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021-03-31于然霞
于然霞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道托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临沂 276400
0 引言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一类疾病,不仅可造成羊的大群感染、批量死亡,某些人畜共患病还给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养羊业发展迅速,各类养羊场如雨后春笋,集约化饲养程度越来越高,羊群饲养密度大,跨省份、跨区域调运比较频繁,为疫病的传播带来了隐患,因而羊传染病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夏秋季节,雨水多,湿度大,蚊虫泛滥,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传染性脓疱等传染病常见多发,危害极大。其中,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属于羊的重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是2007年7月由境外传入我国西藏的一种新病。经确诊后,国家采取了果断的防疫措施,虽然通过流行病学监测,部分地区有可能发生过感染,但没有发生大面积流行;口蹄疫在我国虽然流行严重,但羊的典型发病疫情并不多见。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等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羊业的传染病,发病多,危害大[1]。羊传染性脓疱、羊布鲁氏杆菌病等是人畜共患病,虽然大多只是区域性发生,但对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临床实践中,要分析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措施,搞好防控。
1 小反刍兽疫
1.1 诊断要点
1.1.1 发病情况
小反刍兽疫也叫“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小反刍动物(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发热、口炎、腹泻、肺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动物传染病,2007年7月,我国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2]。
在疫区,小反刍兽疫呈零星散发,以3~8 月龄的山羊最易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如鼻液、排泄物、组织或被其污染的饲料、用具、圈舍和饮水等间接传播,处于亚临床感染期的病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的夏秋季节和干燥寒冷的冬季多发。
1.1.2 临床症状
小反刍兽疫发病急,病羊多呈急性经过。体温升高到41 ℃以上,高热稽留3~5 天。病初精神沉郁,反刍次数减少甚至停滞;鼻镜干燥,流脓性鼻液,黏稠,恶臭;口腔黏膜由轻微充血,到溃疡、糜烂,口角大量流涎;随病情发展,病羊整个口腔内部,如牙龈、硬颚、颊、舌等部位黏膜溃疡、坏死、糜烂;病中后期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孕羊易发生流产;之后,体温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咳嗽,腹式呼吸,胸部听诊啰音。发病率、致死率高。
1.2 防治措施
1.2.1 预防
定期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小反刍兽疫弱毒活疫苗Nigeria 75/1株,按瓶签标注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1 头份,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0 mL,免疫期可达3 年[3]。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来源不明的羊调入后必须按要求严格隔离,观察饲养30 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1.2.2 疫情处置
一旦确诊,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患病和同群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 口蹄疫
2.1 诊断要点
2.1.1 发病情况
口蹄疫也叫“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兽(牛、羊、猪、鹿、骆驼等)口腔黏膜、蹄部皮肤、乳房、鼻端、鼻孔等处形成水疱和烂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毒性动物传染病。
病羊和带毒羊是羊口蹄疫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愈羊可带毒4~12 个月。既可直接传播,也可间接传播,甚至通过空气散播。
2.1.2 临床症状
羊感染后的潜伏期1~7 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 ℃,拒食,反刍停滞。在口腔、蹄部、乳房、乳头、鼻孔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烂斑。绵羊蹄部症状更明显,口腔黏膜变化较轻;而山羊多见于口腔黏膜溃疡、糜烂,硬腭、舌面水疱,蹄部病变较轻。待水疱破溃后,体温可明显下降,溃疡逐渐愈合。
2.2 防治措施
2.2.1 预防
本病流行地区,规模养殖场按计划免疫,散养户坚持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但对分娩前母羊、妊娠母羊、患病羊、体质弱的羊、羔羊不打口蹄疫疫苗。免疫过的羊只,要及时发放免疫证,建立免疫档案,实行可追溯管理。严禁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
2.2.2 疫情处置
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执行“早、快、严、小”的原则,封锁、消杀、紧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等综合扑灭措施。
(1)封锁疫区
