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先天性血管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1-04-01何毅辉黄海建陈志忠江淑萍陈小岩
何毅辉,黄海建,陈志忠,江淑萍,陈小岩
肝血管瘤是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占胎儿和新生儿肝肿瘤的60%,儿童肝肿瘤的15%[1]。传统上发生于儿童的肝血管瘤被称为婴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infantile hepatic hemangioendothelioma, IHHE)。近年随着人们对血管病变认识不断深入,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根据儿童肝血管瘤对GLUT1的免疫反应,将其分为肝婴儿型血管瘤(hepatic infantile haemangioma, HIH)和伴毛细血管增生的肝血管畸形[2]。后者被国际脉管病变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ISSVA)[3]认定为肝先天性血管瘤(hepatic congenital hemangioma, HCH)。其临床罕见,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病例报道。本文现报道3例HCH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存档的3例HCH临床和病理资料。3例HCH患儿中男婴1例,女婴2例,年龄27~226天,平均142天;均于妊娠晚期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产后均表现为腹部包块、肝肿大,无黄疸、贫血、血小板减少、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和皮肤血管瘤。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示肝脏低回声团块,例2、3伴钙化。例1、2影像学示肝母细胞瘤,例3 CT检查示肝母细胞瘤,MRI示为IHHE。例2、3手术完整切除病变。例1行肝活检,病理证实为HCH,术后2个月给予普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每天0.5 mg/kg,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1 mg/kg维持(表1)。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liVision法,抗体包括CD31、CD34、FⅧRAg、Fli-1、ERG、GLUT1、D2-40、Ki-67、CKpan,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例1为活检标本,最大径1.2 cm,切面灰褐色,质中。例2、3为手术切除标本,均为单发病变,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3.1 cm和5.4 cm,无包膜,与肝组织分界尚清,切面呈灰白、灰褐色,海绵状外观,挤压见暗褐色液体流出。例2伴囊性变,最大径约4 cm。
2.2 病理检查肿瘤由大量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管腔大小不一,以薄壁小血管为主(图1)。例1肿瘤细胞密集,呈实性排列伴裂隙状血管形成(图2)。例2、3局部肿瘤性血管呈海绵状(图3)。例2部分区域肿瘤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向血管腔(图4)。肿瘤细胞无非典型性,细胞较肥胖,胞质弱嗜酸,核呈类圆形或胖梭形,核染色质细腻,偶可见小圆形核仁,核分裂象罕见。肿瘤中可见残存的胆管和髓外造血。例1肿瘤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例2、3,例2、3间质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伴黏液变性,并可见出血、机化和钙化。
2.3 免疫表型瘤细胞CD31(图5)、CD34、FⅧRAg、Fli-1、ERG均呈阳性,GLUT1(图6)、D2-40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1%~5%。胆管上皮CKpan呈阳性。
2.4 随访3例患儿随访23~33个月,平均29个月。例2、3均无瘤生存,无肿瘤复发。例1患儿经药物治疗13个月后肿瘤体积缩小近90%。
3 讨论
长期以来,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肝血管瘤被称为IHHE。2007年Christison-Lagay等[4]为进行风险分层和管理,将婴幼儿肝血管瘤分为局灶性、多灶性和弥漫性,并建立国际肝血管瘤登记处。2012年Kulungowski等[5]总结国际肝血管瘤登记的经验,证实局灶性肝血管瘤在自然病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均不同于多灶性和弥漫性肝血管瘤。多灶性和弥漫性肝血管瘤被认为是皮肤婴儿型血管瘤的肝脏形式,被命名为HIH。局灶性肝血管瘤被发现是一组异质性病变,多表现为加速的退化,少数表现为病变持续存在,无进展或退化,作者认为前者为皮肤快速消退性先天性血管瘤(rapida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s, RICH)的肝脏形式,并推测后者可能是皮肤非消退性先天性血管瘤(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s, NICH)的肝脏形式。随后ISSVA将局灶性肝血管瘤定义为HCH,并根据其自然病史分为RICH和NICH[3]。2018年美国儿童血液肿瘤学会(ASPHO)发布了《肝血管瘤(婴儿性和先天性)评估和监测指导文件》[6]。
