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特色馆藏资源实践与探索

2021-04-07吴亚芸戴清杰刘桂锋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图书馆

吴亚芸 戴清杰 刘桂锋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是体现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和彰显图书馆文化价值的重要标志。以江苏大学图书馆“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建设为例,依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从文献资源获取与收集、文献资源描述与组织、文献资源服务与推广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从战略规划、资源遴选、业务嵌入、藏用并举四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提出建议与启示。

关键词 图书馆 特色馆藏 文化育人 机构知识库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2.006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fecycle Theory

Wu Yayun, Dai Qingjie, Liu Guifeng

Abstract The special coll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reflecting the level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value of librar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earl S. Buck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life cycle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literature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collection, literature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organization, literature resource service and promotio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China from four aspects: strategic planning, resource selection, business embeddedness,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 Cultural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0 引言

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学术价值和文化品牌特色显著,体现了校地历史文化特质。早在20 世纪上半叶,美国一些知名高校图书馆就陆续建立了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馆藏,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黄雯越在分析英、美18所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内涵及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科学院满铁特藏的规划方案[2]。我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云平台更好地发挥了地方特色资源的价值,面向全国用户提供服务[3]。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始于20世纪80年代,受到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影响较大,近几年来,涌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特色馆藏,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在渗透式服务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努力传承校园文化,擦亮服务品牌[4]。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着力打造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5]。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利用引文分析法建立特色馆藏的引文书目数据库,加强对文献的描述与揭示[6]。浙江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有力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促进浙江地方经济建设[7]。总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建设模式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溢出。然而,在建设理念的选择、建设意义的认知、建设价值的呈现等方面仍需要完善和发展,需要从建设意义、用户分析、质量评价和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8]。江苏大学图书馆一直牢固树立和坚持“藏以致用、藏用并举”的建设理念,从战略规划、机构设立、资源配置、团队打造等方面,充分发挥属地历史文化特色,密切围绕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建立了独具本校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江苏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体系,并倾力打造“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建设与服务品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传承文化,彰显社会价值。

1 “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概述

2014年江苏大学图书馆成立特藏部,根据馆藏发展的具体指导规划,设置相关机构和岗位,并配备专业建设团队,制订相应的管理规范,从而形成以优势学科文献(农業装备特色文献中心)、地域特色文献(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文心书屋)、本校特色文献(机构知识库、江大文库、漂流之家)为主体的特色馆藏体系。

2015年,为进一步推进赛珍珠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为赛珍珠的文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搭建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江苏大学图书馆经研究决定筹建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目标定位是资源全面、内容丰富、面向全球服务的文献资源信息平台。“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建设与服务实践包含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研究、特色资源服务三大模块,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特色资源建设旨在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优质服务,当然,无论是特色资源的建设过程或开发利用,还是用户需求的调查,均离不开特色资源研究这个中心环节,因此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是特色资源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色资源建设包括“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实体空间和“国际赛珍珠文献知识库(数字人文中心)”数字空间两部分。特色资源服务的对象是国内外赛珍珠研究爱好者,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接受服务。特色资源研究主要依靠图书情报学教师和研究生采用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文献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揭示、开发与利用。

2 “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文献资源工作

江苏大学图书馆于2015年5月正式开始筹建文献资源中心,并于6月与镇江市赛珍珠纪念馆签订研究与交流合作协议书,9月正式挂牌成立“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利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广泛调研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等单位及走访安徽省宿州学院 “赛珍珠研究会”邵体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王逢振研究员、北京鲁迅博物馆姚锡佩女士等赛珍珠研究专家,确定文献资源的数量、种类及类型。该中心利用线上线下、海内外多渠道多方式进行资源征集、采购、捐赠,在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国内外赛珍珠研究专家及学者的鼎力支持下,目前收藏了赛珍珠相关资源纸质文献2000余册、电子文献4000余篇,包含了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赛珍珠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全部120部原著作品,以及中、日、韩、意大利、西班牙、法、德、希伯来等各国译著98部,包含14个语种的原著翻译版本、1部赛珍珠翻译作品(《水浒传》)、32个版本的《大地》原著及译著;中外学者的研究专著、论文,其中22部中文公开出版物、23部中文内部资料、24部英文内部资料、81本论文合订本、2435篇研究论文;中外硕(299本)、博士学位论文(45本),载有相关报道的期刊、报纸,赛珍珠书信手稿、舞台剧本及电影视频材料等大量文献,具有版本最多、品种最全、范围最广的特点,初步建成了资源全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全球免费开放的赛珍珠特色文献中心,为赛珍珠学术研究提供了自由开放的互动交流与资源获取平台。

