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重比较:《哈姆莱特》与《雷雨》在悲剧上的异同

2021-03-31宫雪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2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曹禺周朴园

宫雪

《哈姆莱特》和《雷雨》都是戏剧史上经典的悲剧作品,虽然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出自不同的作家之手,却有一种跨越时空的默契,在悲剧呈现上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理解这些悲剧的生成逻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这两部剧作的魅力。

一、伦理悲剧比较

在《哈姆莱特》与《雷雨》中,伦理失衡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其中分别以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的母亲)和蘩漪为代表。前者在丈夫去世后委身于丈夫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而后者在长期的压抑中选择与继子私通。不过,虽然都是乱伦,前者的行为不具有反抗性,而后者的行为却是一种绝望的反抗。

在《哈姆莱特》中,乔特鲁德一出场就令人嫌恶。她不仅在老哈姆莱特死后的不久就嫁给了克劳狄斯,甚至还以新妇的身份试图去缓和儿子与新任丈夫之间的关系。她这种罔顾伦理的做法自然会被众人唾弃、被儿子误解。在受到儿子的呵斥时,她这样说:“你使我的眼睛看进了我自己的灵魂深处,看见我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很明显,乔特鲁德深知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黑色的污点”,因此愧疚难安。那她为什么仍要嫁给克劳狄斯呢?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乔特鲁德无论是作为妻子、母亲,还是情人,始终都是以男人为依靠的,正如哈姆莱特所说:“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因此,在诸多的变故中,违背伦理是她寻求自保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无奈选择,而不是打破规则的“武器”,不具有反抗意识。

而《雷雨》中,蘩漪的乱伦行为却是个体在虚无和压抑中忍无可忍的抗争。因为在牢笼般的周家,她没有家庭地位,没有自由,什么都要听从周朴园的摆布:她要下楼,也要受到谴责;她是否需要吃药,也要听从周朴园的命令……在如此“喘不过气来”的环境中,传统的伦理和道德对蘩漪来说无疑是一种枷锁,因而她的反抗是一种必然,是她进行精神自救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蘩漪曾说:“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这表明,她的反抗具有毁灭的性质,“自救”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臆想,因为“自救”的结果不一定是“救出”,而可能是毁灭。因而,蘩漪的乱伦行为是一种悲剧性的负隅顽抗。

二、欲望悲剧比较

虽然生在不同的国家与时代,但莎士比亚和曹禺都敏锐地察觉到欲望对人的深刻影响,并将相关思考投射到作品中。

在《哈姆莱特》中,欲望明显的体现于人们对权力的争夺中。如克劳狄斯的弑兄夺权,动机在于他的野心。对权势的熊熊欲望,烧灭了他的亲情之爱和道德观念,使得他丧心病狂地用最恶毒的手段对付亲人,由此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再如乔特鲁德之所以轻易就改嫁克劳狄斯,不仅因为这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是脆弱的,也因为她对华贵生活的留恋、对情欲本能的追求。正如哈姆萊特所说:“当无法阻遏的情欲大举进攻的时候,用不着喊什么羞耻了,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呢。”可以说,《哈姆莱特》中的悲剧因欲望而起,并随着人物愈演愈烈的贪念而变得不可遏制,最终导致了人物的毁灭。

而在《雷雨》中,欲望潜藏于人物的性格之中。如蘩漪具有鲜明的“雷雨”一样的性格: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一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因而,在极端的压抑中,她引诱了继子周萍,与之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在深陷其中后,她又渴望得到周萍真正的情感回应;在爱而不得时,她便不顾一切地对周家进行报复。这种“雷雨”式的宣泄,都出自蘩漪对自由和情感的渴望。此外,周朴园本身就是欲望的化身。在他的世界里,道德、亲情、良知都要让步于物质欲望。他为了前途抛妻弃子,为了维护家庭秩序而专横独断,为了金钱而罔顾工人的性命。可以说,周朴园的欲望是导致剧中一系列悲剧的根源。这告诉我们,人若成了欲望的傀儡,便会变得麻木冷血、自私无情,从而埋下祸根。

三、社会悲剧比较

无论是《哈姆莱特》,还是《雷雨》,其悲剧氛围的构成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莎士比亚亲历了英国王权由盛转衰的过程,而曹禺当时生活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动、新旧事物相冲突的时代。剧作家感知到时代的特性,而后在创作中将人物置于相似的环境,使人物的命运轨迹与现实状况相符合,从而揭示社会的弊病。

《哈姆莱特》创作于17世纪之初——文艺复兴运动晚期。当时的英国社会虽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王室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哈姆莱特》正是“这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部作品中,哈姆莱特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希望用人文主义思想来改造社会,然而王室残酷的权力斗争将王子的美梦打碎。在得知叔父弑兄夺权的真相后,他不得不步步为营发起了复仇。其中,他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就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互相较量的象征,而剧中以前者的暂时性失败告终,不仅预示了哈姆莱特的悲剧结局,也观照了现实中人文主义思想在解决社会矛盾上的软弱无力。

《雷雨》创作于1933年,反映的是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这两个时间点都属于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曹禺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由此可知《雷雨》具有强烈的观照现实的性质,导致剧中人物悲剧的根源都源自现实。例如,蘩漪的放纵有多重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封建家庭制度对她的迫害,是社会的因素先磨灭了她想要好好生活的意念。此外,黑暗的社会环境也扼杀了一些美好的存在。比如《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少年形象,寄予了作者关于社会的理想和希望,可是这样美好的一个人物,却最终被毁灭,那就说明,社会已经糟糕到无法容纳这样光明的存在了。

在《哈姆莱特》与《雷雨》中,人物的命运循着社会的脉搏而起伏,动荡的社会环境,加深了命运的无常感。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社会呈现出黑暗的一面,所以作家才要展现黑暗,唤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期盼并为之行动。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曹禺周朴园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