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0年张掖市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2021-04-07杨志伟何彦春
杨志伟, 何彦春
(1.甘肃省甘州区靖安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张掖 7340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牛对口蹄疫最敏感,发病后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跛行,卧地不起,口鼻、蹄叉和母牛乳头等部位皮肤发生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或结痂。口蹄疫传染性及强,发病率很高,严重感染时常因心肌炎或并发其他病造成死亡。我国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的首位,采取强制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农业农村部每年都要下发动物口蹄疫强制免疫计划并专门对免疫动物种类、免疫范围、疫苗类型做出规定。为了掌握免疫效果,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临泽县、甘州区、高台县、民乐县、山丹县、肃南县6县(区)送检的牛口蹄疫免疫血清开展了免疫抗体检测,为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苗选择及接种方法
所选用疫苗为口蹄疫灭活疫苗,由省畜牧兽医局按照农业农村部强制免疫计划规定的疫苗类型,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供应,均在疫苗有效期内使用。注射时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操作。
1.2 被检样品的采集
春秋季集中免疫结束后,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采集免疫后21 d以上的牛血样,牛血样采集后室温静置24 h无菌分离血清,详细登记采样单,集中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测。
1.3 检测试剂和检测方法
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或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选择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2014—2020年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供应,所使用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实验室开展免疫抗体检测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4 判断标准
1.4.1 免疫合格个体 O型口蹄疫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时,抗体效价≥26判为免疫抗体合格;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时,抗体效价≥25判为免疫抗体合格。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抗体效价≥26判为免疫抗体合格。
1.4.2 免疫合格群体 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70%以上)时,判为群体免疫合格。
2 各年度抗体检测结果
2.1 2014—2020年牛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20年,共检测牛血样12 328份,其中抗体合格10 910份,平均合格率为88.50%。各县区各年度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详细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县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统计情况
2.2 2014—2018年牛亚洲Ⅰ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
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在亚洲Ⅰ型口蹄疫强制免疫期间,共检测牛血样3 140份,其中抗体合格2 651份,平均合格率为84.43%。各县区各年度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详细检测结果见表2。
2.3 2015—2020年牛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
2015年开始,对全市的牛开展了A型口蹄疫的免疫。2015—2020年,共检测血样5 680份,其中抗体合格4 921份,平均合格率86.64%。各县区各年度牛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详细检测结果见表3。
表2 各县区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统计情况
表3 各县区牛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统计情况
3 讨 论
3.1 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口蹄疫强制免疫后的效果
从2014—2020年牛羊口蹄疫强制免疫后的抗体监测情况来看,各县区各年度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的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的标准,说明强制免疫工作取得了应有效果。
3.2 造成部分牛免疫抗体不合格原因分析
虽然各年度总体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但仍有部分个人抗体水平不合格。经对抗体不合格原因的走访调查发现,造成部分牛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口蹄疫病毒免疫原性较差,一次免疫往往不能达到免疫效果,需要二次加强免疫才能取得理想免疫效果。二是口蹄疫免疫过程中会发生个别过敏反应死亡情况,养殖户和防疫部门往往会发生赔偿纠纷。部分防疫员害怕出现过敏反应死亡,随意减少注射剂量,影响了免疫质量。三是部分动物因为个体差异造成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有效免疫抗体。
3.3 通过对免疫不合格区域的补免,保证了免疫质量
根据抗体监测结果,每次监测都发现一定比例抗体不合格情况,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抗体检测不合格的地区及时督促开展补免工作,有力促进了强制免疫工作有效进行,多年来未发生口蹄疫区域性流行,保证了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