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要条件的判断

2013-04-29张艳宗黄桂凤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错因反例充分性

张艳宗 黄桂凤

在判断充要条件时,常常会出现两类错误:一是分不清条件和结论,二是理不清条件和结论的逻辑关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研究命题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

在浙江省的高考数学卷中,判断充要条件的问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一般会与函数、不等式、立体几何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例 [2013年浙江暨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第4题] 若a,b为实数,则“3a<3b”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错解1: 由3a<3b解得b>a,由■>■解得b>a.若b>a,则b>a,必要性成立;若b>a,b>a不一定成立,充分性不成立.大约有15%的同学选B.

错解2: 由3a<3b解得b>a,由■>■解得b>a.若b>a,则b>a,充分性成立;若b>a,b>a不一定成立,必要性不成立.大约有20%的同学选A.

错因1: 没有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

在判断充要条件时,若题目表述为“p是q的 条件”,则p是条件,q是结论;若题目表述为“p的 条件是q”,则q是条件, p是结论.由条件出发推导结论可判断充分性,由结论出发推导条件可判断必要性.

由题意可知,“3a<3b”是条件,“■>■”是结论.通过等价转化,可知题目要判断的是条件“b>a”与结论“b>a”的逻辑关系.由条件“b>a”推导结论“b>a”可判断充分性,由结论“b>a” 推导条件“b>a”可判断必要性.

一些同学分不清“b>a”与“b>a”究竟谁是条件、谁是结论,也不知道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方向,胡乱推导,由条件“b>a”推导结论“b>a”来判断必要性,由结论“b>a”推导条件“b>a”来判断充分性,完全颠倒了.

错因2: 没有认清b>a,b>a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错解1和错解2中都出现了错误“若b>a,则b>a”.有的同学看到b>a,就想当然地认为b>a>0,由此得到b>a.事实上,如果0>b>a,则b0>a,则b>a,b=a,ba”不能推出结论“b>a”,充分性不成立.

正解1: 直接利用定义判断充要条件.

利用定义求解可分三步走:先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再根据定义判断充分性与必要性,最后综合得出结论.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充要条件的任何题型.

3a<3b是条件,■>■为结论.当3a<3b即b>a时,若0>b>a或b>0>a,结论■>■未必成立,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当■>■即b>a时,若b0>b,条件3a<3b不成立,所以必要性不成立.选D.

正解2: 利用等价命题判断充要条件.

当所给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都比较复杂时,可以分别对条件与结论进行等价转化,得到比较简单或容易推断的命题,再进行判断.

由条件3a<3b解得b>a,由结论■>■解得b>a,由此可将原命题等价转化为判断条件“b>a”与结论“b>a”的逻辑关系.当b>a时,若0>b>a或b>0>a, b>a未必成立,故充分性不成立;当b>a时,若b0>b,b>a不成立,故必要性不成立.选D.

正解3: 利用反例法判断充要条件.

若所给命题结构较为复杂,直接推断p?圯q是否成立有困难,不妨考虑用反例法求解.若能找到一个例子使p■q,即可证明p?圯q不成立.但要证明p?圯q成立,则必须经过严格的推导,仅靠一两个例子说明p?圯q成立是不够的.

取a=-2,b=1,3a<3b成立,但■>■不成立,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取a=1,b=-2,■>■成立,但3a<3b不成立,因此必要性不成立. 故“3a<3b”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选D.

【练一练】

已知函数f(x)=Acos(ωx+φ) (A>0,ω>0,φ∈R),则“f(x)是奇函数”是“φ=■”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猜你喜欢

错因反例充分性
2023 年高考充要条件问题聚焦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寻找错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