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2021-04-06张国孔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国孔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数学这门课的教学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数学表达和数学阅读能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性

教师只是在教学中起引导学生的作用,就当下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问题,总结说来就是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数学表达以及数学阅读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考方式,增强学生表达能力。真正的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数学阅读中理解题意,在数学问题上独立自主的思考,在表达能力上正确的运用数学语言,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习新内容时,我们可以先从生活中举例子引出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学习《位置》时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视频,与学生做说“位置”的游戏,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随着学生兴趣的启发,然后再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教室中课桌的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来引出位置的概念,理解位置是由一个数对表示,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的列数和行数,强调先列后行表示数对,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新内容。在课堂中理解学生,微笑教学的方式也是不错的营造氛围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做到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能对学生以学习成绩进行分类,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敢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课堂学习往往令课堂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适当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思考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适当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例如,学习《数学广角——植树的问题》时,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走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对校道两旁进行观察,植树问题有两端种的、两端不种的、一端种的三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叫学生举起自己的一个手或观察教室的窗上的不锈钢柱,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经过数次之后,学生会自发的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内容和周围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这样有效的活动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第三,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书本上的习题往往有确定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考,适当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思考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坐车问题,全班35人去游玩,租车去有三种车可以选择,一种是可以坐15人的大车,收费10元一人;第二種是可以坐10人的中车,收费12元一人;第三种是可以坐5人的小车,收费15元一人(说明:不足一辆车的人数也要按一辆车的人数计算收费)。三种车中让学生自己思考选车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终可以得到很多种租车的方案,但是让学生明白到只有租2辆大车、1辆小车的价钱是最便宜的。这样做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养成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表达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达能力。学生在学习中的表达能力不好,就会对数学问题表达的含义不清晰。表达能力将适用于学生以后乃至人生中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

课堂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放下姿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发表意见。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在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不应该批评,应当鼓励他们、夸奖他们,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课堂上设置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讨论,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大多并不会太理解定义,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更正,指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方式。

2.养成数学表达的好习惯

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完善。最开始可以要求学生表达清晰,思路清晰,可以先让学生用口语对问题进行描述,要思路清晰。慢慢的可以让学生们精炼语言,用专业简练的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及时纠正,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很重要,数学语言的表达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大作用,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三、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阅读能力其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老师都说数学难教,学生难学,其实难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正确阅读的方法,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因此,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作用。

数学语言即是数学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数学阅读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题意的理解方面有重大作用。在阅读数学语言时,我们不能像语文那样大声、有感情的阅读,对数学语言的阅读大多时候都是默读,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理解出题老师的想法。在长时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许多老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总是注重于解题方法,在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往往都是通过一个纯数学的例题给学生讲解,在习题时,老师把题目一遍读过,然后就开始计算方面的讲解。这种方式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计算数学,并没有学会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因为他们缺少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大量的阅读都是由老师所读。在教学时,我们老师不妨换种思路,在讲解新内容时,先让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分析,通过新问题的提出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讲解一道题时,先让几位学生阅读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思考,先算什么,然后算什么,而不是一味追求教学速度。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中有参与感,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简易方程》这一章的学习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阅读题,阅读题又会有大量的文字叙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引导学生往题意上走,尤其是引导学生学会抓每题的关键句和关键词,才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培养思考、阅读和表达能力,相辅相成,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表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数学教学变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方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5(z2).

[2]张爱玲.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31.

[3]韩卉.课堂即时评价——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29):41.

猜你喜欢

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