表1 3例肝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
图1 肿瘤性血管腔大小不一,以薄壁小血管为主 图2 肿瘤细胞密集,呈实性排列伴裂隙状血管形成 图3 肿瘤性血管呈海绵状,并可见残存的胆管上皮 图4 肿瘤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向血管腔,腔内可见髓外造血 图5 瘤细胞CD31呈阳性,EliVision法 图6 瘤细胞GLUT1呈阴性,EliVision法
HCH在子宫内增殖,多数于妊娠晚期行超声检查时被发现,部分见于妊娠中期,目前文献报道最早于孕16周被发现[7]。RICH通常在出生前或出生时达到峰值,随后进入消退期,常在13个月时体积缩小80%[6],而NICH则不消退并与婴儿发育等比例增长[8]。本组例1在出生后第17个月肿瘤体积缩小近90%,符合RICH。例2、3因临床怀疑肝母细胞瘤而行肿物切除,故无法通过观察肿瘤消退进一步分型。
HCH占婴儿肝血管瘤的40%~50%,具有平衡的性别分布。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包块、肝肿大或者无症状,15.3%的患儿伴皮肤血管瘤[5]。可出现血清AFP轻度增高,研究认为是由于肿瘤附近或内陷于肿瘤的肝细胞分泌AFP导致的[9]。婴儿血清AFP存在生理性增高,如例1血清AFP达1 575 ng/mL,比成人明显增高,但与该年龄段血清AFP水平相比,其仍在正常范围内。
HCH超声常表现为单发的低回声团块,因为出血、纤维化、钙化和囊性变导致肿瘤内部回声不均。超声的异质性表现与钙化声像被认为是HCH的特征。当超声无法明确诊断时建议进一步行MRI检查。HCH在T1WI上与周边正常肝组织相比,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明显强化,随后逐渐向中心填充对比,中央总是存在斑片状的低信号。
肿瘤直径0.5~14 cm不等,剖面呈灰白、灰褐色。形态学表现为肿瘤性血管内皮增殖。增殖期肿瘤细胞密度高,以实性为主,消退期肿瘤细胞密度降低伴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黏液变性,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灶中可见钙化、囊性变、出血、血栓形成等继发性改变,在本组中观察到肿瘤细胞密度和增殖指数随患儿年龄增大而降低。肿瘤性血管腔大小不一,以小血管为主,管腔不规则,管壁薄。血管内皮细胞肥胖,无非典型性。肿瘤中可见残存的胆管,并可见髓外造血。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血管源性标志物,不表达GLUT1。
HCH需与发生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肝脏肿瘤鉴别:(1)HIH:好发于女性,病变为多灶性或弥漫性,常伴皮肤多发血管瘤,还可伴发消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肿瘤自然病史分为增殖和消退两个阶段,通常在出生后数周至6个月才进入增殖阶段,并且肿瘤消退比RICH缓慢,可长达数年。组织学形态与HCH有重叠,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GLUT1。(2)肝间叶性错构瘤:是胎儿和新生儿常见肿瘤,男性略占优势,多位于肝右叶,病变以囊性为主。肿瘤由扭曲的胆管和疏松、黏液变的间质成分构成,遗传学上存在t(11;19)(q13;q13.4)易位。(3)肝母细胞瘤:是胎儿和新生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以男性好发,血清AFP比同龄期婴儿正常值显著增高。诊断主要依赖于肿瘤性上皮成分,即类似于胚胎或胎儿肝细胞的上皮细胞。(4)肝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4S期患者主要转移至肝脏,在出生后的2个月内发生时,易被误诊为HCH。患儿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增高,经仔细查找原发部位,并结合组织形态学特征,可资鉴别。(5)婴儿绒毛膜癌:临床罕见,肿瘤起源于胎盘,经血道转移至婴儿。肝脏为最常受累器官,易被误诊为肝血管瘤[10]。但患儿血清和尿液β-HCG显著增高。镜下见病变出血、坏死显著,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合体滋养细胞分化的多核肿瘤细胞。
目前,HCH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肿瘤遗传学研究较少,Miliaras等[11]在1例患有绒毛膜血管瘤和HCH的死婴中发现染色体2q13和7p21.1缺失。Picard等[12]的研究表明,在RICH和NICH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IGF-2)低表达,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pide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VEGF-R1)高表达。这些研究仅限于个案报道,有待于积累更多的资料进行深入探讨。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药物治疗可促进HCH消退[3]。RICH在患儿出生后不久就自行消退;NICH不会自发消退,并可与患儿生长呈等比例增长,因此病变大者或有动静脉分流症状者需行外科手术切除。HCH总体预后良好,建议超声监测HCH至少1年,初始间隔为2周,每次稳定评估后间隔增加2周,直到超声连续2次显示稳定的大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