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021-04-06曾燕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感悟课堂教学

曾燕欢

【摘要】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要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广阔的课堂时空留给学生,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精心设计导语、优化课堂提问、重视学法指导、调动各种感官等,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感悟

教师的责任不是当最佳“演员”,而是争当好“导演”,把好方向;也不是做出色的运动员,而是争当称职的教练,培养优秀运动员。因此当前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收获了一些感悟。

一、精心设计导语

精彩的导语对整节语文课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好的导语引趣又激情,更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多媒体课件播放大海深处的图片,有浩瀚无比的海底,形态各异的鱼儿,可爱的大海龟,窃窃私语的海底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旅行的各色贝类,色彩斑斓的海底植物等。同时配上时而轻柔、时而澎湃的音乐,从视觉、听觉上让学生感受美,把他们带进一个神秘的境地。我及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想去看一看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蛟龙号去海底探个究竟吧?这段导语的巧妙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又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无穷的想象。

二、优化课堂提问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合理的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

1.巧妙设计问题

要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巧妙教学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我在总结全文时,问学生:“小女孩恢复了健康,她一定从心底里感谢小豌豆。假如你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对小豌豆说些什么呢?”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A生说:“感谢你,是你让我看到了绿色,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颜色。”B生说:“感谢你,是你让我看到了花朵,让我看到了绽放的美。”C生说:“感谢你,是你让我决坚定了信心,让我拥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都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角色里,纷纷表达对小豌豆的感激之情!同学们的真情流露,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并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一剂良药。如教学《荷花》时,作者寥寥几笔:“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写出了荷花和荷叶的美,充满着生机。我及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冒”字后,问:“冒”是否能替换成“长、透、露”等词?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冒”字采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荷花钻出水面的样子,把荷花写活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尽情地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三、重视学法指导

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于是我常思考: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学习方法的指导最为重要。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结合单元训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在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采用“教——扶——放”三步曲,把学法迁移到文本中去。首先让学生运用学法组合学习小组;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各个小组都争着回答:A、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B、“‘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20世纪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神话?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来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课堂气氛活跃极了。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并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调动各种感官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各种感官:眼、口、耳、手、心,教师都要想方设法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动”起來。其中感情朗读不失为渲染情感的一剂良方。

1.引读感悟,入情入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人。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先让学生感情朗读,问:“说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我接着引读唤情,再问:同学们,多么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看!大年夜里又黑又冷的大街上,冷风呼呼刮在脸上,雪花纷纷落在身上,赤脚走在冰冷的街道上,但小女孩一点儿也不怕,她就怕没人来买她的火柴!坐在墙角的又冷又饿的小女孩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她又擦燃了第二根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她又擦着了第三根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她又擦着了第四根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她最后擦着了一大把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这时,有不少孩子默默落泪了,多么悲惨、多么不幸的小女孩啊!师生反复品读体会,还让他们写下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此时此刻,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感悟都会跃然纸上。

2.创设情境,用心感悟

以表演形式创设情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成课本剧。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读一读、演一演”。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改编课本中角色的语言?怎样表现不同的动作神态?再分小组自编自演,让几名学生带上头饰,扮演角色,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表演。几位表演者“演戏”后印象更深,教法生动灵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真正落实学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

[2]窦桂梅.有效语文课堂教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3]陈工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科教导刊,2010.

[4]朱德全.自主学习与高效课堂观[D].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感悟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