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1-04-07方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监控教学质量院校

■方敏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据统计,过去十年,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一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423所,比2009年增加216所。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启动,高职教育正在进入大改革的新时代。因此,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转变思路,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是在高等教育中立足的根本,而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才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意义

(一)从高职院校发展趋势角度

“职教20条”中写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较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但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不完善,因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质量为重点,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大多都是在参考国内普通高校的方法,那么以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经无法全方位体现高职教学质量。因此,构建符合新时代特性,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迫在眉睫。

(二)从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角度

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教学过程采取质量监控,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继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就是规范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角度

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包含分管校领导、教务处(质量处)、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同时,也制定了各方面的教学质量保障规章制度(例如,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评教制度等),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实施监控、分析、反馈。而教学质量方面的监控,就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干预控制。对在教学观察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分析研判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管理有序进行。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文化不深入

高职院校普遍追求扩招,在学生规模及校区建设方面扩展而往往忽视内涵建设,从而显得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力度不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质量监控方面也制定了全面的制度,但更多体现为一种约束性的手段,而且制度虽然健全,但执行力不强,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性和认同感,即使有激励机制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重物质激励,轻思想教育,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质量文化的意识宣传教育也有所缺失(如对教师的育人质量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领导层面的责任意识、教学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教育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不全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不够全面,相对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校内监控,一般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校级层面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主要负责宏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一般为教务处或质量处;二是教学部门(二级学院,系部),具体组织各个教学监控工作;三是教研室。而其他管理部门不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且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多以他评(督导、同行、学生)为主,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会逐渐削弱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另外,校外监控主体的缺失,也导致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够深入。

(三)教学质量监控覆盖面不广

目前,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不全面,覆盖面不广。教学质量监控应包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实际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改革、考核方式、课程合格率等,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重点放在具体教学中,而且偏于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在课堂教学中,又重视教学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忽视教学过程的监控。

(四)信息采集与反馈滞后

在教学质量监控活动中,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环节相对滞后,并且只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层面,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环节不完善、不科学、不系统,这就导致质量监控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即使做了大量的监控和信息采集工作,发现了问题,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及时做到督查落实,不会跟踪整改。

(五)落实改进工作不到位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到分析问题、改进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应是连贯畅通的,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除去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发扬好的教学经验,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往往注重发现问题,但反馈和改进环节缺失,既不能提出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更缺少了对教学质量改进后效果的评价。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把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能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能紧紧围绕“教、学、管”三条线路展开,形成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平衡动态关系。并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全面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优秀的高职院校质量文化能够直接作用于教学质量监控全过程。它能够“润物细无声”,激发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参与性与自觉性,潜移默化地促进全体师生主动探究科学的管理方式、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饱满的学习状态。

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营造人人研究质量、时时保证质量、处处体现质量的文化氛围,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挖掘和塑造属于自己的独家质量文化。应不断提升师生对学校质量建设的认可度,打破把“学校质量建设”视为负担、约束的固有思维,让全体师生正确认识并形成正确的质量价值观,让师生意识到他们才是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的主体角色,逐渐形成质量文化自觉;而高职院校应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管理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扩大监控参与范围

首先,扩大监控主体。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应是“多元化”的,由校内和校外主体,教师、学生和校外专家联合监控的多元形式。除了传统的三级监控(校级、教学部门、教研室)外,高职院校应增加与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主动引导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校质量内部监控活动的热情。

其次,扩大监控覆盖面,聘请校外企业、行业专家,根据企业、行业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教学质量实行全过程的监控。既要监控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环节,还要对整个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进行监控。比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等。

通过“多元化”的监控主体,将监控范围扩大化,高职院校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建立监控机制,才能多渠道、多方式收集相关教学信息,才能够全面地反映真实的教学质量。

(三)加大过程管理力度

当前教学质量监控注重输入与输出环节,忽略了过程环节,应强化过程监控,将质量监控贯穿于学生入学至毕业离校全过程,对涉及所有教学方面的各个环节实施全监控,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大纲为起点,以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为抓手,以抽查期末试卷、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重点,定期深入教学单位参与教师教研学习活动,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师生座谈会,即时抽检教学基本资料(教案、大纲)、期末试卷、学生的作业簿、毕业论文(设计)、实训,及时了解任课教师备课、授课、学生听课常规教学等情况。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查找不足与问题,及时整改并总结经验,狠抓落实,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四)重视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力载体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及现代统计分析手段,形成覆盖全过程、全领域的网络教学管理实时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操作性强的现代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断推进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项目,如升级原有教务管理系统,网上学、评、教系统,课堂教学信息化监控平台、顶岗实习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等,对信息资源的建设采用统一标准,建立优质的数据共享服务,通过实时数据平台,有效监控到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方面的堵点和盲点,能准确收集教学相关信息,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进而适当调整教学管理运行状态,全方位呈现学校在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质量诊改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既可以提高质量监控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便于数据的存储、归类、分析、查询与传递,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五)增大监控评价作用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达成家庭的愿望,满足企业、行业、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毕业生本人、毕业生家庭、企业、行业和社会都是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引入企业、行业、社会等第三方评价主体,采用“外评内控”的形式,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从业情况、学习情况)、家庭的走访调研(满意度情况)、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总体评价、政府的政策举措变化调研等对教学质量进行把关,监控评价应突出高职教学特点,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响应,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六)及时反馈和改进质量问题

反馈和改进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质量监控中收集信息数据,及时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找出信息中隐藏的问题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干预措施。缺少这个环节质量监控就形同虚设,就对提升教学质量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因此,教务处(质量处)在对教学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相关问题,继而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后,应该及时将监控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及时反馈给各个关联部门,各个部门应认真分析和研判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探索改进教学质量的合适途径和科学方法,使改进工作得以落实,使质量监控体系能够正常地运行,形成“发现问题—实时反馈—有效分析—持续改进”的可持续循环机制。

(七)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而且也需要监控体系外各种保障。首先,组织保障,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从校领导层面健全组织保障系统,设立质量监控负责部门,对于专门管理人员采取“走出去”培训交流取经,其他院校专家“请进来”经验分享,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得到重视。其次,应建立健全校内质量监控各类规章制度,如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评教制度、教学资料检查制度、信息采集与反馈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质量监控措施“有章可循”,能有效地实现质量监控目标。最后,建立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质量高低来评价的,这是“人”的因素,靠外在施压是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只能靠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内在积极能动性,这就需要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能“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中来,促使他们主动吸收专业前沿知识,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严把教学环节质量关,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内涵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保证,以科学的规章制度为遵循,建立特色质量文化,培养全员参与的质量意识,通过内因驱动、外因并举,形成符合实际、执行有效、保障到位、特色鲜明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监控教学质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