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2021-03-31和婕发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时机研究

和婕发

摘要: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完全适应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主要活動形式之一,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在2016年3月1日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和“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些教育准则的提出,体现了对幼儿游戏权利的保障。基于对教育目的和幼儿的自身因素的认识,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从而被迫中断游戏,这时候教师适宜的介入就会使幼儿的游戏继续下来,既提高了幼儿的游戏质量,同时也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一级去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幼儿游戏的作用。只是教师掌握了介入的有效时机,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才能更近一步。而教师在介入时的重中之重就是能在同一游戏的不同环节、不同游戏的情境下抓住时机,准确介入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幼儿游戏;时机;策略;研究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环境下,教育对象就是幼儿,他们两者间是发生相互作用的,那教师介入其游戏就是合理的,符合教师职责范围的。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受自身发展的限制,是需要教师在游戏中给予其合理指导的,游戏这一活动,幼儿是单独完成不了的,他们缺乏相应的条件和能力。从游戏的发展来看,不确定因素过多,是需要教师抓住正确时机,在合适的时候介入。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之前,教师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介入了,幼儿会怎么样?”“如果我不介入,幼儿又会怎么样?”教师在介入中,要尽量保证积极的介入行为要大于消极的介入行为。

一、教师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

1.游戏前:准备者

游戏是否能顺利的进行完,这与游戏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喜好和熟悉该阶段教育目标的情况下下,选择恰当的游戏主题,准备相应的游戏材料,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保证幼儿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效开展游戏。

2.游戏中:观察、指导者

教师在游戏中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仔细聆听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表现,如同伴之间的关系,游戏材料的正确使用,幼儿的态度等问题,尽量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合理的需求。

3.游戏后:评价者

在游戏结束后,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对的行为,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在下次游戏时继续保持;有问题的行为,杜绝在下次的游戏中再出现这种行为。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中,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

在这三个阶段教师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教师对于介入幼儿游戏更是必要的。教师就要做到:认真观察,判断需要、适度指导。

二、介入时机的确定

维果斯基说过“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法,成年人的干预是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因此在幼儿园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游戏被迫中断,这是教师适时的介入幼儿游戏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而且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

1.幼儿游戏被阻断时

(1)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由于幼儿自身的原因,在他们游戏的时候,一旦出现的问题是他们所解决不了的,幼儿一般就会选择放弃或使游戏停滞不前。这样游戏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

(2)在幼儿对游戏不投入时

幼儿年龄较小,难以在游戏中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难以保持游戏开始时的热情和兴趣,导致在后半段游戏中幼儿难以投入到游戏中。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运用熟知的自主游戏介入相关知识进行有效介入,取决于开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素养。

2、适时介入的对策

确定了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以游戏情景的需要采取最为合适的方式去介入,使游戏的教育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己的游戏功能,使自己的游戏认知向更高一级的去发展,而且在教师介入中还可以促进幼儿健康的个性发展

(1)明确已制定的教育目标

为了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之前,都会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并且把幼儿可能发生的事情预估出来,提前想出解决方法,只有对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了然于心,一旦幼儿的游戏行为脱离了教育目标,教师要及时介入,使游戏活动回到正轨,引导幼儿继续完成游戏活动。

(2)明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幼儿的游戏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年龄太小,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会不自觉模仿他人的行为,例如在玩建构游戏时一旦有一个幼儿搭出了房子,他周围的幼儿就会和他差不多的房子,他们在游戏中的创造能力差,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多提供一些范例来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思路,保证其游戏顺利进行

(3)细心观察,等待时机

细心观察是适时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介入幼儿游戏,不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果断的打断,而是在量的观察上,达到质的飞跃。只有对游戏的前因后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最合适的时候介入不会影响幼儿对游戏的热情,才能对幼儿的整个游戏过程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只有在把握了幼儿游戏中的所有问题,才可以有个完整的指导。

(4)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平行式介入就是为了让幼儿模仿自己的行为来更好的完成游戏,开阔幼儿的思路,使幼儿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作品。交叉式介入是教师以不同的身份来参与幼儿游戏。垂直介入就是教师为维持秩序而打断幼儿游戏,在观察中发现,班级幼儿人数较多,在开展游戏时会容易破坏游戏规则和秩序,按照自己的意愿游戏。教师为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标,只能中断游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要求继续游戏。

(5)借助游戏材料介入

在与被观察教师的交流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是借助游戏材料介入幼儿游戏。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下,提供不同的类型的游戏材料,拓展幼儿游戏的情节,提高幼儿的游戏技巧,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一级去发展。

(6)借助语言介入

在教师介入过程中,语言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其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有询问、描述和肢体语言等。教师针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不同情况,灵活地使用多种语言形式,促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介入游戏

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是个矛盾体,就是到底要不要介入幼儿的游戏。一方面不想让幼儿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想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想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它的愉悦性。但是教师只有在这两者间取舍得当,才能使教师的介入发挥它本来的价值,在这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合适的介入时机,教师合理的介入可以促进游戏的发展,解答幼儿的疑惑。教师的介入行为是促进幼儿游戏的,教师应当介入;如果教师预期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起到消极作用,教师应当避免介入,在耐心等待和细心观察后,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在不断的反思后,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介入效果。

就目前现状来看,社会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对以游戏来促进幼儿发展的大力支持,园所对于教师对介入时机的把握要求也越发严格,引发了大部分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由于作者自身的理论知识的欠缺,有些方面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片面性。作者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到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力求更加全面的研究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问题。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时机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时机与妙手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