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2021-04-01天津港口医院天津300456
天津港口医院 (天津 300456)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8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支架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和ADL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三项指标(血管狭窄率、Vs及Vd)下降较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支架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对患者血流及血管病变情况加以改善,还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ICVD(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由脑血管梗阻、栓塞引起的脑部血供应障碍以及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通常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有着极高的致死率。临床中针对该病症大多采取内科药物和介入治疗的方式,但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相对于介入治疗,药物疗法效果不尽理想[1]。基于此,本次主要针对ICVD患者采取介入支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8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41~70岁,平均(55.85±6.17)岁;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1.5~69.5岁,平均(56.17±6.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可实施进一步比较,P>0.05。本次入选的研究对象均已经过血管造影等方面的检查后确诊为ICVD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行介入支架患者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下,且与血管内支架植入标准相符合。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以及出凝血功能方面的检查。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疗法,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300mg/d),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再改服阿司匹林,剂量为100mg/d,总治疗时长为1年。
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支架疗法,在行介入支架治疗之前的3~5d内,需给予患者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然后再行介入支架疗法,方法为:X射线辅助下,股动脉入路,椎动脉和颈动脉支架分别置入6F和8F动脉鞘,然后全身肝素化并进行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其次,在病变近心端放置6F、8F导引导管,将微导丝插入其中,借助球囊来扩张血管狭窄部位,将支架植入狭窄部位,对颅内血管在支架释放后的各段动脉扩张及供血情况进行观察,无异常情况时方可结束手术。术后24h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并于手术结束后的5h内将动脉鞘取出来,然后压迫30min左右,对渗血情况进行观察,若无渗血,则可以使用弹力绷带制动患部6h,术后需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间为1年,术后6个月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维持治疗,6个月后再改为每天100mg的阿司匹林。
1.3 指标观察与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d之后的NIHSS和ADL,其中,ADL主要用于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评价,NIHSS则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的血管狭窄情况,主要包括血管狭窄率和血管流速(Vs和Vd)。③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变化
两组患者经过30d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和ADL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NIHSS和ADL变化情况对比分析(n=44,±s,分)
表1.2组患者NIHSS和ADL变化情况对比分析(n=44,±s,分)
组别 NIHSS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8.73±3.53 16.23±2.88 35.25±4.12 58.13±7.33观察组 17.85±3.04 9.69±1.01 36.03±4.47 69.29±9.96
2.2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流速和血管狭窄率
经过30d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率、Vs及V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三项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分析(n=44,±s)
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分析(n=44,±s)
组别 Vd(cm/s) Vs(cm/s) 血管狭窄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17±6.31 37.21±4.85 152.78±12.16 133.78±10.24 76.52±8.84 36.88±4.73观察组 42.43±5.93 23.32±3.18 151.92±13.09 111.17±8.34 77.59±10.14 20.65±3.54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在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了3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为7例(15.91%),脑梗死4例(9.09%);观察组脑梗死1例(2.27%),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为2例(4.55%),P<0.05。
3.讨论
脑供血血管狭窄是I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一过性偏瘫及视力模糊是脑组织缺血早期的主要表现,而且会反复发作,但在血管受阻的情况下,若脑组织长时间缺血,会使受损的神经功能较难恢复,甚至引起偏瘫和脑梗死[2]。相关研究显示,外伤、脂肪栓子、血液病以及动脉硬化等都会改变血液动力学,进而使血管血流发生异常[3]。而反映管腔大小的一个重要敏感指标便是血流速度,若血管出现狭窄硬化等情况,相较于正常血管血流速度,通过血管官腔横截面的血流速度会增大。所以,临床当中针对ICVD治疗目的主要以脑组织血供的恢复以及狭窄动脉的疏通为主。
当前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介入支架治疗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运用也比较广泛,本次针对该疗法从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率、Vs及Vd均较对照组低,NIHSS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脑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Vs和Vd是能够反映血管弹性及阻力的两个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s和Vd均有所下降,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在减少血流阻力以及狭窄动脉扩张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而观察组患者的Vs和Vd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说明介入疗法在扩张狭窄动脉及降低血流阻力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药物疗法。其次,临床当中针对ICVD患者在采用介入治疗时通常有两种方式,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后者,该疗法借助X射线辅助,将导管置入大腿动脉穿刺部位并插至狭窄血管处,再选取合适的支架植入,并对血管狭窄部位内膜进行修复,最终促进脑组织血流的恢复,该方法属于微创疗法,创伤性比较小。第三,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介入疗法在恢复本症患者脑组织血供方面的速度较药物疗法更快,由于ICVD患者神经缺血的时间比较短,若能尽早恢复血流灌注,则对重建及恢复神经功能有利,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ADL。所以,介入疗法在并发症方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药物疗法,将介入支架疗法运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及血管病变情况,还能使患者神经功能得以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