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民族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思考
2021-04-04肖刚陈文成刘虹兵刁宇马娟吴艳
肖刚,陈文成,刘虹兵,刁宇,马娟,吴艳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处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校60 多年来,学校为广西及周边地区培养5 万多名医学人才,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达到65%,有效满足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为维护人民健康,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情况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国家医学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医学生的就业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就业期望更高、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更多了,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课程思政因素加入医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积极探索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认为应该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融入以下思政元素。
1 爱国主义教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就能收获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笔者担任学生辅导员十多年,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近几年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下降,签约成功并不是他们唯一选项,更多的毕业生会把考取研究生、规培生作为毕业后的选项,出现大量医疗卫生单位人才不足却招不到毕业生的矛盾局面。这显然是不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到2030 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实现健康公平。而当前城乡医疗人才差距非常大,仅以广西为例,从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来看,2013—2016 年,广西14 个地市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均衡性较差,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量大,待遇优厚,形成“人才虹吸”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却相对不足,人力质量不高,造成了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现象[1]。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实现了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但是城乡居民医疗资源的差距依然存在,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突出,这显然是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难题。
医学院校是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加强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健康中国战略”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见习实习、实验实训等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渠道。 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具有划时代价值[2]。 在就业指导课中在讲授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时候,把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历年就业情况、县乡医疗人才匮乏情况,优秀校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冯柏的先进事迹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明白我们国家虽然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显然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强国地步。可以发挥老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专业教育和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巩固医学生的专业思想[3]。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新时代医学生。
2 社会责任和感恩教育
医学院校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21 世纪医学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医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卫生人才,在新时代,医学生作为承担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新人,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4]。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养高的重要体现。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这方面的教育不会有专门的课程,而且给学生单独设置这方面的课程也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甚至起到反向作用。在当前强调“三全育人”工作中,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融入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大学生就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政策解读和就业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智慧教育。 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教育指导工作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求职竞争力[5]。
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把这门课程列入必修课,是该校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操作性的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育教学有非常好的开展社会责任和感恩教育的基础。 在就业形势讲授过程中,把历年医学生就业统计情况、招聘单位提供岗位数、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现状等医学生就业现状给学生详细分析,指出当前医学生并不是就业困难,而是很多就业岗位虚位以待,但是存在很多医学本科毕业生有业不就,不愿意服务基层、回报家乡情况;并给学生指出这种情况是社会责任感不足,不利于医学教育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具体分析不就业学生的情况时候, 可以给学生介绍部分不就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 但是不正视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考研,在考研失败的情况下还坚持不就业继续考研。 要给学生指出在考研的大背景下,医学生也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随,应当根据自身的人生目标、专业类型、兴趣爱好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条件下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理性对待考研[6]。 这种情况显然是对社会不负责,也是对家人和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指出部分有岗不就业同学的情况,这部分同学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且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要给学生指出,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本来家庭对他们毕业满含希望,可以参加工作,回报家庭,解决家庭经济困境,为父母分忧。可是这部分学生在毕业当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的情况下,没有参加工作计划,继续坚持考研,不仅不能为家庭分忧解难,还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而且大部分学生在“二战”过程中的毅力不够,从该校历年统计看成功率比较低,这样实际上很多不就业“二战”学生相当于荒废了一年的职业生涯时间,要指出这样的学生一方面是没有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更是缺乏感恩意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处理好考研和实习关系,对临床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影响了实习质量及作为医生应具备的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7]。 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既要重视个人发展前途,更要积极投身健康中国行动,还要胸怀感恩意识。 让学生知道就业和择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包含从小处的感恩父母到大处感恩国家等。
3 医德医风教育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医学院校加强和改进医德医风教育能够引领新时代医学生的成长成才[8]。 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的崇高与低劣与医患关系的好坏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也是一名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9-10]。 很长一段时间,医患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紧张,各地常有报道暴力伤医事件,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普遍较低。 如2018年9—12 月,连续出现兰州特大暴力伤医事件、北大医院恶性伤医事件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被刺事件等都反映出医患关系非常紧张。
医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使命,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 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求职准备、应聘技巧、求职模拟等环节都可以把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学校附属医院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介绍给同学们,他们的医疗工作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能赢得医院和患者的喜爱。 还有特别是该校附属医院51 名逆行抗疫英雄故事,他们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精神,是每一个医学生学习的榜样。还可以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观看一些优秀的电视剧比如《心术》《急诊科医生》《青年医生》等电视剧中的典型的医患沟通案例及主人翁表现出的高尚医德医风介绍给学生,展示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精神,对于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塑造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 筑牢青年学生精神家园,培养青年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有正面引导作用[11-12]。
4 诚信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但医学毕业生就业不诚信现象屡屡出现,对我国医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医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培养教育学生守信用、重良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13]。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14]。 学生为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会设法“包装”自己,在“包装”过程中就业诚信问题成为最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学历造假、 成绩造假等各种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诚信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它更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准则。 因此,诚信教育贯穿医学生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诚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诚信的内涵,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1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有非常好的诚信教育的思政元素。 在指导学生做求职简历、应聘技巧、求职模拟过程中,虽然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 但是也要教育学生,在简历的制作过程中不能夸大其词,虚报个人信息,欺骗用人单位。 比如任职信息、学业成绩、英语四六级等,有的同学大学期间没有做过班干,成绩一般甚至还有重修记录,英语也没有过四六级考试,但是在简历的制作或应聘过程中虚报信息,说担任了班干,成绩优秀,英语已经过了四六级,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应聘成功,也是属于不诚信就业行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也会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诚信就业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 比如采用案例教学、现代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展示不诚信就业案例、社会危害性、对个人职业的影响等,使诚信就业深入学生的思想。
5 法制意识教育
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靠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在大学生就业权益与保护内容的授课过程中,要给学生介绍毕业生就业应享有的权利及义务,结合《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防止自身权益受到不公平对待。要强调就业契约精神,强调三方协议的重要性,不得毁损、涂改、翻印三方协议,要理性就业,大学生是成年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就业协议一经三方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协议、还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应该遵守的契约,倡导学生依法就业。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就业陷阱和就业歧视的现象十分普遍。 就业歧视严重侵犯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而在“就业陷阱中,用人单位侵犯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还有可能损害大学生其他财产利益,情节严重的甚至危及求职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把日常大学生就业常见的情形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索要保证金、随意解除劳动关系等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好自己,避免就业权益受到侵犯[16]。
6 结语
2020 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是报告的高频词,总共39 处讲“就业”,把就业列为“六保”之首。基层卫生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吸引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完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17]。 医学生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是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的中坚力量,促进医学生充分就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促进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人力资源。 医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基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和感恩教育、医德医风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等课程思政元素,对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提出的重要的教学改革举措,虽然我们以前也一直强调师德师风、 强调教师的素养等问题,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师德失范的事例,报道了一些“吃饭砸锅”的高校教师。 高校更重视的是专业课的师资问题,对就业指导课的任课老师的师资问题普遍不够重视。所以在这方面必须加强,加大对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资源,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的师资力量,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可采用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名校学习、集体备课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18]。 通过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课程的教学才会更专业,课程思政与就业指导的融合才会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