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2021-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中华中学生育人

◎ 林 青

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中稳步向前的重要文化支撑。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人生观念,以及对引导学生做人处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分析的重点内容。

一、新形势下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中,使德育教育在整个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高校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的平台,其中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变化给教育体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出现了很多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对我国大学教育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很多中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变得功利心强,并把享乐主义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目标,信息的传输方式更加多元化,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社会道德相背而行,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中学生在心理和人格品质等层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学生德育教育创新路径分析

1.优化课程创新融合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更能让中学生领略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更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工作提升的融合发展。在加强教师传统文化培训的前提下,高校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设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课程设计应当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立,使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再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中学生通过参加统一的传统文化学习和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学习,既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又能提升德育效果,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2.政府加强对各种社会网络媒体的管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涉入互联网领域,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网络普及率更高,用户数量更多,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中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占领了思想高地,因此,必须帮助中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及高远的理想信念。为此,一要通过网络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植根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全新解读,并与当下的热点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确保传统文化和理想信念入脑入心。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其宣传作用,帮助中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D 技术就是很好的工具,利用这种技术还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物精神,帮助中学生在欣赏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到具体的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深入学习。三是维护网站安全,打造绿色网教环境。利用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提升其识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四是宣传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作品,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3.加强与德育实践活动的融入

实践育人活动是学生将所学内容得到灵活掌握和充分运用的重要检验,同时也是学生加强知识积累和深度理解的重要方式。《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向实践学习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高校可以在校内外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实践育人基地,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专业和特长在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古迹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可以组织开展养老院敬老孝亲活动,可以通过校内外志愿服务发扬奉献精神,可以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传统节日、重大纪念纪念活动中展示爱国主义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实践活动,不仅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更加坚定了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分析,以及结合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从中获取了一些优化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思路的探索。为了传承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代大学主流的教学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在推动德育教育工作进展的同时,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已经对德育树人的相关教育列为当代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所以新形势下,当代大学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发展机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来,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中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