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粤西诗载》中的广西人文环境描绘
2021-04-02吕湘颖
[摘 要]粤西是广西的古称,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其人文环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民俗文化、农业文化、衣食住行等方面与中原文化都有较大不同。《粤西诗载》是一部古代广西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秦汉至明末粤西诗人和寓桂诗人关于广西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描写的诗词共3163首,为我们展现了独具魅力的粤西地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粤西人文文化景观的展览馆。通过对其中所描绘的人文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粤西独具魅力的人文风采,也可以为现代广西的人文文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关键词]粤西诗载;民俗文化;农业文化;衣食住行
《粤西诗载》是一部古代广西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秦汉至明末粤西诗人和寓桂诗人关于广西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描写的诗词共3163首,为我们展现了独具魅力的粤西地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粤西人文文化景观的展览馆。
一、民俗文化
民俗是指由一个民族的人民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族内部约定俗成和集体践行的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西历来就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区,壮族、瑶族、苗族、汉族、仫佬族等12个民族世居于此,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各族文化互相交流,相互融合,由此形成了粤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也成为了寓桂诗人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粤西诗载》中大量的风俗诗也为我们详尽地了解粤西民俗文化提供了依据。
受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粤西风俗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很多方面与以中原为代表的北方风俗迥异或者相反,比如陶弼对粤西宾州地区的民俗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箫鼓不分忧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①这句诗鲜明地指出在器乐和服饰的功用上,粤西与北方的巨大差异——北方习俗丧事着白衣,喜事穿红衣,而粤西民众平时穿白布服,丧事反而挂红巾。北方喜事鼓吹奏乐,而粤西风俗丧事反而鼓吹奏乐,且鼓乐多用于祭神祝祷,如李商隐在《桂林即事》中所描写的“殊乡近河祷,箫鼓不曾休”,②解缙所书“丛祠歌咏迎神女,野庙蘋蘩祀帝尧”。③
面对这些殊异的风俗,外乡诗人往往觉得十分惊异甚至难以接受,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诗人对异乡的隔阂感,因而在描写中会流露一些悲观的情绪,有时甚至产生对粤西风俗的贬损和蔑视。如李商隐在《昭州》有言“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④用“可骇”二字来形容当地的风俗;在《异俗二首》中他这样写道: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銛。鸟言成谍诈,多是恨彤襜。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①
诗中所描绘的粤西风俗给人一种强烈的殊异感与荒诞感,“鸟言成谍诈,多是恨彤襜”,称其语言为“鸟言”,事巫信鬼神。在很多诗人眼中,粤西地区是一个“蛮衣斑斓布,蛮语钩輈音”(刘禹锡《蛮子歌》),“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的地方(柳宗元《柳州峒氓》),②不同的风俗,不通的语言,怪异的服饰使他们产生深深地隔膜感,不想也不敢亲近。陈藻在《客中书事》中感叹“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③即使有佳丽曼妙的舞姿令人愉悦,但心底的凄凉和孤独感是蚀人心骨的。
除了惊异,粤西独特的民俗也给寓桂诗人带来了新奇的体验,领略到了与中原庄重森严的文化风格截然不同的豪放、质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如对壮族人民对歌的描写。解缙的《七星岩·之二》:
就日门前春水生,伏波岩下钓船轻。
漓江倒影山如画,榕树交柯翠夹城。
村店午时鸡乱叫,游人陌上酒初醒。
