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李渔白话短篇小说中的“相思病”

2021-04-01张文静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李渔

摘 要:李渔是明清戏曲史上一位大家,不仅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更撰写了戏曲理论书籍。其小说的创作实际上遵从了戏曲的理论,“立主脑”“剪头绪”等理念纯熟地运用到了小说中。《十二楼》《无声戏》中出现了多次“相思病”情节,这不仅反映出时代的思潮,还体现出李渔作为书商抱有求新求奇的观念,从而使得书籍达到畅销的经济目的。

关键词: 李渔 相思病 《十二楼》 《无声戏》

“三言”“二拍”问世不久,戏曲创作大家李渔以“求新”“求奇”为主旨,创作出版了两本短篇白话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但在男女恋情描写中,即使求“新”求“奇”如李渔,却仍逃不出男女双方因现实中欲相见相依而不得,导致终日恹恹不乐、郁郁成疾的“相思病”情节。

《无声戏》中以男女双方恋爱情感为主(以男女双方恋情描写为主,而不是以婚姻描写为主)的篇目有子集《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申集《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卷之一《撄众怒舍命殉龙阳 抚孤茕全身报知己》 (此篇为男男相恋,亦归入其中)、卷之四《待诏喜风流攒钱买妓 运弁持公道舍米追赃》。《十二楼》有《合影楼》《夺锦楼》《夏宜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以及《奉先楼》,二集总共十一篇。在这十一篇短篇男女恋情类小说中,涉及相思病症的便有五篇之多,不得不为人所注意。

这些“相思病”的描写给男女相恋的爱情小说增添了“好事多磨”的曲折过程,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钟情、深情、痴情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作为书商的李渔虽未脱出“相思”窠臼,但成功将相思病融入情节,使其推动故事情节起伏,以男女恋情为主脑,去枝蔓剪头绪,以新的角度发出对“真情”的呼唤。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一篇说吕生俊美无比,娶一丑妇不久后断弦。平日往来的三个妓女欲与吕生结亲,不料他已中意一位曹小姐,“虽则新婚宴尔,乐事有加,当不得一个‘曹字横在胸中,使他睹婉容而不乐,见淑女兮增悲”。这类相思横亘于胸中,不得消解,使得故事走向到达一个低谷。但笠翁笔锋一转,顺势而为,安插进篦头的殷四娘做个冰人,为吕生出谋划策,装病以全婚姻。“果然先作愁容,后装病态,装作了几日,竟像有鬼神相助起来,把些伤风咳嗽的小症,替他装点病容,好等人着急的一般。”这样一来,全文情绪由低迷转而向上发展。爱夫如命的三个妇人少不得病急乱投医,占医问药无所不用其极。经殷四娘提前打点过的医生们一致言说病人心病难医:“那医生诊过了脉,都说是七情所感,病入膏肓,非药石所能医治,须要问他自己,所思念者何人,所图谋者何事?一面替他医心,一面替他医病,内外夹攻,方能取效。”

吕生的相思病情节成为全书故事情节转换的节点,经此相思一病,给了爱而不得的吕生、曹小姐和因病担忧不已的三妇人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下行的故事情感由悲转喜,触底反弹,使得吕生在三妇手中娶得曹美人归,成就了最后一男四女的大团圆结局。

《撄众怒舍命殉龙阳 抚孤茕全身报知己》写美童尤瑞郎与男子许季芳的恋情。二人赛会之时相见,季芳惊艳于瑞郎丰姿,亦步亦趋相随,瑞郎刚巧跌倒一跤得他相扶,两人眉目传情。瑞郎家贫,其父知晓南风,期他出嫁得钱以补债务,故终日将瑞郎限于家中。瑞郎既已钟情于季芳,少不得苦苦思索:“只是思量许季芳,不能见面,终日闭在家中,要通个音信也不能够。不上半月,害起相思病来,求医不效,问卜无灵。”

相思病的情节使得故事得以深入。既犯相思之病,自需医治。瑞郎之友上门做了传信人,好将鱼笺尺素托寄情郎。而深谙戏曲理论的李渔,对于曲折情节能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感受了然于胸。传信人误解了季芳张贴于家门前的告示,回来答复一通,驴唇不对马嘴,引得瑞郎又气又恨。但这告示却是季芳送聘礼上门的伏笔和先兆,一听得季芳下聘,瑞郎便“不消吃药,病都好了”。相思一病突出了尤瑞郎的真情和许季芳掷金半千的赤诚之心,使得全书一直以来脉脉不语的情思暗涌,达到一个情节小高潮,同时为本篇“全身报知己”的结局增添许多合理性。

