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

2021-04-06刁莉花

文理导航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提问策略初中英语

刁莉花

【摘 要】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由浅入深地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提高他们理解文本和逐层思考的能力,从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阅读思维型课堂中问题设置应重视的原则,并阐述了思维型课堂中设置问题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思维;提问策略

黄远振等(2014)认为“为思而教”是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外语学习的本质决定“学思”应当并重,英语学科的功能规定“学思”务必并用。阅读教学是落实思维品质培养、语言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的重要载体。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英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研究文本的内在含义,创设具体生动的语境,设计出能够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作出合理的分析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提出存在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一直以来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被教师广泛使用,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景,开启思维、激发兴趣、引领思维。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问环节作了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阅读课型的认识分析不够清楚,在读前环节缺少对文本的预测和对文本的简单梳理,仅仅扫除了生词的障碍;在读中环节缺少对文本主线的挖掘,问题设置缺少核心内容,偏离主题意义,在读后环节问题的设计停留在浅层的细节理解性问题较多,没有能够深入挖掘文本深层意义,课堂提问缺少层次性与阶梯性,没有关注学生综合思维的训练,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本文提出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些不足和问题。

二、阅读思维型课堂中问题设置应重视的原则

(一)层次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吸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我们要善于以分解的方式设计“阶梯”,做到所设问题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激活学生的认知区。以译林版九上Unit6 Reading 部分的课文Tan Duns music教学为例,在While reading-Para4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充分落实思维品质的目标,为此,设置了三个由易到难的问题:(1)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music? (2)Why is it so amazing? Can you find two reasons? (3)What does the word ‘them mean?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文本的内涵,体现了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探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归纳梳理、推测分析地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目的性

老师选择问题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要有针对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文本分析,要确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为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兼顾文本阅读和文本理解,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相结合,并能够进行内化与迁移。以译林版九上Unit3 Reading 部分的课文 What should I do?教学为例,在了解了Millie的烦恼后,教师设置问题“Is too much homework the real reason for staying up late?”引导学生分析Millie学业与爱好无法平衡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挖掘本文,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构建深层的逻辑思维结构。

(三)创新性

选择问题老师要从新角度去思考,因为问题选择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例如,译林版八下Unit6 Reading部分的课文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教学环节中,在Post-reading 环节设置问题 Is it necessary to include paragragh 4? 在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章结构作出合理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批判性的建议,营造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及思考的氛围,学生在不断尝试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判断、分析,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实现知识的迁移以及运用,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阅读思维型课堂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一)设置不同类型问题,启动学生思维活动

阅读文本中会包括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和较难理解的部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水平等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探寻各种问题之间的比例而有效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自信心,对于认知水平复杂性较低的学生可以多使用比较直观的细节理解题,例如译林版九上 Unit 4 Reading部分的课文 Never give up,教师可以设问1. Did he join the school team successfully at first? 2. How did he become the star of the team? 为后面难度较高的问题作好了一定的铺垫,使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找到答案,扫除了阅读的恐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序提升,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已有保证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以思维能力提升为主的思辨型问题,激发学生高级的思维活动,层层递进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译林版九九上 Unit4 Reading部分的课文 Never give up ,教师可以设问1.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big” dream? Can you think of other words to replace (替换) the word “big”?2.Supposing(假设)youre Spud, when sitting in the stands without the chance of playing the game, how will you feel or what will you do?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在现有语言水平的认知基础上,结合文本信息,对文本进行归纳、分析、思考,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关注问题认知属性,尊重学生思维轨迹

我们知道在初中的英语阅读中大多数文本都是叙事型的,大多数文章都会有它自己的意境,当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并且对文章的意境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提高正确率,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猜一些生词的意思,从而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更好、更深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意境的感悟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己提一些有关文章意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实现内容、意境与思维的统一,教师可通过提问反推学生思维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在选择设计问题的时候坚持以课文主要内容为核心,对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文章中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切入点,从多角度分析设计相关问题。教师通过提问问题、与学生互动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问题以思维为核心,活动以文本为主线,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有效课堂的生成。

四、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应借助文本閱读、优化课堂提问,从多角度设计具有思维含量和思维品质的问题,只要抓住核心主线,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提问顺序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以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索阅读的热情,同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2]黄远振,兰春寿.初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9):57.

[3]武志娟.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3):34.

[4]金艳艳.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温州大学,2019(13):66.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提问策略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采取“三级训练”发展学生阅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