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探究

2021-04-01王凤玲马多秀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王凤玲 马多秀

【摘要】本文论述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内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帮扶内容失衡、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流于形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技能教育缺失等问题,提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建议: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体系,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政策,协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建立技能教育观念,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技能教育 劳动技能 生活技能 艺术技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09-02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乏对孩子的指导和教育,导致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缺失。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帮扶内容失衡、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流于形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技能教育缺失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主要现状。为了使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技能教育树立自信心、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学校要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政策,协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建立良好的技能教育观念,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走出技能缺失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内涵

在素质教育中,劳動技能教育成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目标,强调通过劳动技能教育强化其他四育,达到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效果。扶贫重扶技,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技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中,“技”包括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劳动技能教育的目标是让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务劳动、简单的农村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生活技能教育的目标是让农村留守儿童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有效处理日常事务,接受外界的挑战,比如预防和应对感冒、发烧等;艺术技能教育的目标是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良好的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自我创作能力,比如具备绘画、唱歌、朗诵、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现状分析

政府、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已经给予了很多帮助,无论是从政策制定到行动落实,从物质关怀到精神关怀,还是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关怀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中还存在着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内容失衡、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流于形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技能教育缺失等诸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内容失衡

虽然中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从政策到行动、从物质到精神、从日常到学习都设立了帮扶项目,而且设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基金,但是在帮扶内容上较为单一,仅限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当下生活的帮扶,而没有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如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技能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技能教育体系。

(二)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流于形式

一是农村学校重在接收文件,在解读劳动教育文件方面缺乏思考。领导班子对教师的管理松散,不重视教师劳动教育培训,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管理流于形式。二是劳动技能课流于形式,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最重要的场所,然而社会与生活课总是被主课教师占用或者干脆不上。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技能教育缺失

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监管责任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孩子缺少了父母的引导和陪伴,不会主动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二是祖辈抚养或亲属代替监管不足。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监护人文化知识水平低,不会刻意注意孩子的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的培养,部分监护人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约束和督促,孩子在家什么家务都不用做,只要认真学习就行,导致孩子养成了等、靠、要的不良习惯。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错误认知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用物质弥补孩子精神方面的缺失,致使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胡乱花钱、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导致留守儿童将父母做的一切认为理所当然,依赖心、怠惰心越来越强,简单的家务都不想去做,更不用说积极地培养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了。近日,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留守儿童帮扶中心就“留守儿童技能现状”展开了一次调查,在调查中发现:33.5%的学生不会帮家里人做家务,34.9%的学生不会主动洗衣服,1.8%的学生参加大扫除意识较弱,53.5%的学生不会做饭,68.56%的学生没有艺术技能。这个数据反映了学生对于基本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艺术技能的养成没有正确的认知。

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体系

一是国家要制定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的相关政策,检查部门要落实到位,坚持政策和技能教育的专项基金落实到位。二是政府要从政策、资金和宣传等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技能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将生活技能纳入科学课,将劳动技能纳入体育课,通过以劳育美、以劳辅德,把劳动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学生。三是政府要动员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中,比如街道和村委会要做好留守儿童放学监管工作,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独特的生活空间,设计一些能够锻炼身体或者提升艺术技能的精彩课堂。比如,湖北省妇联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项目,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成立儿童之家,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学业上的帮扶等。

(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政策

一是农村学校要组建执行力强的领导班子,把政府的文件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学校要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增强教师考核力度,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要及时召开学习分享交流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发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课程,让教师在教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书,体现“教人者要先受教”的原则。

二是创新课堂形式,让学生获得劳动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要正常开课,不能使其形同虚设;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将劳动技能、生活技能、艺术技能当作单独的一门课程,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学校要制订长期的教育计划,使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技能,使农村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时能够真正带走一门技能;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使平时性格孤僻、不自信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来,也能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协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建立技能教育观念

一是妇联、共青团应聘请专业教师为各街道、社区的居民提供宣传教育,使其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确什么要教给孩子,什么不教给孩子,在留守儿童的技能教育上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思路。二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孩子帮家里做点小事,都想得到父母的表扬和赞美,这时父母更应该鼓励孩子,使孩子乐于劳动,这样劳动就在无意识中变成了生活必做之事。三是让孩子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避免铺张浪费。四是选择性地帮助孩子,父母代替孩子做家务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相反,孩子会丧失很多独立做事的机会。比如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有洗衣机,但孩子不会用洗衣机洗衣服,父母就要指导孩子自己用洗衣机洗好自己的衣服,让孩子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

技能教育的关键是农村留守儿童要明白技能教育在自己以后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一是学校召开技能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传统美德,通过劳动教育达到以劳育美、以劳辅德、以劳益智的目的。二是家庭积极配合学校。学校教师给学生讲授了技能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性,父母及监护人一定要积极配合,不要让学校的理论成为空理论,而要让理论用实践去检验。三是孩子自身经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乐于劳动的品质,认为劳动是光荣的。教师、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教给孩子不同年龄段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尝试自己穿衣服、打扫卫生、给父母盛一碗热饭、自己整理自己的书籍,等等;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家可以尝试做饭、洗锅,休息日可以帮家里人适当地做农活,如很多农村家庭都会种一些果蔬,等成熟了去卖,孩子在帮父母做农活时不经意间就学会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一些技能。

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加强技能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技能教育保障体系,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得一技之长。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研究”(18YJA88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凤玲(1994— ),女,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研究;马多秀(1974— ),女,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学历,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归因与对策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障碍的个案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