《合影楼》讲述管提举与屠观察是一对连襟,却院中筑高墙、池中架石柱、柱上搭石板,只因二人主张不合,于是虽居一地,却终年不谋面。管家有女玉娟,屠家有子珍生,因二人母亲为姐妹,故一子一女容貌酷似,男女之间虽相互好奇,但分居两地终日不能见。一次巧合,二人都过凉亭,看池水倒映出一对影子,竟难以分辨自己与他人。从此之后思量难忘,时时往亭中去。天长日久两心相悦,珍生对玉娟日思夜想:“要晓得这位君郎,自从遇了玉娟,把三魂七魄倒附在这影子上去。影子便活泼不过,那副形骸肢体竟像个死人一般。有时叫他也不应,问他也不答。除了水阁不坐,除了画栏不倚,只在那几尺地方走来走去,又不许一人近身。”珍生的相思病使得这素来伶俐的公子全然不察父母为他另寻亲事,这就使得小说开启了主要的情节冲突。玉娟听说珍生背弃前盟,写信怨恨他后便断了联系,珍生收信后吵闹悔婚,使得已中意于他的另一家小姐也害了相思:“锦云听见,痛恨不已……恨了几日,不觉生起病来……她这番心事,说又说不出,只好郁在心中,所以结成大块,攻治不好。”到后来“只剩得几茎残骨,一副枯骸,倒在床褥之间,恹恹待毙”。锦云之父为治疗此二人的相思病,想出一夫二妻的万全之策,只用一剂妙药,便医好了三个病人。而这相思病一旦事有转机,便不医而愈,最终得了二女一夫的大团圆结局。全篇通过男女主人公相继罹患相思之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使得误会、错怪、痴情几方情感混合发酵。通过治疗珍生的相思病而引出的第二位故事女主角,随后相思病在全文叙述中将情节串联起来,并作为推动大团圆结局的最重要因素,使得整个故事合情合理,又奇又妙。

又有一篇《夏宜楼》将望远镜巧妙使用,将男才配得女貌。儒生瞿佶窥见富家小姐詹娴娴端庄貌美,便上门提亲;左右人言说瞿生才貌双全,小姐便心动不已。秋闱榜后迟迟不见瞿生来,小姐望穿秋水:“从来女子的芳心,再使他动弹不得。一动之后,就不能复静,少不得到愁攻病出而后止。一连疑了几日,就不觉生起病来。”这一种相思,作为后话中瞿生用望远镜探得小姐相思恹恹之态复而告知的伏笔,使得小姐以他为神仙,下定心思相嫁,同時为后续小姐要瞿生再施仙术以得父亲恩准的情节做铺叙,将男女相思与趣味相结合,以相思病这一引子推进故事的顺利发展。

而最后一篇论及的子篇章,便是相思病之通关节、显真情、添色彩的最好见证。此篇名为《鹤归楼》,叙述段玉初与妻子绕翠,友人郁子昌与妻子围珠,面对朝廷征派、双双分别的不同态度,导致两对夫妻不同结局的故事。段玉初深谙人情,身处乱世,认为妻子容貌过丽消受不起,常担忧不曾放纵相伴,在征派后也晓得相思折磨不仅消得人憔悴,更是终会成疾甚至殒命,于是对妻子十分冷淡,万分薄情,没有半点亲昵之意。又将所住楼房提名“鹤归楼”,以示心意之决绝:“夫妻相与一生,终有离别之日。越是恩爱夫妻,比那不恩爱的更离别得早。若还在未别之前多享一份快乐,少不得在既别之后多受一分凄凉。”这便是其乱世生存之道,身不由己之时,男女之情、相思之病也需得大加预防。郁子昌得了围珠,郎情妾意不胜欢喜,二人如胶似漆,面对分离一步三回头竟涕泗横流。一犯相思,一绝相思,产生的对比实在擦出无限火花,让读者、观众应接不暇,却仍目不转睛。出门时节,郁子昌与围珠难分难舍,段玉初略一作揖便决绝离去,对妻子的大哭充耳不闻。分离之后,相思的犯了相思病,男子变作苍然一叟,女子怨天呼地,肌骨如柴;绝了相思的妇人道男子一片铁石心肠,以为相见无期,遂得以休养生息,仍旧丰腴貌美。终于归家,段玉初見妻子面貌胜似当年,更为丰腴,叙说因果后二人冰释前嫌,恩爱一生;郁子昌归家却见妻子棺柩,丈人言道:“自从你去之后,无一日不数归期,眼泪汪汪,哭个不住。哭了几日,就生起病来。遍请医生诊视,都说是七情所感,忧郁而成,要待亲人见面方才会好。起先还望你回来……知道等你不来,就痛哭一场,绝粒而死。”

这一场相思大戏,以男女离别之相思为全篇主线,将一对犯相思的夫妻与一对戒相思的夫妻以相同的经历安排妥当,从二夫不同选择、二妻生活状态、四人最终结局等层面全方位进行比较,以其为主题又以其为线索和关键,把男女“相思病”的情节描写得淋漓尽致,使得“情”这一主题愈发突显。

通观以上篇目,李渔作为戏曲创作家、小说家,在男女情爱故事中常借“相思病”这一名目,将故事情节打通,使得全篇发展线索得以连贯畅通。而罹患相思病,又是男女主人公长期思恋对方的结果,思念成疾恰好突出了主人公“情”之真切,在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传奇色彩的同时,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下,以新的角度彰显了“情”的重要性。

同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相思病”现象蕴含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深刻的情感,他们顺应着深情的人物设定,只为了表现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以扁平人物的单一性格完成全书的描写,并不会出现圆形人物的多面性格,而这实际上也为李渔在理论上要求故事情节“立主脑”和“剪头绪”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渔著,李聪慧校点.十二楼[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李渔著,李忠良校点.无声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基金项目: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明末清初才子佳人话本小说的相思情结研究”(SLGYCX1906)

作 者: 张文静,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李渔
李渔的“不可诠解”
学学李渔的养生经
李渔防盗版
不敢不乐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李渔保健有“怪招”
李渔的“行走坐卧”养生法
李渔保健有“怪招”
嗜好可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