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微课的深度融合
2021-04-07宋建豪
◎ 宋建豪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于教育课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代信息辅助的教学工具的利用上,从多媒体投影到电子白板,从多媒体课件到现在比较流行的微课资源的利用,都让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微课就是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10 分钟以内的数字小视频进行分享和播放。这种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把数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收集和整理到一起,提供给学生学习使用,不受任何时间、空间限制,方法新颖,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工作和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助学生课前预习,提高预习的质量
微课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内容简单、精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涵盖了本章节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由于微课这种独特新颖的教学形式不受一些外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学习就变得方便很多。教师也是把握住这一特征,制作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使用。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可以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一部分就可以学会了。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会容易很多。例如,在预习人教新课标版《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这一节课时,考虑到笔者所带班的一部分底子薄的学生可能会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不理解,他们会想:如何合并?依据是什么?能不能把被开方数相加减?针对预想的这些问题,课前准备时,教师制作了一节《二次根式的加减》的微课小视频,让学生把预习课本和观看视频相结合,这样,不仅解开了学生的疑问,而且使学生借助微课正确地理解算法和算理。
二、助学生答疑解惑,体现微课的针对性
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都很清楚。重难点知识的课堂教学也被认为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为了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实效,教师就要针对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设计,以便于学生理解。然而,教师往往会受到多种原因的干扰,教学效果还是没有达到这一目标。但是利用微课讲重、难点,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新授课教学人教新课标版《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第1 课时,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学生基于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可以理解和掌握这个定理,也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要求。在本节课中,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验证是重点、证明是难点,每个学生都会有比较朦胧的验证或证明方法,但不是很确切。针对这一模式的教学实际需要,笔者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一个简单的微课视频,让全体学生观看、交流、尝试和解决,并且通过这个简单的微课视频带给学生印证的思路,达到这一模式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将传统的微课视频和数字化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入其中,通过多种情境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自主探索并得出结论,学生获取的不仅有数学知识,还有转换等数学思维与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据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助学生课后巩固,反复学习求实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脑、手机、网络的使用日渐频繁,可以说已经离不开了。所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媒体也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外学,帮助他们进行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的时间由学生自主支配,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疏忽微课的制作与分享,尽量为学生制作一些配套的微课小视频,然后在自己所建立的班级QQ 群或者是微信社交群里将这些微课的资源及时收集并分享,方便学生的复习,也更加有利于监督。例如,新课教学人教新课标版《15.3 因式分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微课主要解决了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课上大部分学生学会了,但还是有个别学生对于新知识接受比较慢,没有在课上掌握,笔者就尝试让这几个学生在课后反复利用本节课使用的微课进行学习,在学习之后又进行了一次达标检测。有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其他仍然没有掌握的学生继续学习,直到掌握知识为止。
微课作为一种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被认为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总结,教师已经看到了其优势之所在,应该正确地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而且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微课,也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质量。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冷静的思考,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切忌盲目跟风,生搬硬套。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点,切实发挥它在教育课程中的辅助作用,不断创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把这一辅助工具运用好,使微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课程,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