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021-04-04张秀云
张秀云
滕州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滕州 277500
学校是社会公共场所,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的聚集场所,学生由于年龄较少,自身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身体素质和疾病抵抗力普遍弱于成年人,如不能在校内采取有效、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很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1]。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2]。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该文回顾性分析腾州市中小学校2015—2019年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整体形势
1.1 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情况
目前,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虽然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方法,但学校客观存在着人员聚集等特点,具备传染病的流行条件。一方面学校的人员集中,教室内的空气流通较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频繁,传染病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传播,包括呼吸道、接触传播等;另一方面,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与成年人相比,免疫能力较弱,面对传染病更容易成为疾病的传染目标。
总的来说,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区域,中小学生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如学校不能做好校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导致传染病进一步扩散,必然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2 学校传染病的暴发案例
在学校暴发的传染病一般以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为主,该市中小学校2015—2019 年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记录显示,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水痘和腮腺炎是该市中小学校出现的较为严重的3 次传染病事件。
流行性感冒是学校最为常见的一类传染病,中学生和小学生由于体质较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流行性感冒主要在春秋季节流行,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扩散速度较快。
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期是夏秋季。近几年,随着学校卫生工作的提高,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6 年9 月仍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流行事件,其原因是学校供水设备卫生条件不达标。这也侧面反映出部分学校在执行、落实《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时,存在轻视、忽视的问题[3]。
水痘和腮腺炎都属于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在学校内传播和流行。对于此类疾病,市教育局和市卫生局联合发文提出了具体的传染病防控指导意见,要求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麻腮风疫苗的接种工作。但部分学校的疫苗接种工作不到位,仍会导致此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4]。
2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与地方有关部门的配合不当
学校作为公共场合,加之学校的特殊性,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一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以及不同地方的规定,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直接受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并且各部门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也会在公开的文件中予以明确[5]。具体来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依法开展,地方相关部门对其承担有相应的职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有关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尤其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明显。具体来说,部分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长期以“学校一费制”为原由,拒绝疾控部门在校内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而卫生监督部门则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不认真履行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6]。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降低学校的传染病防控水平,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伏笔。
2.2 学校内缺乏完善的传染病防控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多种传染病进行全方位的防控和管理,因此做好校内的传染病防控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但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践来看,多数学校不具备相应的完善制度。举例来说,我国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力度,在疫苗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研发出多种疫苗产品投入市场[7]。疫苗是目前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尤其对于易感人群效果明显。同时,免疫预防传染病也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有效措施,可以构成牢固的免疫屏障。但通过疫苗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就必须确保一定的接种率[8]。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的疫苗产品,仅7 种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剩余种类的疫苗则根据“谁受益谁出钱”和“知情、自费、自愿”的基本原则进行接种。此时学校如果不具有完善的制度,对于疫苗接种没有良好的引导,仅坚持“无过错原则”,不主动采取措施,就可能给学校传染病防控带来隐患[9]。
2.3 缺少必要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宣传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不能依靠学校或者某一个职能部门单独进行,必须获得广大学生和公众的广泛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无论是校内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是校外的社会宣传工作,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严重制约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发展[10]。校内方面,学校没有做到良好的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对于传染病防控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学校提出的各项要求,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履行,就必然大幅度降低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性;校外方面,社会宣传不到位,就可能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导致学校不敢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做出切实的行动,仅坚持“无过错原则”,被动进行传染病的防控。
3 关于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党政的正确领导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仅传染病的种类众多,涉及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同时传染病防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配合,只有相关部门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各项实质性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执行。针对以上问题,党和政府需要全面提高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视,尤其地方政府要做出实际的行动,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并出面解决不同部门、学校间的沟通问题,确保多方的良好沟通和合作[11]。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要推进不同部门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工作进度,从源头解决纸上谈兵、监管不力等问题,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整体力度。加强党政的正确领导是解决传染病防控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这是“非典”战役胜利总结的重要经验。
3.2 完善校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受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直接领导,学校各项工作都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同时,学校要在内部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防控制度,要明确学校的传染病防控职责,落实职责到个人,定期进行校内的传染病监测,规范疫情报告的整个流程,提高学校对传染病的敏感度。具体来说,学校需要借助完善制度,提高校内传染病防控的主动性,如果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要尽早做出科学的处理,包括隔离观察等,如果确诊需要进一步确认传染源,积极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实施全面保护,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疫情的目的[12]。
此外,学校作为校内传染病防控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和优势,对于各类疫苗,要做好正确的引导,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疫苗的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工作。疫苗是目前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手段,学校一定要落实疫苗接种要求,提高群体免疫水平,从而有效控制传染病在校内的发生和流行。
3.3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多方宣传
首先,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围绕党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进行正确的报道,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广泛的知识普及,提高工作的整体认知水平,为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校方面要做好校内的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内开展传染病防控课程和相关活动,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传染病防控技能和理论知识,包括如何正确洗手、对待呼吸道传播传染病如何防护、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在人群密集地点如何自我防护等,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防控能力,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的良好沟通,形成二者的联动,从而更好地掌握学校内的传染病流行信息,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参考。
学校传染病防控目前仍面临着较严峻的形势,固有的传染病防控模式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未来还应从党政、制度、宣传等角度进行完善,以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学生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