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结节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分析
2021-04-02赵永明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铁岭112000
赵永明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肝硬化结节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观察患者诊断结果,主要从患者CT诊断、MRI诊断结果分析、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及诊断准确率四方面进行对比。结果:50例患者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CT和MRI诊断准确率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结节患者诊断中,经CT与MRI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相关指标预测值相近,因而在临床确诊中可以自由选择诊断方式。
CT诊断和核磁共振成像(即MRI)是当前临床诊断中比较常用的两种诊断方式,对于我国现有临床医学发展而言,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是提高医学诊断能力的重要措施[1]。以肝硬化结节患者诊断为例,在现有临床诊断工作开展中,已经能够将CT和MRI应用到患者诊断中,并且能够在诊断中给予患者精准的确诊,对患者肝硬化结节的变化具有精准识别能力,因而很多患者在确诊检查中都可以借助两种确诊方式进行诊断。故而本研究选取5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肝硬化结节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观察患者诊断结果。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54.85±6.35)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50例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CT诊断:设备型号Philips MX-8000四排螺旋扫描仪;在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平卧,通过扫描仪转动,均匀对患者肝硬化结节情况进行扫描。期间设置螺距1~1.5mm,层厚6mm,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300mg/L,控制注射速度为3mL/s,剂量为1.5~2.0mL/kg,延迟时间动脉期设置为0.5rain,门脉为80s,记录患者确诊检查结果,生成影像资料,最终由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共同出具检验报告。
MRI诊断:设备型号GE Sigma-1.5Tesla超导扫描仪,进行动态扫描分析。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平卧,随后通过扫描仪进行横断面SE脉冲信号识别,设置脉冲序列为T1W1,其中TE为11ms,TR为540ms。TZW1,其中TE为80ms,TR为3200ms。层厚为8~10mm,层距为1mm,视野范围38cm×38cm,矩阵为256×256,动态增强扫描,持续记录患者扫描情况,并且在横断面梯度回波序列激发测量过程中,设置TR为145ms,TE为6ms,层厚为8~10mm。在影像资料生成报告分析中,仍然由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检验报告分析[2]。
1.3 观察指标
从患者CT诊断、MRI诊断结果分析、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及诊断准确率四方面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以Logistic回归系数进行数据回归性分析,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CT检查结果分析
50例患者经CT诊断检查后,其对应结果如下:15例尾叶大于正常肝脏,28例尾叶小于正常肝脏,32例左叶整体小于正常肝脏,10例右叶大于正常肝脏。
2.2 患者MRI检查结果分析
50例患者经MRI诊断检查后,其对应结果如下:直径在6.5~21.0mm的患者有16例,直径在11mm以内的患者10例。T1和T2信号均匀患者6例,T1偏高,T2偏低患者8例。直径在4~11mm患者25例,其中T1低T2高患者14例。T1信号低患者24例,T2信号低患者18例,信号相等患者5例。
2.3 患者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CT诊断预测指标中结节性肝表明、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异常、门脉高压和常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371、0.631、1.470、0.388和-1.120。MRI诊断的结节性肝表明、肝实质异常、门脉高压和常数分别为1.140、1.020、0.541和-7.189。经对比发现,50例患者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
2.4 患者诊断检查准确率对比
CT诊断准确性为69.01%,敏感度为87.18%,特异度为54.57%。MRI诊断准确性为67.11%,敏感度为83.48%,特异度为52.86%。经比对发现,50例患者在诊断检查中,通过CT和MRI诊断准确率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节奏发展越来越快,肝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尤其是长期饮食不节、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群患有肝病的几率更是明显高于常人。一般情况下,肝部病变会呈现漫长的病变周期,当病变持续恶化后,就会形成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就是一种影响较大的疾病,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得出,早发现早治疗患者治疗成功率高,相应的患者治疗难度低,所以为了提高肝硬化结节患者确诊能力,需要在患者确诊中,对其确诊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
CT诊断和MRI诊断作为当下临床医学发展中比较受欢迎的两种诊断方式,通过对肝硬化结节患者研究发现,在其诊断过程中,CT诊断和MRI诊断的价值是非常显著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诊断确诊能力,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确诊风险,对患者病情了解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在患者后续确诊工作实施中,也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地评估病情,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帮助。要知道在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应用中,都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病灶状态,对患者病灶的形态诊断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所以应该将以上两种诊断方式应用到患者确诊中。
张宇[3]通过研究指出,在CT和MRI诊断肝硬化结节患者中,可以通过两种确诊方式联合检查形式,帮助患者确诊,从而在确诊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确诊检查能力,提高患者确诊检查水平,为患者自身确诊检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帮助。程爱国等人通过研究指出,随着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检验能力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医学检验工作实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肝硬化结节诊断为例,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不仅要确定患者病变形态,对病灶的大小、病灶的直径以及病灶的相关恶化程度都应该做出科学的分析。通过CT与MRI诊断,能够有效地识别患者病灶变化状况,对患者的确诊具有一定帮助,因而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4]。
张萍[5]等人通过研究指出,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患者确诊中的准确率是相对较高的,并且在确诊过程中,两种诊断方式应用的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所以在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可以任意选择一种诊断方式,最终都能够为患者确诊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验证了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经本研究分析后得出,50例患者在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检查后,患者最终诊断检查结果并无明显差异,相应的患者检查的各项结果也基本相似。从患者CT和MRI诊断结果与患者预测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相同,准确率相似,验证了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患者确诊中的作用和优势,故而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患者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