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声思维训练与视唱练耳教学

2021-04-06孙立萍

艺术评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思维训练教学

孙立萍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发展,音乐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细化与完善,在现有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是一项必修的课程规划,该课程对学生后续综合音乐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进意义,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音乐优势。在学校视唱练耳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增加多声思维训练的模式来提升学生视唱练耳的效果,以此来使学生的感知能力获得更好的改进。本文从多声思维训练模式的角度出发,对视唱练耳与多声思维训练的融合进行分析,以此推进视唱练耳教学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多声  思维训练  视唱练耳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096-03

音乐专业的教学阶段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性要求十分具体,需要在理论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情感的内容,以此来更好地创造属于自己情感的音乐作品。师范类专业院校的音乐专业增加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阶段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其音乐上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完成当前的教育教学任务。出于以上目的,教师通常情况下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多声思维的训练内容,对课程进行教学方面的设置。采用多声思维训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优势展现出来,而将多声思维与视唱练耳相互结合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是其他训练模式没有办法达到的效果。但是,现如今,在师范类专业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中增加多声思维的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计划的教学目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还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提升多声思维训练模式的运用效果。

一、当前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

师范类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与普通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学会有所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师范类专业院校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给中小学音乐教师团队增加人才输入,所以他们在教学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的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具备综合性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更深的学习感受。鉴于此,师范类专业院校在音乐教学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视唱练耳的教学环节,并在该教学环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编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多师范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体系没有得到进一步细化,也没有达到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最终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完全落实,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虽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但其自身缺乏音乐实践素养。出现这样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对于视唱练耳的内容没有与之相互搭配的训练模式与训练方法,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的音乐人才培养出现空缺,假如当前的专业院校音乐类教学能够就视唱练耳的课程内增加多声思维训练模式的教学方法,便可以达到引导学生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来认识音乐的内容和目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立体音乐思维模式,为后续提升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就需要在多声思维训练模式的基础上,解决融合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结合多声思维训练内容的重要性

(一)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宏观感知音乐艺术

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属于必修课程,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处于基础知识的层面。在综合性的课程内容练习中,视唱练耳是十分常见的内容,采用该种训练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并进行音乐训练,同时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使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道路更加顺利,帮助学生形成宏观性的感知音乐艺术。

(二)将抽象的音乐元素进行认知方面的提升

与多声思维训练相比较,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偏重于对概念性知识进行教学,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性教学占据了课程的大量时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日常训练时间存在明显不足,难以通过实践深入地理解抽象、晦涩的音乐概念。但是,音乐本身就是人深层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情感相互交织共鸣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模式下,就需要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音乐本身的魅力所在,并感受音乐所赋予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声思维的训练模式进行教学,以便达到当前所需要实现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本身的音阶幅度,将原本抽象的音乐进行具象化的表达,并深刻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音乐元素的认知程度,并通过反复性的日常训练,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程度,使其积极参与到音乐的知识探究中。

三、就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多声思维训练的应用方法

在师范类专业院校的教学中,经常将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与多声思维训练模式相互结合,也就是将两种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以此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认知与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应用综合能力,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能够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对于多声思维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多声部弹唱

多声部的弹唱方式可以分成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一人弹奏多个声部,其二就是进行多声部的叠加弹唱。采用多声部的弹唱模式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多声部弹唱的视听练耳教学模式在所有的训练内容中属于初级阶段,也在众多的训练内容中属于基础性的内容,可以在弹唱训练阶段锻炼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且同时还可以增加眼睛、嘴巴以及手部的相互配合。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多个音乐交汇的效果聆听,还能够直观感受到音乐本身的多样性与表现力。在音乐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多声部弹唱的模式,并按照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就多声部弹唱来说,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会选择较为常见的二、三声部训练内容呈现给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针对性选择,并增加音乐乐器。在日常的反复练习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声部的变化,这样的差异性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后续的音乐知识学习方面对不同声部之间的音乐有直观性判断,并使他们在實际的音乐演奏中也能够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各个声部的层次划分,这样的能力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多声部重唱

