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明探究
2021-03-31段朝仙
段朝仙
摘要:农业是国家之根基。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农业,自然对乡村发展非常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十九大作出的关键性的重大战略,因此广大农村地区都应积极响应这个战略。而乡村文明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阶段的乡村发展而言,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文明无疑是一项历史性的伟大任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生活;优良家风;乡村治理
引言
从古至今,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故重视农业发展早已成为一件天经地义的大事。自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我们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在乡村文明方面有一个巨大进步。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抓好乡村文明工作,积极创新、勇于进取,努力打造出符合新时代发展气象的文明乡风。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意在为我国乡村文明建设工程提供更多创造性的思路。
1鄉村文明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我国有着广大的乡村,至今农村人口仍旧占据着总人口的较大比例。正因为如此,乡村文明的发展程度及乡村人民的个人素质是一件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众所周知,乡村文明与农村经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乡村文明建设工程。现阶段,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求广大乡村努力做到内外兼修,国家既需要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乡村变得文明、和谐,充满吸引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抓好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因而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亦可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和乡村文明也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意识到这一点十分关键。
2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村容村貌建设亟待加强
若干年前,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如今国家又提出了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引导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的确有了不小变化,特别是以往为人诟病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很好改善,其治理效果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乡村治理虽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今天刚刚治理好,明天就重新变乱的情况,且这种现象并不是少数,尤其是在时间的推移下变成了一个反反复复的严重问题,因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一大重要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广大村民的环境整洁意识还较为欠缺,如随意倾倒垃圾、生活物品随意堆放、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等现象层出不穷。显然,村民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使得村容村貌建设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乡村文明的健康发展。
2.2乡风民风遭遇滑坡
以往我国农村地区有着较好的乡风民风,乡风的淳朴也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美好品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乡风民风却有着严重滑坡,有些农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拥有良好的口碑。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得到空前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大量流动。随之而来的是,外来的城市文化给予乡村文化以巨大冲击,农民的思想也出现了不小变化,这种思想上的变化甚至可以用剧变一词来形容,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乡风民风出现了严重滑坡,如热情好客等行为不再视为理所当然,反而会有不少农民视之为落后表现。不仅如此,广大农村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也表现较差,如拒绝承担赡养老人的职责、热衷吃喝玩乐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在有些乡村,一些村干部也没有起到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职责,相反丢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生活腐化,带坏当地的乡风民风,遭到老百姓的唾弃。
2.3农村人口大量流失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大挑战,即解决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城镇化的速度令人吃惊,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已经司空见惯,从而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这就带来一个严重问题,即青壮年不再满足待在农村务农,而留守的中老年人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毋庸置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的确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推动力,而农村青壮年在城市打拼而来的经济收益的确也起到反哺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青壮年的大量流失,使得农村缺乏以往的那种活力,新鲜血液的缺失令乡村文化出现了断层,从而促使农村现代化发展受到阻碍。显然,青壮年就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没有了他们,乡村文明建设也将变得异常艰难。
2.4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尽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福音,但乡村文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小挑战,如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就不能回避。虽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例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大面积的设置的确为农村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与整个国家推行乡村文明建设的宏观需求而言,这些设施显然是不够用的,其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面亟待加强。事实上,很多乡村的农家书屋、文化广场都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且设施也过于简陋、破旧,真正能够得到利用的基础设施也十分有限,这显然会影响乡村文明的建设。
3乡村文明建设的主要策略
3.1提高乡村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
乡村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村干部需要发挥出带头作用,特别是带领广大乡亲提高乡村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认清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农民的思想引导工作也颇为关键,要加强对优良家风的宣传工作,倡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乡风民风,从而确保乡村人民都能处于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当然,持续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也非常关键,只有思想觉悟较高的农民,才能真正适应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
3.2完善硬件设施,丰富乡村文明建设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满足农村老百姓的现实文化需求为宗旨,做好文化资源引入乡村的系统工作。首先,我们需继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乡村硬件设施,切实提升当地农村的服务效能,使得长期限制乡村文明发展的硬件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其次,要想方设法进一步丰富乡村文明的建设内容,如选择适当的时机为农村老百姓送去宝贵的文化大餐,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精神文化生活,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当地老百姓参与各种乡村文明活动的热情,从而真正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奉献者。
3.3强化乡村文明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要。各主管部门要对当地的村规民约要有一个规范性的指导,坚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破除一切陈规陋习,将尊老爱幼、赡养老人、勤俭节约等优良民风发扬光大。制度建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对广大农村老百姓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好习惯,而当思想道德素养有了进步,乡村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初衷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村地区尽快脱贫致富。而乡村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无疑对于乡村发展意义重大。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扎扎实实做好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毛平,谷光路,张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1,32(9):48-48.
[2]马冬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文信息,2020,10(8):231-231.
[3]宫麟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贤文化培育路径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1,23(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