一旦发病,要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要求,立即启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封锁疫区。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疫点经终末消毒;疫情监测阴性,风险评估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解除封锁。
(2)扑杀
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群,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排泄物、污染物等进行焚烧、化制、掩埋、发酵等无害化处理。
(3)彻底消杀
对被污染或可疑被污染的羊舍、用具、场地等,使用2.00%火碱溶液彻底消毒。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临时公路检查站,对过往车辆进行彻底消杀。
(4)紧急预防接种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羊或假定健康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5)加强疫情监测
加强对养殖场户、散养畜,交易市场,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活牛、羊、猪等易感家畜及产品的临床监测,尤其要对种畜场、边境、隔离场、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家畜进行重点临床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4]。
3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3.1 诊断要点
3.1.1 发病情况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也叫“红眼病”,一般认为是由嗜血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引起的一种以眼结膜和角膜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泪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病羊眼睛、鼻分泌物,或头部摩擦、打喷嚏、咳嗽等,也可以间接接触被病羊眼睛、鼻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途径传染。常发于气温高、湿度大、蚊蝇和飞蛾较多的夏秋季节。潮湿、闷热、氨味大的圈舍环境,放牧时阳光暴晒、风沙、扬尘,也会促使本病的发生流行。发病急促并快速波及全群,不分品种和年龄,但幼龄羊发病率较高。
3.1.2 临床症状
本病损害部位一般仅限于眼部,极少数病羊会有发热症状。病初,常见一侧眼患病,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结膜充血潮红,角膜凸起,有时可在角膜上发现有白色或灰白色小点。眼角黏附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发展成双眼感染,少数形成角膜翳、角膜瘢痕甚至失明,影响采食和行动。严重时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奶山羊泌乳量下降等。
3.2 防治措施
3.2.1 预防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及时清除厩肥,加强通风透光,做好环境消毒,夏秋季节注意杀虫灭蝇。大风扬尘天气、烈日照射时段不放牧。
养殖过程中,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放牧的羊群,每天清晨出牧、晚上归牧时及舍饲的羊群在饲喂、饮水过程中,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羊群中的每一只羊,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并对羊舍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隔离的病羊应尽早治疗。
3.2.2 治疗
病羊可先用微温、无刺激性的2.00%~5.00%硼酸水、生理盐水或0.01%新洁尔灭溶液等轻轻清洗眼睛,切不可强力冲洗,也不可用棉球擦拭,以免损伤眼结膜,拭干后,用氯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次3~5 滴,每天3~5 次。如果患病羊出现角膜浑浊、角膜翳等情况,可在清洗、拭干后,取拨云散眼药少许点入眼角,每天2~3 次。羊群中患病的羊只较多时,可用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直接点眼,每次3~5 滴,每天1~2 次。
患病羊群可按每只成年羊(按30 kg计算)取苍术、柴胡、白药子各35 g,菊花、栀子、黄连、草决明、旋复花、青葙子、木贼、生地各25 g,第一遍加水1 000.0 mL,煎至300.0 mL倒出,药渣再加水500.0 mL,煎至200.0 mL,滤渣后两次药液混合,候温1 次灌服。每天1 剂,连用3~5 剂[5]。可清热祛风、平肝明目,加快病羊康复。
4 羔羊痢疾
4.1 诊断要点
4.1.1 发病情况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1 周龄内尤其是2~5 日龄内羔羊,以严重的持续性下痢为临床特征的急性毒血症,患病羔羊致死率高。羔羊体弱,营养不良;母乳不足,饥饱不均;昼夜温差大,圈舍环境潮湿,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4.1.2 临床症状
病羔表现精神沉郁,不愿吃奶,体温升高到41~42 ℃;腹痛,下痢,拉黄绿、黄褐色、黑褐色稀便,便中带血液、气泡、黏液,恶臭;磨牙,不停咩叫。有的病羔表现腹胀,排少量血便,关节肿大,跛行,呼吸急促,口鼻流沫,卧地不起,昏迷死亡。病死羔羊明显脱水。
4.2 防治措施
4.2.1 预防
定期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该病流行地区,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分娩前20~30天,于后腿内侧皮下注射2.0 mL,10 天后将剂量增加到3.0 mL重复注射1 次,可使初生羔羊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非本病流行地区,每年春秋两季使用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按瓶签标明的头份,用前以20.0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溶液溶解,充分摇匀,不论年龄大小,每只羊肌内或皮下注射1.0 mL;也可以使用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肌内或皮下注射,不论羊只年龄大小,每只5.0 mL。同时,要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保证母羊奶水充足,羔羊体质强壮;搞好圈舍卫生和消毒。