为了彰显“以用促藏、藏以致用、藏用结合、以用为本”的建设理念,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师生的专业特色,文献中心的多位教师和研究生运用图书情报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事文献资源的计量、描述、组织、揭示、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另外,为了使赛珍珠特色资源能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文献中心采用访谈法收集了16位开展过赛珍珠研究的学者用户的需求信息,在赛珍珠文献资源的描述与组织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9],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一是利用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分析赛珍珠研究的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从宏观层面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及研究热点[10]。二是运用本体理论与技术构建中、美两国赛珍珠硕、博学位论文本体知识库,深入学位论文文献内容层面进行知识挖掘,运用Protégé和OntoGraf进行本体库建模、实例填充、可视化结果呈现[11]。三是从多元数据的视角分析我国“赛珍珠研究”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著作、报纸与网络新闻、年鉴等多元数据,揭示我国赛珍珠研究的主题变迁脉络与演化规律[12]。四是运用主题图谱技术实现赛珍珠研究的英文文献、中文期刊论文、专著、硕博士论文、报纸、新闻报道等多类型资源关联可视化展示,为赛珍珠研究知识库框架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3 “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服务与推广工作

特色资源建设和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赛珍珠研究爱好者提供所需服务,向社会大众开展文化推广。本中心的服务理念是立足本校和地方,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着眼打造特色,推广全面普及,开展全方位、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在图书馆内部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工作结合,为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支持;在校内与学校社科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赛珍珠研究者提供嵌入式服务;在校外,搭建赛珍珠研究爱好者的信息交流平台,为海内外赛珍珠研究者提供全方位文献服务,力争实现从资源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一条龙服务。如为镇江各高校、社会人员提供资源阅览服务,为国内外学者、赛珍珠研究爱好者提供远程文献传递服务。

特色文献资源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两个,一是针对实体收藏文献,面向入馆读者在中心内部开展实体阅览服务;二是对校外读者提供电子文献服务、分级分层分类服务,对赛珍珠研究领域专家采取定期推送精准服务,从而全方位满足不同读者的教研需求。除此以外,还开展特色资源服务的延伸和拓展服务,做好文化普及与推广,以传播人类智慧和文明。本中心的文化普及与推广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3.1 接待大众的交流与参观

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交流的各类人员3000余人次。接待大众的类型既有普通读者,也有专家学者,更有社会名流。参观之前,大部分普通读者普遍对赛珍珠毫无所知;参观之后,刷新了对赛珍珠本人及其作品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认知。对专家学者来说,通常是带着问题与困惑来,带着解决方案满意而归。社会名流的造访,更加彰显了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巨大价值,并且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职能。到目前为止,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黄峥、英国剑桥大学常务副校长及其夫人、著名翻译家王逢振、加拿大著名华裔作家薛忆沩等先后来中心参观交流和指导,显著提升了中心的文化传播价值和交流价值。

3.2 举办学术研讨会

本中心从2015年开始与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联合,承办2015年度“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协办2017、2019年度“国际赛珍珠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5年度“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7日在江苏大学图书馆召开,本次会议的一个巨大成果是江苏大学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揭牌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网站开通,这是国际上最完整、最全面的资源中心,兼具线上和线下服务功能[13]。“2017中国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6日举行,镇江赛珍珠文化公园开园,珍妮特·明泽女士被聘为赛珍珠国际文献资源中心顾问。“2019中国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5日举行,本中心近10位教师与学生参与了本次会议,1位教师作《镇江市赛珍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主题汇报,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与热议。

