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效果与护理探讨

2021-04-01俞亚芳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充分性透析液尿素氮

俞亚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 合肥230022)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替代疗法,主要用于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急性血液中毒患者治疗,一般将患者血液引至体外,借助设备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恢复血液功能。分析发现不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的作用存在差异,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对症护理,较常规疗护更具价值[1]。我院研究所获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4~75 岁,平均年龄(46.9±7.5)岁。糖尿病肾病患者22例、尿毒症患者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14例,其他患者共5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46.7±7.8)岁。糖尿病肾病患者21例、尿毒症患者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13例,其他患者共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濒危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全身多处开放性伤口;合并过敏体质;合并精神障碍、妊娠活动;急性透析治疗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透析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开放血管通道,将血液引至体外,经透析机进行治疗,透析液活性菌含量为80cfu/ml,透析液流量参数默认为300~350ml/min,血流参数默认为150~200ml/min。透析持续5h,每周进行2~3 次透析,透析期间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和体征信息,做抗凝准备,给予知识宣教。

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对症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开放血管通道将血液引至体外,经透析机进行治疗,透析液活性菌含量为80cfu/ml,透析液流量参数默认为600~7000ml/min,血流参数默认为200~300ml/min。透析时间默认为4h,每周进行3 次透析,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推行对症护理。根据患者一般资料、治疗特点和透析工作常见并发症风险进行护理。高通量模式下,需预防血管损伤,选取患者较粗大的血管进行血液引流。同时密切进行透析观察,出现血液外渗、血管损伤均应暂停治疗,更换引流血管。告知患者透析的基本方法、高通量血液透析要求,取得患者配合,在此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高通量血液透析的积极作用,避免情绪出现波动或依从性下降问题。叮嘱患者加强饮食管理,增加粗纤维食物占比,控制脂肪、盐类摄入,以实现血管软化,透析期间保证优质低蛋白饮食供应,血管较细患者可酌情进行少量运动,以改善血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透析充分性效果和护理成果,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的前后变化、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透析充分性效果 疗护前,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接近,疗护后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较理想。见表1

表1 两组透析充分性效果 (±s),n=50

表1 两组透析充分性效果 (±s),n=50

组别 血肌酐(前/后)μmol/L 血尿素氮(前/后)mmol/L观察组(1292±163)(297±130) (28.6±4.4) (8.9±1.3)对照组(1289±170)(423±126) (29.1±4.0) (13.4±1.1)t 值 0.255 81.569 0.152 16.229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n=50)

3 讨论

血液透析可有效挽救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急性肾损伤患者生命安全[3]。常规疗护模式下,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得到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在20%左右,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和必要[4]。给予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对症护理,可改善透析充分性,提升血肌酐、血尿素氮清除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10%左右[5]。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观察组患者并发症问题得到控制,血肌酐、血尿素氮清除情况更理想。从机理上看,常规疗护原理明确,但对大分子毒素和代谢废物的清理效果并不完全理想。同时常规护理偏重通过基础措施提供服务,精细化程度和针对性也相对有限。

高通量血液透析并没有改变透析治疗原理,但该方式下,高分子聚合膜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有助于吸附各类大分子毒素[6]。方式上看,高通量模式下患者血运情况得到改善,透析液和患者血液的之间的弥散、渗透等交换活动更加快速和彻底,优化毒素清除率。在此模式下,患者机体所受扰动较明显,对症护理可应对该问题,心理护理优化了患者情绪,避免了情绪波动导致的体征变化和血管收缩问题,知识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有效的进行血管选取和指导,则能从针对性角度、长期角度为疗护工作提供支持,可提升透析治疗的综合效果。从结果上看,观察组透析治疗成效、护理工作质量也均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对症护理,可提升透析病人的透析充分性,并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可予以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充分性透析液尿素氮
2023 年高考充要条件问题聚焦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液桶
血液透析液桶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充要条件的判断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