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认知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2021-04-03桑爱民
周 庆,唐 东,李 丽,桑爱民,施 炜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教育培训处,江苏 南通 226001,zhq117@163.com)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猛蔓延,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全国各省市均实行了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广大医务人员更是在疫情面前践行着从医的初心与使命,逆行支援疫情重灾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了解住院医师对疫情的心理认知和职业精神培养情况,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对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在临床工作岗位上的住院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发现抗击疫情过程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以便在后续培训过程中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机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为培养优秀的医生奠定良好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疫情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17级-2019级住院医师218名。其中男性93名,女性125名,本单位自主培养住院医师29名,外单位委托培养住院医师179名,社会化培养住院医师10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星调查法,自制调查问卷,从住院医师对疫情的认知、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职业精神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通过问卷星进行自动统计分析。调研前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介绍,调研结束后一周内随机抽取10%的住院医师重填问卷,进行一致性比对,一致性达99.50%。
1.3 统计学分析
问卷各条目采用百分比表示,一致性比对结果均通过问卷星自动统计分析。SPSS25.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信度较高。
2 结果
2.1 调研基本情况
问卷星问卷调研共统计到有效答卷186份,有效问卷率85.32%(186/218)。其中2017级住院医师占调研总人数的27.43%(51/186),2018级住院医师占调研总人数的26.34%(49/186),2019级住院医师调研总人数的46.24%(86/186)。93.55%(174/186)的住院医师坚守岗位正常上班,6.45%(12/186)的住院医师因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居家隔离观察。19.89%(37/186)的住院医师在急诊医学科、呼吸内科、ICU等相对高危科室上班。
2.2 住院医师对疫情的心理认知和防控知识学习情况
24.73%(46/186)的住院医师面对疫情的第一心理感受表现为害怕;55.91%(104/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害怕与挑战并存,仍会选择坚守临床岗位;19.35%(36/186)的住院医师表示不害怕,做好防护,坚守岗位。25.27%(47/186)的住院医师表示有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确诊/疑似病例史。49.46%(92/186)的住院医师表示直接或间接接触确诊/疑似病例后第一心理感受表现为害怕、焦虑、担心、心理压力大;50.54%(94/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平静应对,自主居家隔离。
33.33%(62/186)的住院医师表示能及时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掌握防护防控技能,收获很大;59.14%(110/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岗位在非高危科室,能积极学习防控知识和技能,有所收获;7.53%(14/186)的住院医师表示不害怕,未将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知识学习上,无特别收获。
2.3 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知行及其家人心理支持情况
81.18%(151/186)的住院医师表示此次疫情有助于自身职业精神培养;16.13%(30/186)的住院医师表示未思考过此类问题;2.69%(5/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对职业精神培养无特别影响。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29.57%(55/186)的住院医师表示会选择主动报名参战;40.32%(75/186)的住院医师表示不会主动报名,但会服从医院安排;30.11%(56/186)的住院医师认为自己还是住培学员,从能力方面看,不能胜任参加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工作。
33.87%(63/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家人支持、鼓励住院医师坚守临床岗位;27.42%(51/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家人担心、不支持其坚守临床岗位;38.71%(72/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家人支持住院医师自己的选择。
2.4 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人文关怀认知情况
75.27%(140/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医院能给予与带教老师同等防护措施。在医院发放职工防护物资福利时,69.35%(129/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医院发放了与带教老师同等的防护用品;17.20%(32/186)的住院医师表示医院对住培学员关心爱护不够,未能发放与带教老师同等的防护物资;13.44%(25/186)住院医师表示医院的关心爱护与平时无区别。在对医院管理部门关心关爱学员评价方面,68.28%(127/186)的住院医师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27.96%(52/186)的住院医师表示无特别关心;3.76%(7/186)的住院医师表示管理部门不关心学员。
3 讨论
3.1 住院医师职业精神认知出现知行背离现象,少数学员对安排上班有心理抵触情绪
调查显示,虽然81.18%(151/186)的住院医师表示此次疫情有助于自身职业精神培养,但在问到如果需要抽调医生支援湖北抗疫时,仅29.57%(55/186)的住院医师愿意主动报名请战,折射出职业精神在住院医师心目中更多的还是以抽象概念存在,未能内化到自觉的职业行动上。
疫情期间,培训基地管理部门给予了住院医师更多人文关怀,如要求各培训科室给予住院医师与带教老师同等防护措施和尽可能地关心爱护,请感染管理部门和感染性疾病科专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发放与带教老师同等的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福利,实行每天跟踪在岗住院医师体温日报制,给予心理疏导安慰,做好防护落实情况督查等工作,但仍有少数住院医师表示出对医院和管理部门在人文关怀上的不满意,可能与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有关。
3.2 加强住院医师心理内部和外部环境支持,培养知行合一的职业精神
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驱动力来自环境及自我,即外源性和内源性驱动力[1]。只有通过住院医师心理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动机相结合,并最终通过内部动机形成自发的自我约束行为,才能激发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养成并且付诸实践[2]。住院医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在遇到面临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心理上存在焦虑、害怕等是正常的现象。本次调研显示,24.73%(46/186)的住院医师面对疫情的第一心理感受是害怕,并有躲避的心理本能。有研究证实,积极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医生的职业精神素养就越高[3]。传统的职业精神强调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但缺乏对医务人员个体意识和情感需要的重视。所以培训基地应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关注住院医师心理健康,增加住院医师的归宿感,针对性地对住院医师进行心理干预,加强科学防治宣传与教育,并通过防治技能培训,帮助住院医师克服面对病魔的恐惧感,引导住院医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使命感,并内化为行动上的自觉。
