.

柯平.主题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与发展思考[J].图书馆杂志,2020,39(3):41-47.

丁沫. 我国主题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5):102-104.

李少鹏.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建设探索:以广州图书馆立法分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5):26-31.

王世伟.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273-276.

WATERMAN S. Library tourism[EB/OL].[2019-05-04].https://blogs.library.jhu.edu/2017/06/library-tourism/.

池沁.书香城市建设中的“扬州实践”:以扬州24小时城市书房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8(12):41-43.

冯佳.国外文化旅游中的图书馆:作用、服务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9(4):59-65.

马琳.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红”图书馆营销案例探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7):40-43.

鄢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典型實践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9(1):111-114.

徐益波,毛婕.打造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宁波样本”:宁波市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实践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9):10-12.

黄奇杰,蒋欣.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与机制创新比较研究[J].人文天下,2019(21):2-9.

秦志华,吴政.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71-76.

跟着阅读君一起去苏州,运河岸上的图书馆在等我们[EB/OL].[2018-08-23].http://k.sina.com.cn/article_5077747311_12ea8466f01900blev.html.

孙文清.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拓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2):13-16,94.

李东来,李晓辉,何艳.图书馆为区域服务的定位分析与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43-49.

羊漾.融合发展视野下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7):44-50.

袁莉莉 南京图书馆馆员。 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20-08-24 编校:陈安琪,左静远)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