4.2.2 治疗
病初,可先给予缓泻,以清理胃肠。用硫酸镁2.0~3.0 g、福尔马林0.2~0.3 mL,溶于30.0~40.0 mL温水中,一次灌服。6~8 h后,再用1.00%高锰酸钾溶液15.0~20.0 mL内服,每天1~2 次,连用2~3 天。也可在清理胃肠后,用土霉素0.3 g加等量胃蛋白酶,加水20.0 mL,一次灌服,每天2 次;或用磺胺脒0.5 g,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碳酸氢钠各0.2 g,加水20.0 mL,一次灌服,每天3 次/天,连用2~3 天。
脱水严重的羔羊,用5.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0~100.0 mL静脉注射,每天早晚各1 次。
中药可用白头翁、黄连、秦皮、山药、诃子肉、茯苓、白芍各10 g,山萸肉12 g,白术、干姜各5 g,甘草6 g。加水500.0 mL煎至200.0 mL,滤出药液后再加水200.0 mL煎至100.0 mL,两次药液混合共300.0 mL,候温,每只羔羊灌服10.0~20.0 mL,每天2 次,连用3~5 天,可加快康复[6]。
5 羊肠毒血症
5.1 诊断要点
5.1.1 发病情况
羊肠毒血症也叫“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以病羊发病急、死亡快、肾脏软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于2~12 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山羊较少发生;多呈散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春末夏初青草萌芽、夏秋牧草结籽后常见多发;阴雨连绵,气候骤变,过食嫩草和精料、运动不足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5.1.2 临床症状
发病急促,未见或刚出现临床症状便很快死亡。病羊精神不振,离群呆立,或卧或跑;咬牙,抽搐倒地,四肢划动,左右翻滚,头颈后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痛苦呻吟,多于1~2 h内死亡。稍慢死亡者,腹胀、腹痛、腹泻,便中带血或有黏液,昏睡致死。
剖检,最明显的病理变化是肾脏软化、质脆,稍压即碎烂。
5.2 防治措施
5.2.1 预防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使用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或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免疫,是最可靠的预防措施。
5.2.2 治疗
因本病发病急,常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对病程稍慢者,使用青霉素可有一定治疗效果。
6 羊传染性脓疱
6.1 诊断要点
6.1.1 发病情况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硬痂为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当动物。羔羊、幼羊(3~6 月龄)最易感,并多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途径接触感染。夏秋季节常见多发[7]。
6.1.2 临床症状
山羊病初,在唇、口角、鼻镜等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一些散在的小红斑,接着形成丘疹和黄豆大小的结节,继而变成水疱和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较硬的痂皮,呈黄色或棕色。轻症经1~2 周,痂皮逐渐干燥、脱落,继而康复痊愈。严重病例,患部不断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痂垢,相互融合并向外扩展到口唇周围、眼睑、耳廓,向内扩展到口腔黏膜,形成头部大面积痂垢。如有继发感染,则会引起深部组织化脓甚至坏死,病情会恶化可能引起败血症,预后不良。病羊口唇肿大外翻,不能采食、咀嚼和吞咽,可继发肺炎等病症而死亡。
绵羊发病时,通常侵害蹄部,多见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有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外层覆盖脓汁,继发感染后会波及蹄骨、肌腱或关节。病羊卧地,不敢行走,勉强行走时跛行,缠绵难愈。
个别情况下,病羔吮乳时还可传染到母羊的乳房皮肤,导致母羊乳房、乳头皮肤发生丘疹、脓疱、烂斑和痂垢。
6.2 防治措施
6.2.1 预防
定期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用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或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活疫苗,在口腔下唇黏膜划痕接种,每头份0.2 mL;也可颈部或股内侧皮下注射,不论羊只大小,每头份0.5 mL。
经常保持圈舍周围及羊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清新,定期清理粪便;圈舍和用具定期用2.00%火碱水消毒;放牧时严防皮肤、黏膜受伤、感染,舍饲时少用粗硬饲料或先碱化后喂用,捡除饲草和垫料中的铁丝、芒刺;羊食槽、水槽上方或休息的地方要放舔盐砖,让羊自由舔食,防止羊啃土啃墙发生外伤;禁止从疫区引进羊和畜产品,必须购进时,应严格隔离检疫2~3 周,并彻底消毒后方可混群饲养。
6.2.2 治疗
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先用水杨酸软膏涂在口、鼻等患处,待软化后除去垢痂;用0.10%~0.20%高猛酸钾溶液冲洗创面,晾干后涂上2.00%龙胆紫、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等,每天1~2次,对重症者还应对症治疗。
蹄部损伤,可先用5.00%~10.0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患病羊蹄,每次浸泡1 min,每天1 次,连续浸泡3 次;隔日用2.00%龙胆紫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涂擦患蹄。
