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FBT技术在解决初中学生同伴冲突中的应用

2021-04-01吴庆全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5期

[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发展时期,而初中是青少年迈向成长的阶段。同伴是此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聚变”时期,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SFBT技术强调看待生命的正向积极面,人的主动角色,是一种具有希望感和人性化的晤谈方式。本文主要探究SFBT技术在解决初中学生同伴冲突的具体操作方法,从而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焦点解决;同伴冲突;重构人际关系;SFBT技术

“我不想再跟小A同学抱团了。”“小A同学也太恶心了!”“老师,你能不能到外面来,我们在外面给跟你讲!”某天放学后,我被班上的一群女同学围着,七嘴八舌地集中对小A同学“开炮”,我震惊了,小A同学也还在教室内呢!况且这群女同学包括小A同学都是我班上的尖子生,是假期抱团学习的优秀项目小组的成员,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转头看着小A同学阴沉的脸色,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教室外,并对教室内的小A同学说了一句:“小A同学,你先别走,在教室里等等我。”

可是当来到教室外时,刚刚还一直说个不停的女同学们却在相互推脱。僵持了很久之后,作为项目小组组长的小B同学小声地说道:“老师,我来说吧,就是小A同学有很多不好的行为,而其中有些行为是我们接受不了的,一是衣服扣子总是没扣好,二是抱团学习时跟男同学说不合适的话。”我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们。

我该怎么处理?在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决定先去找那名男同学核实所有的情况,然而这群女生却不愿意透露男生的名字。没有办法,我只能向小A同学核实。然而小A同学的回答让我十分心疼,她说:“老师,其实我没有这些行为,但我已经习惯她们的捏造了,小学的时候我就被这样排挤过,老师如果你不相信我也无所谓的,我小学的时候就被老师和她们一起排挤,无所谓,我已经习惯了。”我深吸了一口气,“不,不会的,老师相信你。”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的,更不可能去排挤哪一位同学。所以现在急需解决问题,而不是去纠结小A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或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要去解决她与项目小组组员的关系,让她们的同伴冲突得到缓解,能够重新相信对方。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焦点短程咨询技术(下文称为SFBT)的核心观点,它把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纠缠问题本身,它的“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等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凸显人文精神。因此,我决定利用SFBT技术分别对小A同学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几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其中“师1”表示与项目小组成员的谈话,“师2”表示与小A的谈话。

一、例外询问

SFBT相信任何问题都有例外。在谈话的第一个阶段,我利用例外减少刻板印象,深入讨论“例外”,以点带面,借此分别树立小A同学与组员的正面形象。

师1:小A的这些事都是你们所见所闻的吗?

生:不全是,有些是别的同学说的。

师1:那就是你们所听到或者所见到的,她平时有没有做得好的地方?或者做到了哪些你们觉得她了不起的事情?

生:有的,比如……

师1:还有吗?(继续利用“例外”,强化同伴对小A的正面印象)

师2:小A同学,你觉得同学在排挤你,那有没有一件事你觉得你的组员特别喜欢你?

生:好像没有。

师:那有没有哪一件事你觉得你和项目小组都很高兴?

生:我们第二次进行项目学习……

师2:还有吗?(继续利用“例外”,改变小A同学对其他同学的刻板印象,大家的关系是和谐的,大家并不是一直在排挤她的,而她们也是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分享快乐的一个项目小组)

二、奇迹询问

SFBT经常会使用一些奇迹式问句(又称为假设性架构),鼓励来访者发现问题解决的方向。学生是在发展中的人,适当利用奇迹询问,帮助学生在同伴冲突中找到同伴关系未来的走向,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

师1: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之前大家提到小A身上那些不好的行为其实都是没有的,你们会怎么想?

生:我不知道……

生:可是,她不扣衣服扣子是我亲眼看见的。

师1: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刚刚这些行为小A都改正了,再也没有这样的行为了,你们会怎么做?

生:如果她真能改好或者有一天再也没有这样的行为了,我们还是愿意和她一起抱团学习的,上一次的项目学习,她的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小组快速地完成了任务。

生:是的,还有……(之前的例外询问在奇迹询问的影响下进一步强化了小A同学的正面印象,项目小组成员开始改变对小A同学的刻板印象,并表达出愿意与小A同学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

师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其实大家都没有排挤你,都是很喜欢你,你还会这么想吗?