殊方异俗同熙皞,欲进讴歌合颂声。④
此诗前三联描绘了桂林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风光,尾联“殊方异俗同熙皞,欲进讴歌合颂声”则描写了壮族独特的对歌风俗,整首诗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风光与民俗风情交融的地域风俗画。
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时曾作《柳州峒氓》,叙述了诗人在柳州的见闻,生动地描写了柳州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首联写柳州峒氓大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要到郡城集市去买。颔联写峒氓们用青箬装盐,集市上的商贩用荷叶包饭的独特饮食习惯。颈联一句则写到峒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腊月的寒冷,以鸡骨头沾水用以占卜和祭拜水神,向水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尾联则提到当地人文身的习惯。全诗为我们生动的描绘了一幅柳州人民的风俗画卷。
二、农业景观
农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地大物博,是农业大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农耕方式与农耕景观,粤西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粤西农耕景观。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北回归线横贯中部,接壤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川风貌奇瑰,有诗曰:“八山一水一分田”。整个广西地势大致可以被概括为中南多平地、四周多山川高原,自东南朝西北间呈盆地状,由西北往东南倾斜,因此被称为“广西盆地”。
广西地区的地貌整体属于山地丘陵地貌,具有典型的盆地特征,具体地势特征如下:第一,广西地区拥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盆地,东北连接岭南山地,西北则属于云贵高原,东南有六万大山、云开大山与十万大山;第二,整个“广西盆地”被山脉横切为两半,一半是以柳州为圆心的桂中盆地,另一半则由玉林、南寧、武鸣等大量中小盆地组成,产生了一个大小不一、众多繁杂的盆地相杂地貌;第三,大量弧形山脉环伺,层层相叠,“由北至南之山脉形成三个大弧。北弧为大南山、天平山;中弧有大明山、大瑶山等;南弧有公母山、云开大山、大青山等。有桂中盆地横穿中弧与北弧之间,南弧与中弧之间有浔江、郁江、右江,三弧间另有多众石山、丘陵”。⑤再者,广西境内丘陵、平地、喀斯特分别占总域面积的10.3%、26.9%、37.8%,其中平地主要有三角洲、低平台山等,平原主要有溶蚀平原与河流冲积平原两大类,而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更是世界罕见,在桂西北、桂西南、桂东北等多处连片分布。土地多石头和石灰岩,较为贫瘠。
粤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临热带海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为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热带植物和作物,正因为如此,粤西又有“水果之乡”的美誉,当地所产的水果种类异常丰富,比如龙眼、荔枝、火龙果等,再加上受山地遍布和降水量充沛的影响,粤西河网如织,水量充沛,气候决定了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
粤西农业至唐宋时期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当地人以水田与山田为主要农耕方式,而且耕作方式也十分多样化,既有较为原始的“火耕”,也有当时先进的牛耕,以及独特的“象耕”;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也有芋头、豆类等杂粮,以及热带水果等。
从《粤西诗载》众多的农耕景观诗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粤西农业景观。在耕地类型上,粤西的农业方式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地带发展耕地,河谷地区则种植水稻,而在高山丘陵地带则多为旱田,不同地区因自然禀赋差异,主要农作物也互不相同,比如东南地区的浔江平原为多水田,少有养蚕人,而南部钦州地区的桑麻业则十分发达;中部象州地区有丰富且肥沃的水田,多产长腰稻米;北部的融州山区旱田较多,常以“象耕”为主。
在耕作方式上,由于粤西地区产牛众多,牛耕是首要耕作方式,也有一些其他的耕作方式。一些地方则使用“火耕”,也即畲田,这种耕种方式也在《粤西诗载》中得以多次体现,如李德裕在《过鬼门关中》中写道“五月畲田收火米”,吕公弼在《送桂州张田经略迁祠部》有“春满农郊劝火耕”的诗句,都可说明当时的一些地方使用“火耕”。
