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毛微量元素含量与其抗寒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2021-04-07贾银海张成福姬秋梅黄光云黄明光滕少花吴柱月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细度毛发牦牛

贾银海, 张成福, 姬秋梅, 黄光云, 张 强,姜 辉, 黄明光, 滕少花, 朱 文, 吴柱月

(1.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南宁 530001;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拉萨 850003;3.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1)

微量元素是动物细胞代谢的要素,但在体内分布很不均匀,且具有固定部位和特定的排泄途径,其中毛发是多种微量元素的重要排泄器官之一。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可以反应相当长时间内元素的累积情况,毛发生长时间元素的摄入量和代谢情况,也间接反映其在机体内的含量[1]。因此,可以利用毛发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的变化来观察动物体的营养状况和了解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但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受年龄、性别、环境、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李鹤龄等[4]对恒河猴和食蟹猴毛发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得出其毛发中钙的含量最高。王爱善等[5]对鬃狼毛发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出,鬃狼毛发中铁、铜、锌3种微量元素含量低于狼,且差异显著。刘棋等[6]对广西山羊毛微量元素研究得出,不同年龄、性别的山羊毛含量相差不大,但不同颜色的山羊毛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其被毛属于混型毛,对于减少体热的散失,抵御冬季严寒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主要在牦牛绒生产性能[7]、年龄[8]、品种[9]等方面开展研究,牦牛组织和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已有研究报道[3],但对牦牛毛微量元素的研究还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牦牛毛绒品质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是否与其抗寒能力具有关联。这将对牦牛抗寒能力的改善及其他高原品种营养代谢调控,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来自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古姆乡饲养的牦牛,年龄为4~10岁,颈部采集毛样,分别装入自封袋中,做好标记。

1.1.2 被毛样品处理 先将收集的被毛充分混匀,1%的洗洁精浸泡清洗,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自然风干,剪碎,装样品袋封存备用。

1.1.3 测定指标 被毛测定绒毛细度、毛细度、绒自然长度、毛自然长度、绒拉伸长度、毛拉伸长度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被毛中的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牦牛毛品质的测定分析

本研究对改则县古姆乡的半野血牦牛和斯布牦牛的毛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半野血牦牛绒细度的范围在23.68~107.72 μm,斯布牦牛绒的细度范围为43.09~58.45 μm;半野血牦牛的毛的细度为161.06~192.44 μm,斯布牦牛的毛细度范围为124.81~178.27 μm;半野血牦牛的绒自然长度范围为3.76~4.92 cm,平均为3.82 cm,斯布牦牛的绒自然长度2.87~4.71 cm,平均为3.79 cm;半野血牦牛毛自然长度范围为12.03~21.31 cm,斯布牦牛毛自然长度为14.17~19.29 cm;半野血牦牛绒拉伸长度范围为3.67~5.59 cm,斯布牦牛绒拉伸范围为4.47~6.30 cm;半野血牦牛毛的拉伸长度范围为15.66~26.02 cm,斯布牦牛的毛的拉伸范围为20.20~25.02 cm。研究得出,斯布牦牛的绒细度优于半野血牦牛,差异显著(P<0.05),二者毛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绒拉伸长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阶段牦牛的毛品质进行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半野血牦牛4个年龄阶段毛的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半野血牦牛的毛绒细度、毛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差异显著(P<0.05),绒自然长度增长显著(P<0.05),毛自然长度、绒拉伸长度和毛拉伸长度无显著变化。

表1 半野血牦牛和斯布牦牛毛品质的鉴定

表2 半野血牦牛不同年龄段毛品质分析

2.2 牦牛毛和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2.2.1 牦牛被毛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从表3可知,测定的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的含量中显示,钙的含量在4~8岁这个阶段明显增加(P<0.05),铁在6岁这个阶段显著增加(P<0.05),而铜、镁的含量变化差异较小,锌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P<0.05)。

表3 不同年龄牦牛毛微量元素的测定 μg/g

2.2.2 牦牛血液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从表4不同年龄阶段牦牛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可知,4岁牦牛血清中钙的含量113.78 μg/g增加到6岁的117.13 μg/g,然后8岁降低到103.04 μg/g,但差异不显著(P>0.05)。铁的含量6岁和8岁的含量分别为13.96 μg/g和13.88 μg/g,差异不显著(P>0.05),锌的含量6岁最高达到2.63 μg/g,随后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

表4 不同年龄牦牛血液微量元素的测定 μg/g

3 讨 论

3.1 牦牛毛品质的分析

当冬季气温降低时,牦牛被毛粗毛中就会丛生密集的绒毛来增加自身的保暖能力,减少体热的散失。然而在温暖的季节,被毛中的绒毛逐渐脱落,以适应变暖的气候环境。研究得出,斯布牦牛的绒细度优于改则县古姆乡的半野血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绒的拉伸长度呈显著差异(P<0.05),这个结果与欧珠等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牦牛绒样品的实验数据与姬秋梅等[7]西藏三大优良牦牛类群牦牛产毛性能及毛绒主要物理性能研究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西藏改则县古姆乡海拔4 800 m以上,斯布牦牛海拔4 300 m,改则县的海拔较高,气候条件差,牧草生长条件不同,营养摄入不均衡,牦牛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被毛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牦牛差异明显。但也可能与生存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有直接关系[10-11]。本文对不同年龄的半野血牦牛被毛情况研究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半野血牦牛毛绒细度逐渐增加,差异显著(P<0.05),这可能与半野血牦牛为了适应阿里地区恶劣气候环境而导致被毛变化有直接原因。

3.2 牦牛被毛微量元素与抗寒能力的分析

被毛微量元素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atra等对奶牛研究表明,血清和被毛中的锌和铁含量极显著相关,但铜相关性较低[12]。本研究表明被毛中的微量元素与血液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极显著。牦牛以天然放牧为主,造成体内微量元素的不平衡。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还参与维护机体的各种活动,维持机体的健康。本研究对半野血牦牛被毛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发现,8岁阶段牦牛的钙含量最高。镁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代谢和合成,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镁含量低于被毛中含量,被毛中的微量元素较血清中稳定,与肖芳等[3]得出血清中镁缺乏,而被毛不缺乏的现象相一致。铁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体内的转铁蛋白酶等作用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本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半野血牦牛铁含量研究发现,6~8岁牦牛被毛和血液中的铁含量有较强的关联性,且含量较高,这可能与青藏高原空气中氧含量不足,牦牛为了适应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关。锌是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在动物的生长、繁殖、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3]。本研究结果表明,锌的含量在半野血牦牛含量较低,但是在6~8岁阶段的牦牛中含量较高,这可能与牦牛的生长、繁殖规律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虽然对牦牛的被毛和血液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想要确认不同品种的家畜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和不平衡等现象,还需要对不同牦牛品种,不同海拔,还有不同地域、不同牧草等的矿物质元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家畜生产提供依据。

4 结 论

研究利用牦牛被毛对毛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得出了牦牛绒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被毛中铁和钙的含量在6~8岁阶段达到最高,这可能与高原牦牛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且被毛微量元素可以反映机体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的素材。

猜你喜欢

细度毛发牦牛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疑似野人毛发
纤维细度对纺黏法非织造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