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情境下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1-04-06杨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职数学

杨艳

【摘要】数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较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现今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常与学生的专业、生活脱节,并不具有实践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力求在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专业情境,将数学与专业知识有效整合、将理论与实践适度整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五年制高职数学体现职业导向的目的.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职数学;专业情境

数学是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有所区别,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较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同时它是核心专业课的基石,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有“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基本理念.从实际的教学实践来看,存在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背景和专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高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去寻找既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又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专业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数学教学,既要满足他们的文化基础需求,也要突出为他们的专业教学服务.当前职业教育的数学改革的关键是让课堂教学设计迎合教学改革的潮流,既要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也要符合各个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专业情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五年制高職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数学教学内容和专业课教学内容自成体系,缺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教师不能有效结合教材中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仍以数学理论为主;高职数学课上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辅助手段缺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和信心.如何改变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与专业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专业情境的创设和组织形式

(一)以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故事和数学史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将有趣的数学故事和科学家探索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结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数学知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结合财会专业编制个人向公司借款还款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利用学生专业的生活场景创设情境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用到现实中.”所以我们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把情境生活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如在烹饪班讲解编制计划原理时,结合学生在实践操作课中有关菜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时间优化问题,引入最优方案.这样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感觉既真实又实用,也能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实践应用到专业中去.

(三)结合数学与专业知识及实践的联系创设情境

数学作为五年制高职数学的基础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计算、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及空间想象能力,更能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课的特点,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如讲解正弦型函数时,此知识点在电子电工专业领域应用广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示波器,对正弦型函数图像及性质进行讲解.

(四)通过动手实践创设情境

在高职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课比专业实训课少了很多,但有些数学公式及定理光靠教师讲解学生经常不能理解,但实际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入相关实验,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动手操作中、观察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解三角函数最值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钳工实训中用料最省的内容设计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五)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开展的项目学习创设情境

高职学校的项目学习不同于高中的项目学习,它更侧重于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例如,在讲解线性规划知识时,财会班可以开展“运动会开销款项结算”项目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运动会中的服装、道具、食品、交通等费用进行核算,结合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找出最优方案,做成报表.这种项目学习不仅把数学知识应用到了专业学习中,也提高了就业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专业情境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

(一)在专业情境教学中主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在适应性原则下,教师要适应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同时,在教学中要适应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

2.问题性原则

在问题性原则下,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围绕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拓展而展开.

3.兴趣性原则

在兴趣性原则下,教师要结合专业知识,选择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4.引导自主学习原则

在引导自主学习原则下,教师要结合专业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探究式”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5.实践性原则

在实践性原则下,教师要通过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加强对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

6.积极评价原则

在积极评价原则下,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和结果,让学生树立信心和目标.

(二)专业情境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1.专业情境的创设要有创造性,与学生的专业有机结合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找到合适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专业特点引进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2.专业情境的创设要适时、适人、适教材

教师在创设专业情境时,要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设的情境必须满足学科性与生活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情境设置一定要适时、适人、适教材.

3.专业情境的创设要在关注学生能力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渗透

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基本能力着手,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发展性.这样,创设的专业情境才可以发挥更好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专业情境的创设要适当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其他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协作交流相结合,将动脑、动手、动嘴联系在一起,优化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一些在教学时讲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清楚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四、专业情境教学的效果及意义

專业情境教学有效激发了高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教师在备课时通过精心创造、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设置与专业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情境教学,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利用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重组,明确了学生学习目的,促进了知识技能的迁移.学生通过在“做中学”的体验,联系专业,增加了学生职业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专业情境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专业情境教学,改变了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单向性,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五、专业情境教学活动的反思

1.教师必须在熟悉每个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施专业情境教学

基于高职生的特点,教师在设置情境时立足点不要太高,目标不要太大,要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为第一要素.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要特别关心,记录好他们的课堂表现,转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

2.专业情境教学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建立交流平台

数学教师通过互相交流情境创设的经验和教训,能更好地了解如何创设有效的专业情境,针对不同专业采用哪种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教师在充分了解各专业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后,编制与各专业相对应的校本教材或校本资料

结合众多教师(数学教师、专业教师)的力量设计出适合对应专业的情境素材,形成资源库,教师通过选择最适合的专业情境,使得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适时、适度运用专业情境教学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每部分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避免没有教学意义的情境,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真实反映,并能根据教学情况有效地组织管理、适当调整教学活动,使情境教学的优势得到更好的体现.

5.专业情境教学要有吸引力、实效性和发展性

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也要紧扣教学知识和技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情境.

综上所述,在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思维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辅助学习专业课,为学生以后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中开展专业情境教学,切实做到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帮助学生获取职业生涯的敲门砖,为学生的前进带来十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勇,陶三发,谭子刚 情境·探究·建构:课堂教学的最优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51-55.

[3]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曲正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制度解答[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8-22.

[5]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2):74-79.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高职数学
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研究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