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02满意天津市和平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耳声脑干受检者

满意 天津市和平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听力障碍属于新生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儿产生听力障碍的概率为0.3%。婴幼儿听力受损将直接对其语言形成、心理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应遵照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干预的治疗原则。所以,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耳声发射仪是一种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设备,其合理运用对及时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运用研究现状,以期总结耳声发射仪合理运用方案。

随着全体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积极开展,国内外现状关于新生儿听力的了解也不断加深,许多传统并未接触的病症也引起国内外学的关注与重视。先天性听力受损是新生儿临床多见的一种出生缺陷,而听力筛查是尽早发现听力障碍的主要方式。若医护人员能够尽早发现患儿存在听力障碍,并及早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令听力障碍的患儿在重要的语音发育阶段获得理想的听觉以及语言能力,即实现聋而不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针对先天性听力受损的患儿,早期识别与干预最晚应该在患儿6个月龄的时候进行。因此,如何尽早发现患儿存在听力障碍便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如今,临床多采用耳声发射仪完成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关于该设备的运用以及改良,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即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该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运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1.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运用价值

医护人员采用耳声发射仪检验新生儿听力,以实现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使得听力出现障碍的新生儿尽早被诊断以及治疗,合理运用语言发育的关键阶段,实现聋而不哑,使得幼儿尽可能与同龄儿童一般健康茁壮的成长,对患儿本身、家庭以及社会而言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耳声发射仪具备操作便捷、无创以及精确度较高的特征,所以在临床的运用极为频繁与广泛。我国大部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论述了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之中的运用价值。

学者魏晚霞[1]在对所在医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8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仪筛查。另选同期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首次检查与复查检出率分别为28例与24例,正常儿童检出率则为3.4%与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而在高危新生儿组内,复查的24例患者检验结果显示为听力障碍,其中8例窒息儿、4例重症肺炎儿、7例早产儿,证明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断中可以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史浪涛[2]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院内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病房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总计50例,另选同期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借由耳声发射仪予以筛查,其中正常新生儿通过率为98%,而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通过率为92%,证明耳声发射仪的运用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者王瑾[3]选择2018年~2019年凤城范围内407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听力筛查,结果显示新生儿一次性通过例数总计3613,占比为88.57%,复查率为69.50%,复查之后通过305例,通过率高达94.13%,听力复查依旧没有通过的病例19例,占比为5.76%,之后转入丹东市诊断中心19例新生儿,确诊1例为听力障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耳声发射仪检验可以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之中初步筛查方法,有其显著的价值与意义,可以实现新生儿听力缺陷的及时筛查。

2.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中的运用方法

2.1 耳声发射仪运用于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工作原理

学者赵应会[4]研究表示耳声发射仪是受检者耳蜗在受到外界暂时性的脉冲声刺激之后经过一定潜伏期,通过一定形式释放的一种声频能量,所有损害耳蜗外毛功能的因素使得听力损害的逾30dBHL时,便可以造成耳声发射功能减弱,甚至消失。这便是耳声发射仪用于筛查新生儿先天听力障碍的基本原理。

王勤[5]认为耳声发射仪可以反映受检者耳蜗毛细胞及其附近结构的功能状态,并及时发觉受检者感音神经性听力缺损,这也是其能够运用与听力筛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梅珍[6]等认为耳声发射仪是借由声波传入患者内耳的一种逆过程,即形成与耳的声能经由中耳结构再穿过规模,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之后借由外膜细胞反射处能力,于外耳道记录获得。

2.2 耳声发射仪在听力障碍筛查中的运用方法

如今,学者研究显示,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一种是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验方式。另一种则是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众多国内学者对两种检验方式在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中的运用方法均作出了详细的论述。

第一,关于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检验方式。甘长英[7]等运用德国麦科公司所生产的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设备开展检验,选用瞬态快速筛查流程,刺激声音选用短声,脉宽设置为80μs,给声音的方法采用三等振幅正向声波,刺激声音的强度限制在83dBpeSPL(±3dB)之内,信号叠加次数设定为50次。检验需要在为新生儿喂奶之后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进行,处于非隔音但是基本保持安静的病房之中开展检验,将附近环境的噪声尽量控制在45dB之内,完成检验。王靖明[8]等提出一种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听力筛查方法,认为所有患儿在病情有所改善且区域稳定的情况下,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开展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听力筛查工作,采用丹麦耳酷灵前功能听力筛查设备。耳声发射设备参数设置如下:伪迹率不高于20%,刺激稳定率不低于80%,耳声发射设备显示“PASS”,若显示为“PEFER”,则证明没有通过。自动听性脑干听力筛查测试过程中,将参考电极粘贴在受检者颧骨位置,同时将记录电极粘贴在受检者前额位置,接地电极粘贴在患者后颈部,若测试结果为“PASS”,则证明受检者处于35dBnHL情况下,存在听性脑干反映。若设备显示为REFER,则证明受检者需要进一步确诊。