值得注意的是,粤西独特的耕作方式“象耕”,唐代柳宗元在其所作《岭南郊行》一诗中曾有“山腹雨晴添象迹”句,这说明在唐代广西的野象是较为常见的,唐代项斯在其《蛮家》中有“看见调小象”之句,说明唐代已出行了驯象术,至宋太宗(976-997)年间,诗人王禹偁在其诗中有“民种山田见象耕”的诗句,这说明最迟宋代之时,粤西就已经有了象耕技术。及至明代,诗人使用“象耕”“驯象”之辞屡见不鲜。明嘉靖(1522—1566)年间沈明臣有《送王十二之驯象》的诗篇。这些诗不仅反映了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有象,至宋粤西有“象耕”,且至明代嘉靖间还有驯象卫从事捕象驯象,保境安民。唐樊绰的《蛮书》中有言:“茫蛮部落(在今云南芒市)笼孔雀巢人家树上,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①“象耕”在广西的发现是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的,其最早是通过宋代诗人的诗句记录的,反映了千百年前所谓粤西“南蛮”之地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充分显示了广西古代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可惜这种“驯象”与“象耕”的技术已经湮没失传,我们只能通过古人的诗句和零星的文字记载来想象它的概貌,感叹粤西先民的智慧。宋代淳熙间周去非在其所著《岭外代答》一书中,有一篇是记载交阯驯象术的,而象耕术可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驯象作家畜以之开荒、筑路搬运粗木等等。
粤西农作物的主要品种是水稻,《全州尹氏观》(折彦质)有云:“绕屋稻田千亩青”,充分展现了当时粤西的水稻种植之盛。邹浩有诗《观插田》云:
几片空田白水中,朝来俄已绿茸茸。
自怜于此留居久,两见插禾勤老农。②
真实地描写了粤西种植水稻的状况和老农辛勤插禾的场景。
理宗淳祐间全州知县朱子恭的《全州出郊即事》二首中之其一细致地描写了当地水稻种植方式,上联写耕作前先在田地灌满水浸泡土地,待土地松软后耕牛才入地,这样可以将土犁的更深更彻底,耕出来的土地有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可见当地的农民已经掌握了如何有效提升水稻产量的方法,甚至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的时令规律。
与中原地区不同,受气候和技术原因的影响,粤西桑麻种植和养蚕业发展时间较晚,唐代中原桑蚕技术传入,粤西部分区域才开始种桑养蚕。如张籍在《送严大夫之桂州》有诗“无时不养蚕”。及至北宋时期,陶弼所著《题阳朔县舍》才反映出种桑养蚕业的发展,“民耕紫芋为朝食,僧煮黄精代晚茶。瀑布声中窥案牍,女萝阴里劝桑麻”,①由诗句可知当时的阳朔不仅种水稻,也种紫芋、桑麻、黄精等作物,陶弼作为县令也曾亲自劝事农桑。到南宋绍兴年间,李纲经过粤西容、藤二州时,对于当地盛行的养蚕之风有感而发:“篱落静窈窕,桑麻郁纷敷。”②他描绘出了当地桑麻郁郁纷纷遍布农家的景象,可见当时的桑麻种植已十分普遍。朱子恭亦在《全州出郊即事二首》中有云:“经行阡陌日迟迟,桑柘纔方吐绿枝。只为峭寒交节晩,村家却是拂蚕时”,桑麻长势喜人,蚕业繁盛。桑蚕种养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反映了粤西作物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对中原先进种植方式的不断学习。
三、衣食住行
粤西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粤西诗载》中众多的寓桂诗人的诗作也有大量记录和描述粤西日常生活的诗句,其中包含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粤西先民生活的画面。
(一)服饰
粤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其服饰文化则是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服装色彩艳丽,“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刘禹锡《蛮子歌》)。比如瑶族斑布多用蓝染布,纹理极细,用两片木板,“镂成细花,用以夹布,镕蜡灌于镂中”,再取出布料染蓝,随后“煑布去其蜡,遂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此染斑之法,非猺人不得知也”。③瑶布生产工艺成熟且独特。桂州附近瑶民大多“衣斑斓布褐”④,这类服饰凸显了瑶族特色。宋代陈藻曾在《题融州城楼》中有云:“大布红裙瑶女著,半规白扇野人持”,⑤又如明代桑悦的《记僮俗六首》“衣襟刺绣作文身”,“散朵銀花缀网巾”,写出了少数民族妇女典型的服饰特点“衣襟刺绣”和以银饰作为配饰,《客中书事》书“猪膏泽发湘南妇”,少数民族女子喜以猪油来涂抹头发,使头发乌黑黝亮。唐张籍的《蛮中》有句“玉環穿耳谁家女”,写白,苗,越等少数民族女子的装饰。孙覿《灵泉寺》中“但见虚童蒙白帢,且无泷吏发骍颜”,写出了少数民族以白布蒙头的装扮,例如藤州男性习惯用白布巾将头裹住,而女性则身着白衫,邕州则老少均佩戴白头巾,极具地方特色。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在柳州任职,多次提到过柳州的侗族人多数有文身风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写道“共来百粤文身地,独自音书滞一乡”⑥和《柳州峒氓》中有诗云“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二)饮食