7 羊布鲁氏杆菌病
7.1 诊断要点
7.1.1 发病情况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家畜中羊、牛、猪易感,其中山羊最易感;母羊易感性高于公羊,成年羊易感性高于羔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之一,我国则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布鲁氏杆菌为球杆状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无荚膜和芽孢,不能运动。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羊的分泌物、排泄物(如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粪便、尿等)中,并随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进入羊群,成为传染源。病原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水中可存活3 个月左右,在粪便中可存活40 天,在乳中能存活10 天~1 年(一般60 天左右),在皮、毛上能存活1~4 个月。通过消化道、皮肤、黏膜、生殖道(自然交配)、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羊场工作人员在缺乏消毒和个人防护的条件下,给患病母羊接产、护理等工作时,易感染本病,但较少见到人传人的病例。本病无明显季节性。
7.1.2 临床症状
(1)病羊的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2 周到半年。临床表现多为隐性感染,症状不很明显。初期表现结膜炎,体温升高,多不容易被察觉。孕羊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必要的症状。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阶段,但以妊娠3~4 个月时流产较多见。多数患病母羊只流产1 次,便可获得终身免疫[8]。母羊流产前数天即表现一般分娩征象,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起卧不安;阴户水肿,从阴道中流出灰黄色或灰白色黏液;乳房肿大甚至流出初乳;之后产出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恶露不止。公羊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滑液囊炎,行走障碍,跛行,严重者卧地不起;睾丸炎、附睾炎,睾丸上缩,用手触摸发热,硬实,有明显痛感;阴茎红肿,有时有小结节。
(2)布鲁氏杆菌病对人的危害
羊布鲁氏杆菌病易感染人,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轻微感染的人群,最初仅表现失眠、盗汗、头疼;反复发烧,呈稽留热、波浪热、或不规则热型;全身肌肉酸痛,关节无红肿热性疼痛,运动乏力,俗称“懒汉病”;有时咳嗽,有白色稀痰;男性睾丸肿大,女性难孕或习惯性流产,严重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7.2 防治措施
7.2.1 预防
(1)羊场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羊,必须引进时,要按规定隔离饲养,加强检疫,确保无布鲁氏杆菌感染时方可混群饲养;每年定期用试管凝集反应、平板凝集反应对羊群进行检疫监测,发现阳性病例及时淘汰;对非安全区的健康羊群,必须进行免疫接种,常用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S2株,口服,不论年龄大小,1.0 mL/只,皮下或肌内注射,山羊1/4 头份/只,绵羊1/2 头份/只;也可选择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M5株、S19株以及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生产的其他疫苗,按说明书使用。
(2)人的预防
羊场工作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杜绝布鲁氏杆菌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7.2.2 疫情处置
(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
发现疑似病例后,要主动隔离,限制疑似病例移动,并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要求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上报;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疫点、疫区立即封锁,禁止疫区的所有易感动物及产品外出及销售。受威胁区的所有羊只,每年定期进行2 次检疫,检出的阳性病羊立即淘汰,可疑病羊严格隔离饲养,复查阴性后再混群饲养。
(2)扑杀
所有病羊不需要进行治疗,立即扑杀,挖坑深埋,并插上明显标记牌;也可焚烧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患病羊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等按照《GB 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发生重大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
(3)紧急免疫
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牛、羊、猪等易感动物应紧急进行免疫接种。可选择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S2株、M5株、S19株以及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生产的其它疫苗,按说明书使用。
(4)全面消毒
羊场内的所有金属设施、设备、用具,可使用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羊舍、运动场、车辆等,可使用2.00%~3.00%烧碱溶液等喷雾消毒;饲料、垫料等,可集中深埋进行发酵处理或直接焚烧;粪便集中堆积、密封发酵;皮毛消毒可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