生:真的吗?老师,您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师2:会的,就像老师相信你一样,你也要相信老师,這一天总会到来的。

生:那我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我会有很多好朋友!老师,您也是我的好朋友。

师2:那是老师的荣幸。(奇迹询问让小A同学重新燃起对友情的渴望和重新建立交友的自信,表达出愿意与项目小组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

三、把抱怨变成目标

SFBT强调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思考“希望情况有何改变”,来访者就能不再陷于抱怨,而能比较明确讲述自己的期待,思考改变的可能性和寻找自己的着力点,开始为解决问题做准备。把抱怨变成目标,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确定该如何重新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

师1:通过刚刚的对话,我想大家是希望和小A同学成为好朋友的,只是不喜欢小A身上的一些行为。你们抱怨的也是小A的某些做法,那么作为小组同伴,你们觉得小A可以做哪些改变?

生:如果小A可以……那就最好了。

师1:我觉得也是,你们肯定可以成为好朋友的!(间接帮助小A同学了解自己改变的方向,减少双方冲突因素,为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打下基础)

师2:小A同学,我想你是希望和项目小组的成员成为好朋友的,是吗?

生:是,我就是怕他们排挤我。

师2:那你觉得你做好哪些事情就可以让大家喜欢你?

生:不知道。

师2:那你觉得别人做好哪些事可以让你喜欢的?或者你希望你的朋友应该怎样对你?

生:注意自己的……

师2:对,如果你做好这些,大家肯定会更加喜欢你的。还有吗?

生:还有……(帮助小A同学建立自信,适当减少自己会引起冲突、误会的行为,为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四、振奋性鼓舞

SFBT要求咨詢师为来访者所做的努力和改变而喝彩、加油,给予支持和肯定。当学生表达出愿意做出哪些改变来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或者找到改变目标时,我们应该给予鼓励,让学生有动力和信心重构和谐的同伴关系。

师1:刚刚大家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你们觉得作为同一个项目小组的同伴我们可以为小A做些什么?如何让她变得更优秀?(鼓励项目小组成员所想做的努力和改变,为后面的行动转化做好铺垫)

师2:小A,刚刚提到你喜欢朋友对你做什么,那如果你的项目小组做了你不喜欢的事或者对你产生了误会,你会怎么做?(缓解当前同伴冲突,鼓励小A同学所想做的努力和改变,为后面的行动转化做好铺垫)

五、刻度询问

SFBT提出的刻度询问可以引导来访者想象理想愿景,并将理想愿景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在肯定、了解学生双方目前的状况与努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继续改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促进学生思考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师1:我们谈了那么多,不如就这件事给自己打个分数?1到10分,10分表示在这件事上我做得很好。

生:5分。我们没有了解完所有情况,也没有想过帮助小A改变。

生:4分。

师:嗯,那说明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师2:小A,我们谈了很多,不如就这件事给自己打个分数?1到10分,10分表示在这件事上我做得很好。

生:5分。我并没有主动去跟他们反馈。

师:嗯,那我们一起加油!

六、家庭作业与追踪

SFBT注重正向反馈,咨询是否有效,要靠实践生活来检验。咨询者可以与来访者一同商量如何将咨询结果落实于生活当中,这就是家庭作业的布置。

师:我们就以如何处理同伴冲突为新的项目学习任务,你们说好不好?老师相信我们的项目小组可以做得很好的。

家庭作业追踪。在布置家庭作业后追踪,再进行多一次刻度咨询,巩固和强化重构的和谐同伴关系。

师:这一次,你们给自己打多少分呢?这跟上一次的评分有什么不同?你们是怎么让自己做到这些变化的?

最后,经过这几个阶段谈话和几个SFBT技术的应用,我不仅让小A和她的项目小组“和好如初”,还让她们在班会课上向全班推广她们的项目学习成果——如何处理同伴冲突关系,让其他同学在遇到同伴冲突时有案例和方法参考解决。不过,SFBT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依赖谈话技巧、很多一线班主任缺乏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等,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结合来访者动机、层次需要理论等效果更佳。

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和培育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发展时期,而初中是青少年迈向成长的阶段。同伴是此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聚变”时期,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而SFBT特别强调学生主动角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自己冲突问题的专家,具有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潜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作和沟通。基于本案例实践,笔者认为在解决初中生同伴冲突中使用SFBT技术,能够促使学生在“采取行动使情况更佳”以及“注入希望感”两者之间,不断创造建设化的正向循环,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和稳定学生期待的和谐同伴关系与美好人生。

[本文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优尖生假期‘抱团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殷寒君.SFBT技术在学生坚毅品格形成中的应用[J].中小学德育,2018(03).

[2]许维素.尊重的赋能——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与专业价值[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05).

[3]岳琼梅.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SFBT策略[J].红河学院学报,2015,13(04).

[4]许维素.焦点解决晤谈中的积极倾听与形塑技巧[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11).

吴庆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文田初级中学数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