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2021-03-31徐保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管理教学

徐保文

摘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合我们当今现代的发展,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各个方面的教育发展,因此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急不可待。本文主要介绍了劳动技术教学的特点和结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劳动技术;管理;教学

引言

21世纪以来,新课改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每个学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教育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星期不少于一课时。三至六年级每星期不少于两课时,初中生和高中生大学生以此类推,会增加相应的学习时间。但是每个学段,每个年级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又不一样,教师应该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比如年龄,家庭状况心理特征等因材施教制定合适的劳动活动。虽然国家把教育作为必修课,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很多学校很多老师还是没有重视,认为这只是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没有从心理上关注,我们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开展行动。

一、劳动技术课的特点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技能的培养最为重要。我们在技能培养中应该让学生受益,可以是观念上的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也可以是行动上的养成良好正确的劳动习惯。而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在实际行动中应用理论

劳动技术理论的培养只是基础,学生有了理论之后,必须把它用于实际中,在实际行动中应用理论,做到手脑并用,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同进步,共同发展。

2.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发展

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不能是随意的,也要经过精挑细选,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让他们有所进步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3.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个阶段的发展学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有同一的水平,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认知水平等,选择合适的内容,让他们达到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能让水平低的人反而做高水平的,那样会降低他的自信心,打击他的进取力。

4.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不能单一

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可以渗透劳动技术教育,同样的,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也能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比如我们在上劳动技术课程时,去校外工厂参观农业劳动,就可以给他们讲相应的生物和化学知识。

二、精心设计课堂结构

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劳动技术课程,它的内容不能随意像平常劳作一样,这种模式只适合于个别人的教育,但是我们的劳动技术课程应该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所以必须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精心适合的课程。

1.导入要有激情,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才是学习的第一生产力,有了兴趣学习什么都不感到枯燥,很有力量。那究竟该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小活动,保证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在讲授《刨削》时,可以先利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想知道谜语的答案,会跃跃欲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兴趣一下子就能被吸引过来,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一点进入下面的课题研究。

2.重难点要突出

劳动技术课程中一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实际操作,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动手操作,让学生看跟着学。这就对教师的操作要求具有较高的标准,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应该要了解步骤的具体过程,要熟练、清晰明了,这样的话才能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另外,因为学生之间的观察有差异,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放大自己的具体动作过程,以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当遇到不方便直接展示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比如视频或者音频来让学生了解。

3.加强劳动锻炼

劳动技术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要劳动要操作,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在学习《简易木质品的制作》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定时间,让他们完成粉笔盒的制作。形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2~3人或四五人都可以。这样的劳动锻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及时评价反馈

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作品,老师一定要对其进行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好与不好。对好的作品不吝啬评价,及时鼓励表扬。对相对来说不太好的作品,要及时鼓励,找出原因进行更正。

评价反馈的机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自评,他评或互评,也可以老师评价。正是因为评价的多元性才能造就成果的多元性,多元性的发展也更能适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技术课程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实践性是指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这种能力。基础性是指劳动技术课程它的内容很基础,是大家平常都会用到的,不会过于难或偏。通用性是指只要你掌握了一种劳动方法,它可以进行推广,这类方法都能使用。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劳动技术课程和平常传统的教育课程不一样,他是在课程中掌握劳动技能,并不是理论知识。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大都自制力不足,不能完全依靠自己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借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条件中成长,在条件中进步。比如在劳动技术课程中,我们要讲一节课,可以先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在情境中更能感受丰富的體验。如果体验真诚有效,他们就会产生更加明显的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冲动。正是这种思想和冲动,这点小苗头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课堂教学优势,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教师只是一个服务者和协调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要盲信权威,权威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以前的推论也有错误,应该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头脑风暴法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劳动技术课程是新课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教会学生操作的方法,在不断培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劳动技术技能。加强锻炼,及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何云.初中劳动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94.

[2]曾丽蔚.如何优化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229-230.

猜你喜欢

管理教学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