粤西的饮食十分博杂,当地少数民族“虫豕能蠕动者皆取食”,形容可谓十分形象了,飞禽走兽、游鱼虫豕、果珍木实等等,皆可取食。宋代诗人陶弼有诗《三山亭》反映了当时钦州丰富的物产和美食:
商夸合浦珠胎賤,民乐占城稻谷丰。火炬影沉山岸北,潮声流过郡城东。
四时收印来无定,终日开尊望不穷。玉版淡鱼千片白,金膏监蟹一团红。⑦
通过解析诗歌可得知,赤金海蟹、干鱼片、合浦珠等海产品是宋代粤西沿海地区城市的特色产品。陶弼出任州府时也对这些海产品赞不绝口,很多食物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如:红螺、紫蟹、新鲈鱠、藕、黄柑、荔枝,可见饮食之丰富。绍兴初孙觌贬象州有诗《到象州寓行衙太守陈容徳携酒见过二首》其一:
饤坐黄甘噀手香,堆盘丹荔照人光。
莫辞蜑酒一尊赤,会压瘴茅千里黄。
未省谗言遭薏苡,直将空腹傲槟榔。
酒醒梦觉知何处?树影参差月满廊。①
诗词将当地饮食的特点一一道来,当中提到的槟榔具有消除腹胀的功效,蜑酒用于预防瘴气,丹荔甜美爽口,黄柑散发阵阵清香,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因粤西天气潮湿炎热瘴气横行,当地人易患头风,且喜多食海鲜、兽类等荤腥油腻的食物,为解暑祛风化解油腻,粤西州县皆有饮茶和饮酒的习惯。其中以静江府修仁县的修仁茶最为出名,当地百姓都十分喜欢饮用,赋予其“供神仙”的称号,可见其在饮食界地位之高,其品质也有好坏之分,方五六寸的属于极品,粗且薄的次之,煮沸后加入水泡开颜色呈黑色,味道十分浓郁,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减缓头痛。关于修仁茶的功效,邹浩曾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味道甘醇,久久回味,第一二口可能会感到苦涩,却会产生回甘之感,茶味凛冽,令人清醒;其次,岭南地区的茶都是以烹煎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南人都掌握了煎茶的手艺,茶水经过他们的精心调配之后味道甘醇,饮之令人难以忘怀。他还创作了三首《修仁茶》来赞赏这种茶,第一首描述了修仁茶的口感像橄榄一样入口先苦后甜余味悠长,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可以治愈湿热所带来的疾病,即使带到北方也是很好的治愈疾病的茶,具有一定的愈疾功效。第二首写岭南之人皆有饮修仁茶的习惯,虽然福建有“春芽”这样的茶之绝佳者,但并不能像修仁茶这样具有帮助消化和抵御烟瘴侵害的实用功能,因此在粤西修仁茶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茶品。第三首写粤西人不追求龙凤团茶这样作为贡品的好茶,独独偏爱修仁茶,体现了粤西居民注重功用的饮食特点。
修仁茶味道虽然不能与其他地区的名茶、贡茶相比,但因其有治头风之效,故到粤西的诗人也经常饮用。如孙觌有诗《饮修仁茶》:
烟云吐长崖,风雨暗古县。竹舆頳两肩,弛担息微倦。
茗饮初一尝,老父有芹献。幽姿绝媚妩,着齿得瞑眩。
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亦有不平心,尽从毛孔散。②
诗中赞赏修仁茶之茶色“幽姿绝媚妩”,入口后可提神醒脑,解除疲劳,令人神清气爽如风拂面,可以纾解心中郁闷。
除了修仁茶之外,当地的瑞露酒也十分出名,酿造工艺达到一定高度,酒甘醇的秘诀就是采用了天然井水酿造,口味醇正,入口软绵,名声远至湖广两地,是当地的标志物产之一,《粤西诗载》中也多有提及。
除了特色饮食,粤西的水果等特产也非常丰富。水果如梧州火山荔枝、邕州龙眼、桂州黄柑,槟榔,蘋婆果,桄榔果等。范成大的《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中有“橘柚走珍贡”句,表明当时粤西的橘子和柚子是贡品。解缙的《苍梧即事三首》提到“蘋婆果熟红包坼,荔子花开绿萼繁”;③李纲在《桂林道中二首》有言“桄榔叶暗伤心碧,踟蹰花开满目斑”。④当地荔枝也很出名,与闽蜀地区相比,岭南荔枝口感虽略逊一筹,然而由于苏轼的赞叹,杨贵妃的“红尘一骑妃子笑”的故事却使得岭南的荔枝也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美食,而且当地的荔枝早早就能上市,四月就已经可以食用,这类荔枝味道酸甜,核大;也有五六月才上市的荔枝,这类荔枝的外壳微红,果肉洁白晶莹似玉。宋神宗曾对大理寺丞梁世基广西横州宅生连理荔枝御赐诗,《连理荔枝》“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⑤可见广西荔枝之繁盛与质优。粤西龙眼(宋人称圆眼)则胜于闽中。宋代诗人对邕州、廉州的龙眼称赞有加,广西各个地方的桂圆果肉肥厚,饱满圆润,比闽中桂圆的口感更好。苏轼曾著诗《连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对龙眼的味道赞不绝口:
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
端如柑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①
诗中对连州龙眼的美味不吝辞藻极尽赞颂,并将其比喻为陨落的星星、还浦的珍珠。
(三)居住与交通
粤西地貌山多而奇秀,素有十万大山之称,山中岩洞密布;因潮湿多雨,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流湍急,因此交通工具主要为木船和竹排;受粤西山川地貌和人口分布的制约,粤西的聚落多依山而建,村落稀疏,规模较小,分布散落,宅院材质多为竹木。
