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与Bt复合剂防治菜粉蝶研究
2021-04-07段彦丽李志强张翌楠韩振芹
段彦丽,李志强,张翌楠 ,韩振芹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常发生菜粉蝶(Pieris rapaeLinne)的危害。 菜粉蝶1年发生多代,南方一般1年发生8代,华北发生3.6~7代[1]。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其幼虫俗称菜青虫,主要取食蔬菜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仅留叶脉,甚至造成幼苗死亡,导致蔬菜产量下降;菜青虫排出的黑色粪便,污染叶片,还引发蔬菜软腐病,降低蔬菜品质。目前,常用化学农药防治该害虫,会造成害虫抗药性、次要害虫再猖獗、农药残留的“3R”问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影响食品安全,而用生物制剂防治该害虫较少。因此,蔬菜害虫防治迫切需要利用与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手段。近年来,在北京郊区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菜粉蝶的发生和危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农户常用化学农药来控制该害虫,会带来蔬菜农药的残留、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副作用[2]。据报道,应用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蔬菜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共同防治蔬菜害虫,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利用PrGV防治害虫具有特异性强、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Bt防治害虫具有速效性等特点,将二者复配进行防治,结合二者的优点,可以提高防治的速效性和持续性[3-4]。但上述报道室内试验较多,田间应用效果较少。本文应用PrGV、Bt进行复配,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药效防治试验,为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菜粉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
试虫:菜粉蝶成虫采自未喷洒任何农药的白菜地,在室内养虫网放置洗净的新鲜白菜叶待其产卵,待幼虫孵化,挑选龄期相同的幼虫作为试虫。
1.1.2 供试药剂
(1) 8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Bt) 可湿性粉剂(湖北康欣药业有限公司),单剂喷洒浓度为200倍稀释液。
(2)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悬浮液 107PIB/mL(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复合剂B-GV(简称复合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生物制剂室配制,有效成分(PrGV+Bt)含量为 104PIB/ul + 800 IU/ul。
1.2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参照段彦丽所做试验采用的方法[5]。
1.2.1 蔬菜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
在大兴、房山地区的蔬菜基地,调查白菜、菜花、菜心、芥蓝生长期害虫发生情况。每个基地选定地块,采用5点调查法,每点5株,每块地共调查25株,每天上午9:00定点调查,记录害虫种类和数量。
1.2.2 菜粉蝶发生规律和防治时期观察
采用田间调查、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田间调查:在调查点随机5点取样,每个调查点选取30株白菜挂牌,调查卵量和幼虫发生情况,每隔1~3 d调查数量并记录,特别注意成虫的时间以及卵孵化高峰时间。
室内观察:田间采集幼虫,在温度24℃±1℃、RH 30%~40%、光︰暗为10 h∶14 h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观察其发育历期。
成虫期观察蛹羽化后,于室内室温下,养虫网饲养,配制1%的蔗糖水供成虫补充营养,每天观察成虫活动,记录产卵量、寿命等。
幼虫期观察卵孵化后,每天观察幼虫的生长情况,记录化蛹时间。
1.2.3 复合剂对不同龄期菜青虫室内试验
试验设计:药剂为复合剂300倍稀释,其有效成分(PrGV+Bt)含量为:33.3 PIB/ul + 2.67 IU/ul;对照药剂Bt浓度为2.67 IU/ul 。试虫为2~4龄幼虫。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虫龄为1个处理。饲毒方法为浸叶法。将白菜叶片浸入配好的药液中30 s后取出,晾干放在培养皿中饲喂试虫,每个处理放30头,每皿放试虫10头,重复3次,室温 (24℃±1℃),分别于用药1 d、2 d、3 d、4 d后观察记录存活状态;以药剂Bt饲毒4龄幼虫,浸清水叶片饲喂4龄幼虫为对照,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
1.2.4 不同浓度复合剂对菜粉蝶幼虫田间试验
试验区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园 。
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复合剂 A、B、C处理,其喷洒剂量分别为450 、900 、1 350 ml·hm-2;D 处理为 Bt(8 000 IU/mg)可湿性粉剂,喷洒浓度为20 000 IU/ml;以喷洒Bt为对照。
试验田块为露地,多年种植白菜,面积为300 m2。田间设4个随机排列试验小区,试验小区为30 m2,每小区为1个浓度处理,小区间相距0.5 m,每小区在白菜5~6叶期开始试验,用杀虫网隔离。