心理需求的社会支持会影响住院医师职业身份的形成及与之相关的行为和活动。培训基地要注重弘扬核心价值观,构建积极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氛围,加强医院文化对住院医师的熏陶。并以媒体舆论弘扬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正能量的案例,引导住院医师养成良好的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行业自律、个人医疗技术和能力的胜任、医师群体对社会的承诺的职业精神[4]。培训基地和带教老师应积极探索将职业精神内化为住院医师行动自觉的路径和方法,如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5]、身边的抗疫榜样、抗疫事迹等教育、感染和激励学员,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端正住院医师职业态度,强化职业责任[6-7]。另外,住院医师家人的心理支撑是十分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培训基地要积极与住院医师家人进行沟通,争取住院医师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住院医师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住院医师形成以患者利益为首位的职业精神,教育并引导住院医师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履行社会责任为使命的行为动机。
3.3 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探索可操作的职业精神考核评价机制
强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培养住院医师“专全”与“防治”相结合能力。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与评价方式方法也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作为衔接院校教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按专业培训制度,在专业设置和轮转科室安排上,多以本专业相关三级学科轮转培训为主,轮转安排上对感染性疾病科轮转未予以足够重视,除内科专业安排2个月、急诊科专业和全科专业各安排1个月、皮肤科专业安排15天的感染性疾病科培训外,其他专业均未安排感染性疾病科的培训,使得住院医师对流行病学防治知识和技能掌握有所欠缺。诚如陈国强院士所言,现行的医学教育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对公共卫生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导致疫情早期临床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不足带来严重伤亡,暴露了我国医学教育的缺乏系统性安排,在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存在明显短板——重“技”而轻“道”,重“治”而轻“防”,重“专”而轻“全”[8]。所以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住院医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恐慌,影响对疫情防控防治的正确心理认知,从而影响到参与疫情防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影响到职业精神培养成效和职业精神的自觉践行。建议对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科室进行调整,在原有各专业轮转科室基础上,增加感染性疾病科为必须轮转培训内容,以培养具有“治”“防”与“专”“全”相结合能力的未来医生。
探索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培养有效路径,将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规范化培训全过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培训基地和带教老师更多的是以临床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育是被忽视的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社会责任是医疗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必备基础,职业精神是医学实践的灵魂,也是医生个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医疗契约[9]。调查显示,带教老师在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与培养上有所欠缺,培训基地需要合理设计住院医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机制,加强导师全人培养理念和培养能力的培训,在培养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社会和行为科学可以增强住院医师对其角色作用的认识,增强住院医师自身价值观和信仰对医疗实践的潜在影响。作为住院医师带教老师要分析住院医师心理认知和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培养重点,有意识地引导住院医师培养敬畏生命、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上。要善于从职业精神的抽象理论教育结合到临床实践,树立学员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培养内化上升到伦理责任甚至伦理义务上的自觉。确保住院医师全面健康成长,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优秀明日医生。
探索积极有效的职业精神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住院医师全面健康成长。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临床能力和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考试或考核进行评价,而职业精神建设尚缺少有效的抓手与评价体系,应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与规范化培训日常考核与结业考核等直接挂钩,促进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外部培养与内部内化为行动自觉的转化。建议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顶层设计基础上,为培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安排与管理改革留有一定的弹性时间和空间。在住院医师结业考核项目组成中,除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外,还应增加职业精神评价与考核内容,并给培训基地职业精神考核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将职业精神履行情况纳入到住院医师评先评优和结业考核评价等制度之中,有效激励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建设[10],促进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全面健康成长。
4 结语
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住院医师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个人技术胜任,还要培养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以及为全民健康而勇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我国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抓手,职业精神内化成个体意识上的自觉还有着很大的困难。行为或效果可以通过观察的行为进行评估,进而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进行准确的度量[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应以对此次疫情的反思为契机,针对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培养,探索将临床能力培训与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外部心理支持环境和氛围营造与住院医师内部心理引导激励激发相结合的规范化培训新路径新体系,设计有效的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与考评体系,促进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培养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