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行走坐卧”养生法
2015-08-03柳哲
柳哲
近日,翻看明末清初戏曲家、养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精彩之处,随处可见, “行走坐卧”之中,皆有学问。不能不佩服李渔对生活的无比挚爱,对事物的体察入微。字里行间,可见微言大义。读之有味,思之有趣,行之有益,效之有道。
◎行 《闲情偶寄》“颐养”一章有“行”之一节:“贵人之出,必乘车马。逸则逸……五官四体皆能适用,此贫士骄人语。”李渔在这段文字中,讽刺有些富人过度依赖车马, “有足而不用,与无足等耳”、“有足若无”。宋代大儒、浙江蘭溪乡贤范浚,可谓是李渔的同道,他在《偶作》诗中写道:“晏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馀。时饮一盃酒,历观千载书。正尔良独难,亦復将何须。”这正是范浚对李渔关于“行走”观点的认可。
◎立 李渔对于“立”,也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立分久暂,暂可无依,久当思傍,亭亭独立之事,但可偶一为之。旦旦如是,则筋骨皆悬,而脚跟如砥,有血脉胶凝之患矣。”讲得生动有趣,而极其受用。他不提倡久立,否则容易造成“血脉胶凝”。如何站立?他说:“或倚长松,或凭怪石,或靠危栏作轼,或扶瘦竹为筇,既作羲皇上人,又作画图中物,何乐如之。但不可以美人作柱,虑其础石太纤,而致栋梁皆仆也。”即站立不可依靠美人,身单力薄,否则不得力,与美人一起摔倒,则得不偿失。这是李渔文章的幽默处。
◎睡 李渔在书中对于“睡”之一节,写得最为详尽,足见李渔深谙睡眠之术,可见睡之学问,对于养生之重要:“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 “至于可睡可不睡之人,则分别于忙、闲二字。就常理而论之,则忙人宜睡,闲人可以不必睡。然使忙人假寐,止能睡眼,不能睡心,心不睡而眼睡,犹之未尝睡也。其最不受用者,在将觉未觉之一时,忽然想起某事未行,某人未见,皆万万不可已者,睡此一觉,未免失事妨时,想到此处,便觉魂趋梦绕,胆怯心惊,较之未睡之前,更加烦躁。此忙人之不宜睡也。”
“有一名士善睡,起必过午,先时而访,未有能晤之者。予每过其居,必俟良久而后见。一日闷坐无聊,笔墨具在,乃取旧诗一首,更易数字而嘲之曰: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止当三十五。同人见之,无不绝倒。此虽谑浪,颇关至理。”
“睡又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止能睡目,不能睡耳。耳目两岐,岂安身之善策乎?不凉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养生之至忌也。”
李渔特别提出了“尤有吃紧一关未经道破者,则在莫行歹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也就是“不做亏心事,何愁鬼敲门”,一个人如坑蒙拐骗,自然心魂不宁,谈何“高枕无忧”,更勿论睡眠之乐了。
李渔是一位戏曲家、文学家、养生家,更是一位儒学家、传道者。他的《闲情偶寄》处处可见其真性情。为人之道,养生之道,为官之道……皆在书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