肖志勇[9]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验方式对其所在医院3592名新生儿听力予以筛查,结果显示初筛率达到99.42%,未通过人数457例,单侧没有通过299例,双侧均未通过158例,未通过率平均13.26%,也证明了该方式具有可行性。

沈伟勤[10]则分别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以及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两种发射方式,分析耳声发射在黄疸新生儿听力筛查之中的运用价值。结果显示256名新生儿人之中总计64名双耳听力异常现象,正常新生儿占比达到18.44%,黄疸新生儿占比达到33.04%,在证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损害患儿听力主要原因的同时,也证明耳射发声可以作为首选筛查方案。

第二,关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检验方式。李红霞[11]详细介绍了畸变产物耳声发018检验方式:其一,受检者接受听力检验之前,医护人员应先对受检者进行耳镜检验,清洁外耳道,保障外耳道的通畅性,同时予以DPOAE筛查、声导抗以及多频稳态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其二,听力测试必须处于隔声或是屏蔽室开展,为患儿提供10%水合氯醛,使得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并保持平卧的体位。其三,DPOAE筛查设备采用MADSEN生产的AccuScree,刺激强度设定为L1:L2=59:50,刺激频率则设定为F1:F2=1.2,刺激频率F2设定为2000、2500、3200、4000Hz,上述四个频率之中若3个以上频率引出则证明DPOAE通过,不然即视为未通过。其四,声导抗测试设备采用GSITympstar型中耳分析设备,探测声音设定为1000Hz,结合鼓室图有无正峰,区分为正峰型以及无峰型,其中正峰型意味着受检者耳功能大概率正常,无峰型则证明受检者耳功能大概率存在异常。其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设备需采用Eclipse客观测试平台,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10%水合氯醛,使得受检者处于睡眠状态,并在操作台上保持平卧体位,记录电极放置于受检者前额,参考电极放置于受检者乳突,接地电极放置于患者眉间,阻抗高于3千欧。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刺激声音采用Click声音,以引出V波刺激声音最小强度,作为该耳的反应阈值,具体反映受检者高频听力状况,无频率特点则不予以统计。

黎静[12]也讨论了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测试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价值。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提供接受听性脑干反应以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两项检验方式,结果显示听力脑干反应测试正常率数值为85.33%,异常率则为14.67%,但是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检验结果为正常率64.67%、异常率35.33%。其认为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两项检验方案均可精确地判断新生儿听力是否存在异常。

刘丽琴[13]在讨论新生儿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在重症监护并发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方法过程中,即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方式,认为该方式可以作为早期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的首选方案,以尽早诊断并干预患儿的听力障碍。

2.3 耳声发射仪运用过程中影响因素

耳声发射仪作为一种精确性较高的筛查设备,在临床中的运用愈渐广泛,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干预,进而导致其精确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规避的使用期间的影响因素,也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

杨光菊[14]认为影响耳声发射仪精确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婴儿方面因素,婴儿接受听力筛查的基础条件即受检者处于熟睡状态下,针对受检者仅处于浅睡眠或是未睡的状态,为了令其处于安静状态,所以普遍是在喂奶状态下检验。然而因为部分婴儿的吞咽声音过大,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第二,环境因素。耳声发射仪的运用对附近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尽可能避免附近有较高的噪声,否则有较大概率影响检验结果。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采用合理的方式予以应对。若确实检验过程中受到影响,则必须重新进行检验。第三,时间因素,结合部分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筛查的通过率与检验时间有直接关系,最佳的检验时间应在儿童出生的之后第3天~第4天。原因在于低龄新生儿外耳道以及有残存的羊水以及胎脂,即便医护人员予以清除以及存在有残留的可能。如此一来,导致探头与外耳之间无法形成密闭墙,容易造成检验结果产生误差。若是产后第3天~第4天,则外耳道容积增加,中耳残存物消融,所以通过率显著提高。所以建议在产后在第3天~第4天进行检验,若没有通过,医护人员对耳道进行清除之后再予以筛查。

3.小结

听力障碍作为新生儿临床多见的一种病症,发病率处于0.1%~0.3%,而婴儿出生之后6个月~1岁是其语言功能发育的关键时间,若该阶段听力障碍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的治疗,可能错过语言功能最佳的发育阶段,对患儿未来发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今,耳声发射仪筛查技术已然较为成熟,国内学者也对其检验原理、检验流程、检验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为临床医护人员实际运用提供了参考与建议,推动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耳声脑干受检者
27 453例正常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耳声发射的基础研究和展望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在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