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2021-04-04王波
王 波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临床生化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实施生化检验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特性赋值,也就是测定其在人体血液或者尿液中的具体值,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治疗的依据[1-2]。但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疾病诊疗结果及预后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生化检验进行各指标赋值过程中,需要对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保证,而测定不确定度是判断赋值准确度的比较准确的方法,但目前对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尚未明确[3]。本次研究采用测量不确定度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的100例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20年3月实施临床生化检查的患者。患者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8-75岁,平均(50.6±3.7)岁。开展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清蛋白、总蛋白、胆固醇以及尿素氮、肌酐、葡萄糖、尿酸、三酰甘油等各10例。
1.2方法
1.2.1检验方法 选择olym pus A 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获取相应的生化检验样本,做好处理工作后,实施临床生化指标的检验,检验试剂、质控品、校准品、室内质控品等都经过严格的检查。
1.2.2测定不确定度 生化指标检验完毕后,进行批内变异指数检测,方法为先进行批内变异指数的检测,根据1d内室内质控品在20次检验结果中的变异指数进行计算。并进行批间测定:进行1次室内质控品的批间检测,连续检测20d,计算平均值。进行偏倚变异指数的测定:充分检测三次质控品,计算平均值,并计算出偏倚变异指数与百分差值。
1.3.3检验指标 碱性磷酸酶(GPO-PAP 酶法)、谷氨酰转肽酶(速率法检测)、清蛋白(溴甲酚绿显示终点法)、总蛋白(双缩脲的终点法)、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以及尿素氮(酶法)、肌酐(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 酸酶比色法)。
1.4观察指标 计算各生化检验指标的不确定度。不确实度(%)=2×变异指数(%)
2 结 果
碱性磷酸酶平均(185.0±7.6)U/L,不确定度8.2%;谷氨酰转肽酶平均(45.0±3.2)U/L,不确定度14.2%;清蛋白平均(30.6±1.1)g /L,不确定度7.2%;总蛋白平均(58.5±0.9)g/L,不确定度2.9%;胆固醇平均(4.6±19.6)mmol/L,不确定度3.9%;尿素氮平均(7.6±0.4)mmol/L,不确定度9.2%;肌酐平均(129.0±6.0)μmol/L,不确定度9.3%;葡萄糖平均(7.1±0.2)mmol/L,不确定度4.0%;尿酸平均(285.2±19.6)pμmol/L,不确定度13.7%。
3 讨 论
测定不确定度,是通过合理的补充测量结果,对检验的结果提出有理由的怀疑[4]。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进行不确定度的测定,可以对临床生化检验赋值准确性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检验人员在内的不确定因素有较高的判断价值[5]。由于生化检验样本检验过程中,需要经过标本的采集、离心、稀释、保存以及运输和检测等过程,因此无法通过准确的判断来确定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6]。而通过测量不确定度,则可以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偏差进行准确的判断,做好检验价值的评估。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不确定度8.2%,谷氨酰转肽酶不确定度14.2%,清蛋白不确定度7.2%,总蛋白不确定度2.9%,胆固醇不确定度3.9%,尿素氮不确定度9.2%,肌酐不确定度9.3%,葡萄糖不确定度4.0%,尿酸平均不确定度13.7%。通过这一结果,发现,各种生化指标加测的不确定度均在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值范围内,提示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7]。从临床检验的意义上看,不确定度是一个检验工作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在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验室质控条件,以及具备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合格的工作人员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质量评估,可以充分提升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对诊疗的价值[8]。
综上,临床生化检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生化指标的赋值,对患者疾病及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提升诊疗价值。而在检验过程中,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测定不确定度,可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测定结果进行判断,观察其中存在的偏差,能够对临床疾病诊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保证。测定不确定度在我国临床虽为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对人体各项指标赋值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判断可以对疾病诊疗提供价值,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