3.3 举办系列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

从2015年开始,先后在镇江、淮安、宿州、南京、庐山等赛珍珠生活过的地方,面向社会举办“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2015年,江苏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镇江举行,同时揭幕由江苏大学图书馆组织编著的《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选萃》一书。2016年,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巡展分别在安徽宿州和江苏淮安举行,进一步增进了宿州、淮安与镇江城市间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2017年,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展巡展分别在江苏南京和江西庐山举行,宣传赛珍珠文学成就、弘扬赛珍珠慈善博爱精神。《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选萃》 一书以“一个主题、三种艺术”对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大地”主题作出阐发,也是对赛珍珠其人其作进行了一次别样的评论[14]。随着对赛珍珠研究的深入,从原有的诗词、书法和绘画拓展到篆刻、摄影等文化艺术形式,该中心2019年出版了《春晖大地:赛珍珠主题诗书画影印作品集萃》 一书,集中宣传、展示赛珍珠文化研究成就。

3.4 嵌入图书馆“读书节”主题活动

2015年“读书节”主题活动之一是“赛珍珠文献资源征集与中心建设”活动,面向师生征集赛珍珠著作、图片、影像资料及赛珍珠研究手稿、专著、论文等,建设赛珍珠研究文献资源中心,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学校国际化工作搭建平台。2016年“读书节”主题活动之一是专家专题报告会,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主题是《走进赛珍珠的文学世界》,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详细解读了赛珍珠的三部代表作品《大地》 《龙子》  《同胞》,让读者走进赛珍珠创造的文学中国。

4 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启示与建议

江苏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与运营,已经在专业认证、一流学科建设、文化育人、人文素养提升、文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外图书馆界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影响,但仍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特色馆藏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馆藏本身,还体现在对长期管理、不断建设、富有专业经验馆员的深层次挖掘上,使馆藏建设密切围绕学科发展规划,服务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4.1 以战略规划为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落实

在江苏大学图书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15]中,明确提出紧扣“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发展主题,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工程,在文献资源中心建设工程中,提出要基于用户需求,加强特色资源的整合;在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中,提出推广机构知识库应用;在知识交流中心建设工程中,提出创新特色品牌活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传承中心建设工程中,提出开发江大记忆项目、加强江大文库建设、建立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长效机制等。可见,江苏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而在目标分解和具体落实阶段,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细分年度目标任务和确定牵头责任部门,馆领导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及时反馈,从而确保了每一个特藏项目有条不紊地持续健康推进,促使特藏资源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与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形成无缝衔接、同频共振。因此,就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而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是先导,它指引着整个建设过程的前进方向;狠抓落实则确保建设规划落地生根,付诸实践,取得成效。

4.2 以资源遴选为落脚点,深挖校地底蕴,精挑细选

关于图书馆特色馆藏的特色资源范围界定,国内外图书馆差异较大。国外图书馆在特色馆藏的收集上视野比较开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各式各样的稀有资源;国内图书馆收集的特色馆藏有以我为主的特色,主要以本地区和本学校为主,如本地区特色资源和本学校优势学科等[16]。广州大学图书馆在校地合作共建特藏資源方面做了有益探索[17]。江苏大学图书馆在界定特色馆藏范围时充分考虑到体现本校特色的文献,如机构知识库、江大文库、漂流之家、农业装备特色文献中心等,此外非常注重镇江地方历史文化和学校优势学科的结合,“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就以在镇江生活了18年、视镇江为她的“中国故乡”的赛珍珠本人各种类型的原作以及研究赛珍珠的各种著作为建设对象,而且与江苏大学赛珍珠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赛珍珠研究所、镇江高专赛珍珠研究所、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公共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时与地方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特色结合相对紧密,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要迎头赶上。今后,江苏大学图书馆要加强与镇江地区的三山风景旅游、饮食醋文化、古运河渡口文化的密切结合,挖掘出更有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地域长足发展的特色文献品牌,更好地为地方和学校服务。