视唱练耳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并通过多声部重唱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多声部弹唱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音色的把控能力,还能够让他们的肢体更加协调有序,多声部重唱的训练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演奏能力。在当前的音乐训练体系中,多声部的重唱方式可以将灵活性与表现性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现,这样的特点可以贯穿多声部的练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参与人数会不断变化,在这样的因素下,各个声部的难度也会随之改变。与此同时,由于声部相互之间的叠加,会进一步提升多声部重唱的表现能力。在多声部重唱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基础情况,引导学生在能够控制自己音色与音准的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弹唱的音准训练,给整体的团队演奏带来最佳的重唱效果。

在多声部重唱练习中,高音部与低音部的融合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练习内容,两个声部的交叉训练需要教师训练调节学生的音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训练的内容达到所需的练习目的,假如在进行声部重唱演出时出现一个声部音准的误差,就会导致整体的效果受到影响。鉴于此,多声部重唱训练需要关注学生的前期基础情况,并结合当前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讲解,并在课程教学中重点进行补充学习与巩固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辨识能力。

(三)钢琴伴奏的单声部视唱

视唱练耳课程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感官相互协调,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综合性训练的最终教学要求,给学生后续多方位了解音乐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指导过程中,通过钢琴伴奏单声部视唱的模式进行该种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看似单一,实际丰富多样,能够兼顾到多重知识内容的转换。将单声部的视唱练耳与钢琴伴奏相互融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音乐音准的把控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聆听解读时判断自己对音乐声部的熟悉程度,并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演唱,让学生有效地感受到不同音乐的风格内容,接着再结合自身的多感官配合进行音乐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对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此外,在单声部视唱练习中增加钢琴乐器的内容,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伴奏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练习阶段就从弹唱的级别出发进行练习,为后续的演唱表现力提供保障。虽然钢琴伴奏单声部视唱练习模式较为单调,但如果能增加钢琴的乐器演奏,就可以拥有两种内容相互结合的优势,也能够将前期训练的枯燥性与单一性进行改变。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也可以将钢琴本身的特色融合进去,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

(四)多声部练耳

视唱练耳教学阶段,练耳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学生准确地把握音阶与音色,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魅力,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控能力。比如,在演唱会中会有演唱人员佩戴耳返,通过这样的方式按照实际的演奏情况进行音色与音准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模式就是多声部练耳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扎实自己的基础。在实践练习方面,练耳也能够通过多重旋律的融合达到训练的要求,学生在欣赏旋律期间添加自己的演唱,结合多方位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对正确的音色有所掌握,更好地提升自己音乐的表现力。

四、结语

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师范专业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体系中更好、更恰当地运用多声思维的训练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氛围的活跃性以及实践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知性,帮助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展现出优势。在后续的教学阶段,教师应将多声思维的训练方法也更为深入地融合到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后续的音乐发展与学习也能够奠定扎实的根基,给我国音乐行业带来更加综合性的音乐人才团队。

参考文献:

[1]金玲,曹力文,包扬.小学手风琴社团的训练与教学——以长春市103小学手风琴社团为例[J].当代音乐,2020(08):59-60.

[2]崔帆.从“被动”到“主动”——针对音乐师范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课堂的教学改革[J].北方音乐,2020(14):221-222.

[3]赵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开发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0):206-207.

[4]黄承承.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训练方法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07):77-78.

[5]林燕萍.浅谈视唱练耳在农村教学中对初中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8):135-136.

[6]程瑞雪.柯达伊教学法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戏剧之家,2020(19):77.

[7]郭振昕.广西民族音乐素材的传承发展——以创编教学为例[J].民族音乐,2020(03):101-103.

[8]祝晓萌.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研究[J].大众文艺,2020(12):182-183.

[9]姜秦丰.视唱练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02):135-140.

[10]刘淙雨.关于高职学前教育專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内在联系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0(17):171.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思维训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