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1-04-01温潮俊江树连
温潮俊,江树连,陈 斌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3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颈型(轴性痛)、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6型,目前只有颈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有明确定义和诊治指南。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职业化趋势[1]。非手术治疗是该病首选方式[2]。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从中医角度辨证看,风寒湿痹证最为常见。笔者在跟师门诊中发现,采用项痹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0例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5岁,平均(33.86±6.33)岁;平均病程(19.20±3.23)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50岁,平均(33.26±5.52)岁;平均病程(18.33±7.6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3]制定。有慢性劳损史和长期低头伏案史;枕颈部痛,颈椎活动受限,可伴有整个肩背部疼痛发僵;颈肌及肩背部肌肉僵硬,颈后部有明确压痛点和低头疼痛加重提示为肌肉筋膜源性,仰头或转头颈后部疼痛加重提示椎间盘源性,枕颈部、耳后疼痛提示上颈椎疾病,转头受限提示寰枢关节疾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均为阴性;颈椎X线片检查示颈椎生理弧度轻度改变,颈椎MRI检查示颈椎轻度退行性改变。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寒湿型颈椎病辨证标准[4]。症见颈背部强痛,活动稍受限,肢体串痛麻木,以痛为主,遇寒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依从性良好,无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首次就诊,病程中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年龄18~55岁;患者自愿参与试验,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确诊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患者;既往有颈部外伤史和颈椎手术史、肿瘤史,夜间疼痛比较明显,颈椎制动不能缓解的患者;合并有感染、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化脓性骨关节炎等;合并心脑血管系统严重病变、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备孕、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对药物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芬必得胶囊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300 mg/片)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饭后0.5 h服用,治疗2周。
2.2 观察组 给予项痹汤内服联合理筋手法治疗。①项痹汤处方:葛根30 g,桂枝、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片、生姜各10 g,淡附片6 g(先煎),大枣5枚。随证加减:肝肾亏虚者加熟地黄、杜仲;气虚血滞者加当归;肝郁气滞者加郁金;瘀血凝滞者加血竭。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剂,冲服,每日2次,饭后0.5 h服用。②理筋手法:患者取端坐位,术者立于其背后,嘱患者放松颈部,双眼平视前方,用小鱼际揉法、拿法放松颈肩部肌肉;然后用大拇指依次按揉肩胛提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冈上肌起止点,再沿枕上线依次点按,放松帽状腱膜和枕下肌群,强调渗透力,同时让患者配合做头部屈伸运动,每周1次,每次约10 min。治疗2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值0~10分,让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10 cm长度的标尺上标出相应的分数,疼痛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症状消失,但劳累、受凉等外因影响下颈部可出现不适感,但不影响工作、生活;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观察组 30 6.25±0.69 2.15±0.75△▲对照组 30 6.25±0.60 2.61±0.90△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P<0.05)。见表2。
表2 两组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姿势不良等,导致颈椎病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加,且呈年轻化、职业化趋势[5]。其中,颈型颈椎病作为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前期,是治疗颈椎病和预防进展的最佳时机[6]。多数学者认为颈型颈椎病有窦椎神经参与,纤维环表面和关节突关节周围的神经起重要作用。该病临床表现为颈肩部酸胀不适,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在治疗方面,中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王勇[7]采用口服葛根汤治疗5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
颈椎病属中医“项痹”“痹证”“项强”等范畴。宋·严用和《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伤寒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头项强痛,沿足太阳膀胱经出现强痛,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同时体质虚弱,卫外不固,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于濡养所致。项痹汤化裁于桂枝加葛根汤,方中葛根为君药,取其生津解肌之效;桂枝味辛甘、性温,可温通经脉,是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要药物,与葛根配伍应用,可发挥舒筋通络、解肌缓急的功效;香附善走气分,延胡索善走血分,两药相伍共奏行气止痛之效;用少量淡附片取其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效;大枣、生姜可健脾和胃;白芍与甘草片联用,可滋阴化津。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表、生津舒筋、行气止痛功效。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加葛根汤能改善机体局部和全身血流灌注,发挥降压、消炎、镇痛作用[8-9]。此外,颈型颈椎病患者病情严重时常有“背盖子”的感觉,加之工作或社会关系不协调,日久会出现焦虑、心烦、失眠等症状,在临床辨证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配伍养心安神、疏肝理气的药物以调畅气机,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理筋手法属于中医骨伤科手法,主要通过指力的渗透力,减轻软组织炎症,促进气血流动,达到舒筋通络、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项痹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风寒湿痹型颈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颈部症状,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由于本研究抽取的样本量较小,并未对远期治疗效果做进一步研究,可能使结论不够准确,此外,未对评价颈椎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后应在上述方面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