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神经调节为例探讨初高教学衔接

2021-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反射弧初高中神经元

江 蕊

一、什么是初高教学衔接

初中生物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延伸,也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在中学阶段有着重要地位。初高中生物教学之间应该有一个平稳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衔接,如果衔接过程处理得好,会助力学生顺利度过初中升高中转折期中所面临的不适。做好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对于促进高中生物的开展和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二、初高教学衔接的意义

1.有效地将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更有利于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

2.能有效消除因初三没有开设生物课而导致的初高中生物教学时间上的断层,实现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平稳过渡和顺畅提升。

3.有利于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动力。

4.有利于教师建构完整的中学生物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生物教学初高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知识层面上的衔接问题:初中生物课程在初三不开设,只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这样难免会造成初高中生物课程在知识衔接上的断层,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初中所学知识出现遗忘,生物课的学习要从基础学起,造成教学时间浪费。

2.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衔接问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大多是记和背,由于在很多地区初中生物还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不够重视,大多数初中学生一般都是在会考前花些时间突击一下,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成绩。这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生物基本靠背诵就能搞定的错觉。而到了高中,生物成了高考科目,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但学生仍然延续初中读和背的学习方式,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死记硬背型”向“探索理解型”转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能更好适应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

3.教材编排差异的衔接问题:旧教材多数重要知识点是用文字描述表达,而新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大多通过实践或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尝试自行归纳总结而得出,因此,生物的课堂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初中生物的新教材还删除了一些内容,而这些被删除的内容恰巧就是高考内容,这也使得高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4.教师专业素养的衔接问题:有些高中教师从来没看过初中教材,不知道学生在初中到底学了什么,而初中教师也不了解高中阶段需要拓展哪些知识,导致初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准备不足或用力过猛的情况,进一步扩大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问题。

四、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方法分析

1.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成熟全面,在思维模式上仍属于经验型,所以初中生物教学尽量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模型或实物教具等,增强学生的具体感知,再借助形象思维,使学生思维模式不断向高阶转化。本节知识是初高中相衔接的知识,是中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在初中生物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特点

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辨能力更强。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全面,他们能按照假说-演绎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具体实施、验证假设从而解决问题。对事物也有更强的预见性。高中生生活经验丰富,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体系,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有更深入的认识。高中生基本上能用较为全面的、持续的、关联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比较初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差异分析

新课标中对初中生物学习的要求多是理解层面,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并不高,主要侧重对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材料,尽可能多的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相比初中生物,高中生物的内容和知识点从含量和难度上明显增多、增大。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多是揭示生命本质,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是高中课时并没有增加很多,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压力与学生的学习负担都明显增加。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加强与初中相关内容和知识点的衔接可以有效地帮助高一学生快速度过适应期。

五、“神经调节”内容的初高衔接教学策略

(一)课程标准的比较

初中课标要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根据实例总结出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结构

4.列举一些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例子

5.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

高中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阐明兴奋产生的方式和传导途径

3.阐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具体方式

4.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5.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二)教学目标的比较

初中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3.建立系统调控观

科学思维

1.通过相关游戏理解反射的概念

2.举例说明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科学探究

测定反应速度

社会责任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高中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了解兴奋传导的过程、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比较

初中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二、三节)

1.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各自功能

3.什么是神经元

4.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三者的关系

5.什么是反射

6.反射弧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7.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什么

高中内容(必修3 第二章第一节)

1.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2.神经冲动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哪些方面

4.人脑有哪些高级功能

(四)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具体衔接过程

初中教学内容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

4.描述人体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并能了解相应功能

高中教学内容

1.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

3.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

4.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高中知识的细化要求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准确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

4.通过分析资料能得出反射弧完整是反射的必要条件

5.了解兴奋产生的原理、传导的过程及特点

6.了解突触的结构

7.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

8.分析比较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9.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

10.说出人脑基本结构

11.举例说出大脑皮层部分功能区受损后果

初高衔接突破口-高中课堂为例

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通过“吃梅”、“望梅”、“闻梅”等一系列刺激产生“止渴”的反应

2.材料导入:运动员在比赛中,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受到严重损伤,下肢虽无损伤但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通过初中阶段熟悉的例子材料,迅速勾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回忆。

衔接问题生成

1.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

2.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完成反射活动的条件

4.手握刚蒸出的热馒头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烫

5.完成反射活动所需条件分析

6.将初中阶段简单反射、复杂反射与高中阶段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对应起来,并列举更多例子

全新知识

结合过程图和自制教具辅助学生理解

衔接问题生成

1.如果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小腿还会突然抬起吗?

2.如果破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被破坏,敲打膝盖下的韧带,能感觉到被敲击吗?

3.如果破坏感受器,刺激传入神经,膝跳反射能完成吗?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什么形式进行传递?

巩固提升-衔接资料分析

1.做尿检时,无尿意也能排出尿液来。

2.手握热馒头后缩手以及感觉到烫的反射过程分析。

3.一老人突患脑血栓,致使脑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尽管四肢无损伤。

却出现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症状

猜你喜欢

反射弧初高中神经元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基于“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