寓桂诗人对这些聚落特点也多有描绘,首先是住户分布的散落,人口的稀疏,如:陶弼的《过龙平》有言“数家深峡里,灯火似渔村”,刻画了住户的散落,人烟的稀少,以至于灯火就像渔村的渔火一样零落;孙觌在《发桂林,刘帅立道同诸司出饯于甘棠渡口二首》其二有“南荒底日所,黄苇三家村”,②写出了人口稀疏的景象。
李纲在《象州道中二绝》其二的“竹屋茅簷三四家,土风渐觉异中华”,③刘克庄在《全州》有诗“寂寂全州路,家家荻竹扉”,④张籍的《蛮中》其二“瘴水蛮江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栅头”,⑤都指出了房屋的材质为竹木和茅草。
粤西多地势平坦的山地,有河流的地方就有聚集的村落,群山河流环绕,地理条件优越,因此聚落形制较小,规模多狭小逼仄。如赵希迈在其诗《次昭城》)中指出城郭依山而建的特点,“城因山勢筑,江向庙头分”;曾丰有诗《过滕吊秦》,“浔流容派两江口,中有一城大如斗。埤堞甎抏上藉隍,楼台瓦溃泥漫霤”,也指出了城郭依地形地势而建的特点;李商隐在其《桂林路中作》中称“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⑥突出村落狭小的特点;裴说在《南中县令》中称“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用“多”“狭”“稀”几个字生动地描摹出粤西村落和人口的稀疏;李商隐过桂林时在其《桂林》诗中对城市的狭小和逼仄就有十分生动的描绘,“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⑦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用“压”字形象地刻画出城郭的狭小,看起来山似乎要将城郭压垮,用“江宽”来衬托州城的狭窄。
因城郭狭小和人口稀少的缘故,大多数城郭萧瑟清冷。如柳宗元的《铜鱼使赴都寄亲友》所勾勒的粤西州县郡城的荒凉萧条:
行尽关山万里余,到时闾井是荒墟。
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诗人看到柳州萧条的景象有感而发,显得内心更加孤独、寂寞,眼前的破败之景使诗人感到无力,无法再多说了。
陈藻的《冬日融州絶句》所描绘出的萧瑟荒凉更甚于柳宗元:
四只渔船叩板门,几家茅屋长儿孙。
天寒水浅江成路,地僻人稀郭赛村。⑧
融州地理条件较差,居民生存多是靠捕鱼支撑,所住之所也透露着“贫寒”二字,诗人所见之郭赛村更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全诗所透露出来的清冷更增凄凉之感。关于描述此地萧条的诗词也有很多,其中《题融州城楼》“除却谯楼环廨舍,萧条市井客怀悲”就很具有代表性,诗人触景生情,为此地萧条感到无奈和悲伤。关于此景,《过象州》中写到:
都无一物作生涯,坊巷萧条有几家。
料得寒梅应怅恨,满城开作寂寥花。①
象州坊巷人丁并不像其他地区那么旺盛,加上冬日寒梅飘零,更是增添了诗人的几分寂寥之感。
受河网密布和山地较多的影响,粤西交通方式多为水运,出行借助竹排和木船。如张孝祥在《过灵川寄张仲钦兼赠王令尹》写道“县只三家市,渠通大斛船”,②张籍的《蛮中》其二中写道“青山海上无城郭,惟见松排出象州”,③皆指出行需要乘坐船只。
《粤西诗载》不仅是一部古代广西的诗歌总集,也是一个粤西人文文化景观的展览馆,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粤西独具魅力的人文风采,也可以为现代广西的人文文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近些年来,广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早已不复古粤西的荒凉、落后,人民生活变得富裕和便利。在当今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开始变成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日渐式微。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对于一些濒危的民俗文化传统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起研究和保护的责任,将民俗文化作为文化发展和教育的一部分,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推出一些民俗文化研究和体验活动。再者,利用粤西的优越自然地域资源更好地开发和发展旅游经济,特色农产品和美食的推广,恢复和重建古代文人骚客所驻足和提及的名胜古迹等。基于此,吾辈是任重而道远的。
作者简介:吕湘颖,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8SCXYB58)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批准文件:桂教人〔2018〕3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中华书局,1992,第3410页。
②汪森:《粤西诗载校注(第一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100页。
③汪森:《粤西诗载校注(第四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268页。
④汪森:《粤西诗载校注(第三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