4.3 以嵌入业务为着力点,助力文化校园,打造品牌

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与其它业务相互促进和协同。江苏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不仅融合在资源体系建设中,还体现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从2015年读书节开始,将特色馆藏的各个项目融入到读书节活动中,不仅拓展了读书节活动的内涵和边界,而且大大丰富了全校师生的知识视野,如2015年读书节的“赛珍珠文献资源征集与中心建设”活动、图书漂流与“感恩母校 书香漂流”活动、“特色资源征集”活动,2016年读书节的专家专题报告会(走进赛珍珠的文学世界)、校园文化沙龙活动之赛珍珠作品舞台剧活动,2017年读书节的“文心书屋”精品藏书展,2018年读书节的古籍与民国文献展、教师手稿与教学资料展、赛珍珠主题诗书画作品展、茶与健康生活活动,2019年读书节的江苏大学第三届诗词大会、《五四百年正青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特色馆藏体系的所有特色项目,形式多样,既有资源征集,又有参观展览,也有舞台演出和影视观赏,不仅在读书节期间宣传展示特藏资源,新成立的读者协会更是把特藏资源的宣传和推广融入到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江大校园品牌。

4.4 以“藏用并举”为关键点,注重资源揭示,效果显著

我国图书馆特藏建设起步较晚,早期的建设理念是以藏为主,现在逐渐向“藏以致用、以用促藏、藏用并举”的理念过渡,让图书馆里的“特藏”活起来。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和服务一贯践行“以用促藏、藏以致用”的发展理念,注重对特藏资源的挖掘与揭示,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满足师生的需求[18]。江苏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以信息生命周期流程为主线,贯穿资源的收集、组织、保存、再利用等各个阶段,充分发挥图书馆在资源加工、整理、组织过程中的专业优势,实现特色资源建设的保值和增值。以“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为典型例子,其包含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研究、特色资源服务三大模块,尤其是特色资源研究部分,充分发挥了学科馆员和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和加深对赛珍珠文献资源的挖掘、揭示力度,从而搭建起沟通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资源服务的桥梁。因此,对我国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而言,最不能忽视和缺少的是对资源的深度揭示,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化的知识服务才是最高目标,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藏用并举”理念的落地,也决定着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5 结语

图书馆特色资源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藏用并举”建设理念,还要有专业馆员和专业技术的支撑,又要满足学校的优势学科发展需求和教学科研保障,更要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助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本文主要从实践角度对江苏大学特色馆藏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信息生命周期的视角,着重从文獻资源获取与收集、文献资源描述与组织、文献资源服务与推广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的建设与运营过程,认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要以战略规划为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落实;以资源遴选为落脚点,深挖校地底蕴,精挑细选;以嵌入业务为着力点,助力文化校园,打造品牌;以藏用并举为关键点,注重资源揭示,效果显著。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参考和借鉴,各家图书馆要深挖本馆内涵与底蕴,共同努力,相互借鉴,打造特色,彰显特色,建设具有本地或本馆特色的特藏资源体系,为服务校地、传承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韦庆媛.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高校特藏”资源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2):89-93.

黄雯越,王铮.数字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的特藏建设:内涵、趋势与实践案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40-46.

童忠勇.国家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云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 27(5):101-107.

晏凌,高瑄,何玉,等.谈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中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81-84.

石萍,周蓉,熊霞.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S1):67-70.

杨迅凌.以引文书目数据库方法建设特色馆藏: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43-52.

胡绍军.浙江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 2011(20):45-49.

王喜和,傅林红,李玖蔚,等.特色之困:国内大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4):47-52,58.

王珏,卢章平,周金元,等.扎根理论视角下人文学科用户服务需求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8,11(1):43-49.

周金元,王珏,邵澍赟,等.基于文献的我国赛珍珠研究现状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51-57,69.

邵澍赟.赛珍珠主题中美硕博士学位论文比较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7.

卢章平,郭新辰,苏文成.多元数据视角下的中国赛珍珠研究主题演化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49-59.

裴伟.抗战胜利日,感念真朋友:2015中国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9-12.

姚望.一个主题 三种艺术:评《大地珍珠——赛珍珠主题诗书画选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75-77.

江苏大学图书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J].图书情报研究,2016, 9(2):62-69,52.

闫丽庆.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概况及比较[J].新世纪图书馆,2011(1):26-29.

黄文忠.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特藏资源的有益探索:以广州大学图书馆实践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69-71.

兰小媛.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特藏发展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10):30-35.

吴亚芸 江苏大学图书馆馆员。 江苏镇江, 212013。

戴清杰 江苏大学图书馆馆员。 江苏镇江, 212013。

刘桂锋 江苏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 江苏镇江,212013。

(收稿日期:2020-06-24 编校:左静远,陈安琪)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