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疗效观察
2021-04-01张亚男康紫厚
张亚男,康紫厚
(河南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本研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6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瘀滞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平均(40.6±3.9)岁;病程15~40个月,平均(32.7±5.3)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32~69岁,平均(39.4±2.6)岁;病程16~39个月,平均(33.9±2.6)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神经病学(第7版)》[1]中血管性头痛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寒湿瘀滞证血管性头痛诊断标准:伴寒凝血瘀证,症状可见头痛、疾病经久不愈、畏寒肢冷、舌质紫黯伴有瘀点、苔薄白以及脉沉细涩等。
纳入标准:①血管性头痛发作频率每月大于等于3次;②无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③未服用预防血管性头痛发作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有服用止痛药物;②有服用预防血管性头痛发作的药物;③患有严重的癫痫、精神病等;④不属寒湿瘀滞证。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循经针刺法治疗。循经针刺法:患者呈仰卧位或坐位,双膝屈曲约90°。选2寸毫针(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46号)。穴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根据患者头痛的部位分经取穴,枕部头痛依次取后溪、天柱、昆仑、玉枕、风府、风池等穴位行针刺。巅顶疼痛取涌泉、百会、内关、太冲、四神聪穴位行针刺。颞部疼痛取阳辅、率谷、外关、风池、太阳、丝竹空行针刺。额部疼痛的患者取曲池、印堂、合谷、阳白、头维、攒竹。针刺操作:由针刺的位置决定患者的体位,捻转使产生酸、麻、胀、重感,得气后平补平泻;行针刺得气后,每10min行针1次,需留针30min,达到捻转补泻目的。针刺治疗6天为一疗程,日1次,1个疗程结束休息1天。
观察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药用炙麻黄11g,细辛13g,炮附子17g,天花粉19g,防风9g,生黄芪18g,生甘草7g。煎药时首先将炮附子放入先煎一段时间(1~2h),随后再放入其他药,水煎至200mL,早晚各服1次,1次100mL。7天为一疗程。
两组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的变化情况,包括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次数及疼痛评分等内容。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3项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价,问卷参照疼痛调查表(BPI)中的QOL有关评价标准,本问卷就睡眠、行走能力、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情绪5个项目设置问卷,每项指标分值区间为0~10分,10分指完全受影响,0分指未受影响。
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10分制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疼痛感觉,10分表示疼痛剧烈。让患者自己选出一个自己认为能代表此刻疼痛程度的数字。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标准,记录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及伴随症状,并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自评,各项目依据相加得到积分进行疗效评定。显效: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缓解,积分减少大于50%,血流动力学检查指标正常。有效: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积分减少20%~50%。无效:头痛等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积分减少小于2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单次发作持续时间(h)头痛发作天数(d)头痛发作次数(次/月)疼痛评分(分)观察组治疗前4.01±0.82 4.81±0.49 3.28±0.41 7.89±0.92治疗后 1.29±0.37* 1.69±0.29*△ 1.58±0.31*△ 3.69±0.51*△对照组治疗前3.98±0.43 4.78±0.88 3.69±0.37 7.64±0.57治疗后2.46±0.68* 3.46±0.34*3.08±0.44*4.87±0.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g/L)血浆粘度(mPa·s)观察组治疗前 50.69±3.07 3.79±2.01 3.38±0.31治疗后 39.38±2.19*△ 1.79±0.37*△ 1.89±0.31*△对照组治疗前 51.36±2.74 3.88±1.96 3.35±0.68治疗后 43.69±3.02* 2.78±0.92* 2.43±0.42*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睡眠 行走能力 日常生活 日常工作 日常情绪观察组 治疗前 6.89±2.01 4.09±1.01 6.89±1.36 6.55±1.21 7.94±1.02治疗后 2.69±1.32* 1.66±0.79* 3.54±0.84* 3.21±0.72* 3.05±1.11*对照组 治疗前 6.87±2.31 4.21±0.98 6.47±1.03 6.88±1.43 7.83±0.79治疗后 3.74±1.98*△ 2.87±0.92*△ 4.27±0.99*△ 4.73±0.99*△ 4.89±0.6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血管性头痛属中医 “头风”“头痛”范畴。血瘀气滞、阳气虚损、外染湿热风寒,均会导致头痛。病灶常见于肾、脾、肝[3]。肝气瘀滞,滞郁化火致肾水不足,故而头风;又或脾虚胃弱、劳累过度所致气血不足、脉络滋养不顺,故而头风。气血瘀滞致脉络不畅,阴阳失调,不通则痛。故治疗应重在通络止痛[4]。
循经针刺法针对头痛部位行分经取穴,枕部头痛其重要穴位为风池位,有平肝息风、通利官窍的功效,后溪穴可缓解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天柱穴可化气壮阳、祛风解表,昆仑穴可散热化气、疏风通络,玉枕穴可升清降浊、清热明目,风府穴可维络全身、祛风通络。诸穴合用,可疏风解表、清头明目,有效缓解枕部头痛。巅顶疼痛其太冲穴是为肝经原穴,有缓解头痛、控制血压的功效,涌泉穴可补益肾经、治疗休克,百会穴可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内关穴可宽胸散结、宁心止悸,加之四神聪穴位;诸穴合用,行针后可疏肝导泻,顺气化火。颞部疼痛其要紧穴位为太阳穴,有清热泻火、明目止痛之功,阳辅穴可舒筋活络、清热散风,率谷穴可降浊除湿、镇惊止痛,外关穴可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丝竹空穴可散风止痛、清火明目。诸穴合用,可止痛醒脑,消除疲劳。额部疼痛主要取合谷,是为大肠经原穴,能疏通瘀滞,治疗头痛。曲池穴可清热解表、散风止痒,印堂穴可明目通鼻、宁心安神,阳白穴可生气壮阳、祛风活血,头维穴可疏通血管、清热解表,攒竹穴可吸热生气、明目清心。诸穴合用,可镇静止痛,通经活经[5]。现代医学认为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扩张血管,疏通血液,缓解肌肉痉挛,对大脑组织局部循环和供氧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针刺能够对交感神经进行调节,通过阻断疼痛信号在中枢神经传导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以麻黄主太阳,辛温入肺,能够散太阳之寒;细辛主太阳、少阴,辛温善止痛;附子辛温通络,归肾经,能够散寒止痛,增添阳气,助太阳散寒,同时能够补肾阳,化湿邪,防止外邪入侵。三药同用可通络止痛,散寒助阳,遂头风易除[6]。防风止痛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血管性头痛;黄芪可固表止汗、托毒生肌、补气升阳;生甘草为使药,具有补气健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诸药合用,能够温阳固表,散寒助阳,有效治疗头痛。李继彬[7]通过对45例偏头痛患者行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后发现其疗效较好,麻黄主要含伪麻黄碱及麻黄碱,其具有散热、消炎及镇痛的效果。大剂量服用细辛可有显著的镇痛效果。附子内主含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调节体温、止痛的功效。三药同用,能有效治疗头痛。药理研究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循经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寒湿瘀滞证有较好疗效,可缓解头痛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生存质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