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初中音乐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探究

2021-04-06张梓晗邵萍

艺术评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初中音乐教学形成性评价

张梓晗 邵萍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音乐感受、体验、表现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学科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本文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对二者在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方面的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并针对形成性评价與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初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08-03

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转变期,他们的意志、情感、思维和个性方面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与态度的转变则要求教学评价的内容、标准和形式要做到灵活与多变。《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音乐是一门强调审美性与过程性的学科,除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等都是评价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针对评价内容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音乐评价方式,对二者的优缺点与差异性做到清晰明确,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它立足于教学过程,并伴随教学过程持续进行。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自我提高,帮助学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也可以帮助教师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行为,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教学是一个审美感知、审美发现、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过程,音乐课程的审美性与过程性,突出了音乐课程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的学科特点。因此,教师应在把握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用动态的眼光评价看待学生,积极探索音乐教学形成性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发挥形成性评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诊断、反馈、调节以及激励等作用,促进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区别于传统评价模式中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的倾向,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受,在关注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获得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在评价内容上,除了音乐知识与技能一类可量化的内容之外,音乐学科的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出的学习态度、音乐课堂中的合作与互动、课外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非量化的内容。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等两个方面出发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情感、态度、过程等方面展开评价,力求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完整。

课堂教学方面。音乐课堂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纽带。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行为与表现,例如音乐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音乐的模仿与表现能力、小组内合作交流情况、音乐的探究与编创能力等。这些内容均是围绕学生如何学习而展开的,强调的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的生成性与开放性。教师在制定评价内容前,应与学生合作共同明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此外,教师在针对学生某项内容进行评价时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上,例如评价某位学生参与音乐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时,可以将学生本学期的表现与前一学期相比较、本学期现阶段的表现与上一阶段的表现相比较,帮助学生明确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课外活动方面。丰富的音乐课外活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初中音乐课外活动的类型丰富,包括合唱、民乐合奏、地方戏曲等类型的音乐社团、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合唱比赛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音乐活动并及时关注学生音乐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活动结束后对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进行客观具体且富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态度、参与形式、参与项目以及获奖情况等。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的多样,对于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教师可采用观察、活动记录、谈话、提问、音乐表演、即兴编创等方式进行,并针对不同评价内容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学生课堂中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与态度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共同确定讨论主题或合作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小组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开展。此外,教师还应留意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态度与合作能力,以此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再如,学生是集体、教师是个体,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音乐教师往往需要教授三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教师无法记住详细情况。因此,想要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就需要通过借助《音乐课堂表现评价表》《音乐课外活动记录表》或《音乐课堂积分表》等表格的记录来直观表现出学生本学期音乐学习的情况。教师在制定学生音乐学习的相关评价表与积分表前应明确各项内容的评分标准、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以及课堂积分的奖惩机制等,并在学期结束对每一位学生评价表中所记录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给予学生发展性、针对性、激励性兼而有之的教师评语,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除了上述提及的评价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音乐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由音乐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构建,其内容包括学生各学期音乐期末成绩、音乐作业、教师与家长的评语以及上文提及的学生音乐课堂表现与课外活动参与的记录表等。教师可以在每一学期或每一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的收集整理。以苏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情曲”为例,在这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的音乐档案袋里可以收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記录表以及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成果,比如学生收集的蒙古族民族舞蹈的图片、学生自己创作的蒙古族长调风格的小型歌曲等。此外,学生音乐档案袋的评价与建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设置学生自评环节、制定学生自评表并将其纳入音乐档案袋作为学期结束学生音乐学习总结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学生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音乐学习评价过程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与发展。

二、优化终结性评价内容,重视终结性评价反馈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音乐学习进行总计、回顾和考核,一般在每学期学年末进行。音乐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学期音乐教学中所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音乐文化的掌握能力。《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将学业指标的指标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音乐课本中出现的音乐常识、音乐作品及相关体裁、音乐家等基本知识与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与等级评定。在学生音乐学科终结性评价方式上,除了九年级下学期举行的初中毕业升学艺术素质测评之外,每学期末结束教师也会通过随堂技能考试、教师自编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一)提高音乐测验内容的效度与信度

曹理在《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中指出:音乐学习测验最常用的是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的非标准化测验。初中生毕业升学艺术素质测评是由测量专家制定的音乐学习标准化测验,而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发放的音乐试卷、音乐技能随堂测试等测验形式均属于教师自编的非标准化测验。教师以本学期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测验范围,清晰、直观的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教师自编测验形式灵活,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音乐教师在编制测验试题时可以以一个班级为测验对象,由任课老师决定所在班级音乐测验的形式与分值,也可以以一个年级为测验对象,由音乐教研组共同制定测验内容。

教师自编测验的目的在于帮助音乐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测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这也要求教师在编制测验内容和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测验的效度与信度。试题内容方面,音乐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围绕知识点编制试题,试题内容不宜过难或者过易。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开设的特色课程与必修的乐器种类,并以该地区艺术素质测评的考试范围与考试形式为依据,把握试题的科学性和标准性。以笔者所在的扬州市为例,扬州市统一将中音竖笛作为初中音乐必修乐器,并将中音竖笛演奏作为音乐技能考核的形式之一纳入初中毕业升学音乐素质测评内容,学生可以选择演唱歌曲和演奏中音竖笛中的任意一项作为音乐技能的考核内容。音乐教师可以参考其形式,在音乐技能的随堂测验中,采用演唱、演奏竖笛二选一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试题类型方面,教师应设计灵活多样的题目类型来考察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例如,通过选择、填空、连线等客观题考察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曲谱来考察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识谱记谱的能力等。

(二)注重终结性评价反馈,以侧促教

音乐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其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起到激励与调节的作用。不同时期的教学评价都有其相应的功能。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所获得的评价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查漏补缺。

音乐技能方面。初中阶段所考察的音乐技能包括歌唱与器乐演奏两部分,教师可以组织随堂测验或开展小型的汇报演出作为本学期音乐技能的考核形式,考核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考核过程进行录制,并在考核结束后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定。在完成学生个人成绩评定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对班级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划分,并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针对该划分情况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次教学。例如,对于受到嗓音条件限制而导致歌唱技能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下学期的教学中侧重于其器乐演奏方面的教学,对于拥有良好歌唱条件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其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方面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合唱社团,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学习的平台。学生的测验成绩直接反映了这一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了解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衡量其是否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活动参与情况来为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分。此外,教师可以对班级整体的失分点进行整理,并分析失分原因。例如以教材中的某一个单元为划分依据,整理试卷中涉及该单元知识点的题目,并统计学生的失分情况,罗列出失分较多的单元。再比如以音乐欣赏、基本乐理或音乐常识等知识点为划分依据,整理试卷中涉及其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并由高到低依次罗列出学生的失分情况,找出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学习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最后,教师应在总结失分情况之后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方面分析失分原因,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做到音乐教学效果最优化。

音乐教学评价是考察学生音乐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音乐学科作为一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学科,其教学形式与教学过程较之其他学科有着显著区别。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学科特点,打破传统单一、量化的音乐评价模式,明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定位与功能,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创建动态、发展、民主的评价环境。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既要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个体差异,有效利用音乐教学评价的反馈、修正与激励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社,2012.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3]曹理.学科教育学大系一音乐学科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终结性评价初中音乐教学形成性评价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较研究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