菜青虫防治试验:用各处理药剂喷洒白菜,药剂喷洒白菜正反面。然后将2~3龄菜青虫6头,接到标记好的白菜叶片上,如此接种10株。于施药后1 d、3 d、5 d、7 d观察记录菜青虫存活状况,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
1.2.5 复合剂不同时间喷施对菜粉蝶的防治试验
分别选择上午9:00和下午4:00在田间喷药,复合剂300倍液,每个时间设1个处理,每个处理放60头3龄菜粉蝶。每个处理分3个小区,每小区随机取样选取10棵白菜,小区间设保护行,宽度为0.5 m。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全株喷雾,尤其注意叶背面的喷施,以喷湿叶片为度。分别于喷药后1 d、5 d、7 d、12 d观察记录死虫数量。
1.3 试验统计方法
用spss统计进行方差分析。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规律和防治时期
2.1.1 北京地区蔬菜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调查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北京郊区蔬菜常见害虫对寄主的危害
从表1可以看出,大兴和房山地区害虫发生种类和危害情况不同。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的常见害虫有菜粉蝶Pieris rapaeL.、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等7种。菜粉蝶主要发生在白菜和芥蓝上,百株虫数分别为30头和10头。发生严重的主要为小型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如桃蚜、白粉虱、斑潜蝇等。食叶类害虫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还会影响蔬菜的品质。
2.1.2 发生规律及防治时间
通过调查室内饲养菜青虫发现,菜粉蝶在北京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发生严重。菜粉蝶在北京地区1年发生4~5代,发生1代约39 d,其中,卵期约7 d,幼虫期约5龄、约15 d,蛹期约10 d,成虫期7 d。在菜粉蝶发生卵盛期开始,应用微生物制剂防治低龄幼虫危害。
2.2 复合剂对不同龄期菜青虫防治试验
防治效果具体见表2。
表2 复合剂对不同龄期菜粉蝶的室内防治效果
从表2可知,复合剂对2、3龄菜粉蝶用药4 d后的防效均达100.0% ,显著高于Bt单剂处理;复合剂对4龄幼虫的防效,高于单剂Bt处理;复合剂对不同龄期幼虫防效存在显著差异。
2.3 不同浓度复合剂对菜粉蝶幼虫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具体见表3。
表3 复合剂对菜粉蝶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3统计分析表明,用药后3 d、5 d、7 d校正虫口减退率,随着复合剂浓度增加而增大;两个较高浓度处理,用药3 d后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0.0%、80.0%,用药7 d后分别为 75.0%、95.0%,显著高于复合剂最低浓度处理30.0%、53.3%;用药3 d、5 d、7 d后,Bt处理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1.7 %、80.0%、83.3%,均低于复合剂最高浓度处理,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表现出复合剂高浓度处理对菜粉蝶特效性和持续性优于单剂Bt处理;用药7 d后2个复合剂高浓度处理与Bt处理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在75.0%以上。
2.4 复合剂不同时间喷施对菜粉蝶的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具体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复合剂在下午4:00喷药7 d、12 d后的虫口减退率(79.3%、65.7% ),显著高于上午9:00喷药后的虫口减退率(52.3%、33% ),表明下午4:00喷药对菜粉蝶的防效具有显著的持效性。
3 结论与讨论
据报道,昆虫病原微生物混合应用对病原的毒力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病原微生物对Bt有增效作用;不同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昆虫NPV的毒力的作用不同[6-11]。Bell等[12]对Bt- NPV的混合感染做了详细的研究,不同剂量病原同时感染幼虫,对幼虫毒力表现出增效和拮抗;当Bt浓度为1×103~5×103IU/ml,NPV 浓度为 104~105PIB/ml时,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Bt处理的浓度为20 IU/ml时,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1.7%、80.0%、83.3%,均低于复合剂1 350 ml/hm2高浓度处理,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初步说明颗粒体病毒对Bt有相加的作用,这与上述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但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不同组织特异性的病毒不会入侵同一个细胞并在其中增殖。不同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不同,Bt主要通过δ-内毒素杀虫,作用于昆虫的中肠基底膜细胞,昆虫病毒在昆虫的细胞核中增殖。复配剂中病原的浓度不同,其对病原的毒力也不同[13-17]。本研究的复配剂中,复合剂(PrGV+Bt)对菜粉蝶的防治试验,室内的防治效果优于田间,高浓度复合剂表现出较高的防效,有关这样的报道较少,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微生物制剂对昆虫的毒力,随着虫龄的增大防效减弱。在田间试验要掌握在昆虫3龄前防治,利用复合剂在蔬菜生产中预防食叶害虫,保障有机蔬菜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