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两端
2021-04-02王芳丽任红
◎ 文 | 王芳丽 任红
今年1月,杂志社兵分三路采访三峡移民和1998特大洪水亲历者,路线主要围绕在长江沿岸,上中下游各一组,我被分在上游组。
上游的移民大多是后靠安置,比起远走江苏、上海、广州等地的外迁移民,他们是未离故土的一群人,虽不必面临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可重新安家建房、开荒拓土,或者寻一门生计,是同样要经历的。
采访组从重庆的巫山走到奉节,再从云阳下到万州,然后回到湖北的秭归,一路沿长江行走,和移民聊一聊生活的变化,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大家沿途都感慨不已,有对这方山水如诗如画的惊叹,也有对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羡慕。
我们经过城市,巫山、奉节新城夜景绚烂,依地形高低错落建造的高楼,一到晚上就犹如天宫般立体梦幻,即使见识过繁华有如北上广的大城市,此刻依旧为眼前所见感到惊艳。再看看漆黑的远山上,盘旋而上的路灯蔓延到天边,真让人如坠梦境般恍惚沉醉。
我们经过集镇,巫山的大昌镇、秭归的郭家坝镇游人如织,三峡水库蓄水后,高峡出平湖的盛世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镇上民宿、酒吧、农特产品店一应俱全,移民们只要有想法做生意,政府就给予各类政策支持,敢想敢做的移民精神让小镇的一切都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我们经过乡村,那是移民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曾经,他们在江边肥沃的土地上种些水稻、玉米、土豆,辛苦一年勉强能糊口。当这大片的土地被淹没后,固步自封是不可能了,现实逼着他们、政策鼓励他们探索新的生存方式。山地土层薄,种粮食不行,但适合种果子,果树根系发达,能够扎根石缝汲取营养,气温也比平地种出的果子更好吃,于是巫山脆李、奉节脐橙逐渐蜚声全国。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移民们都会叫我们尝尝橙子,每张脸上都饱含笑意,他们又忙又欢喜。乡村已经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电商经济和农特产品是绝配,物流怎么能拖后腿?家乡越好越要传播,网红农产品与直播带货无缝衔接。
我们走在路上,亲见移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这里面有移民政策的支持,也有时代步伐的推动,更有开拓进取的移民精神贯穿其中。我们采访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群人,他们的故事汇聚起来,就是时代的洪流。
三峡工程一端连接着库区,一端连接着长江中下游平原。我们见证上游繁荣的同时,我们也来看看重镇武汉的祥和。
本期特别策划是《流动的武汉》。安澜的武汉,人们可以安然享受夏日,不怕暴雨驾临,龙王庙的水文标尺今天看起来更像是供人游览的古迹,没有经历过九八年的孩童踩着轮滑鞋快速穿梭,将无忧的笑声撒满整个江滩。甚至这个印满洪水刻痕的城市,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地铁,这在洪涝频仍的过去无法想象。武汉这座在长江、汉水变动的河流关系中发展而来的大城,提速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在这座城市的大地腹心,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通过江底隧道,沟通三镇,将过去与现在相连,把你送到未来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