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

2021-03-31朱妍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

朱妍

摘   要:运用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等三个维度构建了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维模型,并且重点对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逻辑维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建立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丰富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并优化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霍尔三维结构;智慧居家养老;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057-03

引言

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3亿[1],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5 000多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7%[2]。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家庭养老逐渐向智慧型居家养老方向演变。智慧型居家养老体系由智慧型居家养老系统发展而来,也是智慧型居家养老系统向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智能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分析、揭示和预演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演变过程,从而设计出一个或多个多快好省的智能复杂体系,帮助解决现有养老体系中存在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方式定位不清晰和供给内容精准程度低等问题,使人们能够避免盲目性和失误,提供能够得到老年人认同、满足老年人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

一、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霍尔三维模型

1969年,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Hall)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结构模型,简称为霍尔方法论。三维结构中的”三维”指的是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其中,按照时间维分为规划、设计、分析、运筹、实施、运行、更新七个阶段;按照逻辑维分为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七个步骤;同时,考虑每个阶段完成对应步骤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基础(见图1)。

在目前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构建了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维结构模型,寻求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运行模式。依据我国目前人口普遍老龄化特点以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便捷性,引入霍尔三维结构对老年群体养老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并以时间维(老年人的年老状态)、逻辑维(服务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和知识维(相应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等三个维度建立霍尔三维模型(见图2)。

时间维,即人在步入老年之后的阶段。该维度指人步入老年之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正常生理阶段,具体分为三个年龄段,即低龄、中龄、高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对这三类人群分别有不同的服务类型。

逻辑维,服务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主要为服务内容及方式。该维度展示了时间维所对应的智慧居家养老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思维逻辑,主要从我国目前养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为方针,明确系统化的居家养老方式(顶层设计、技术支撑、多元参与、评估问责)。基于此,该维度设计了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逻辑框架,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更全面系统。

知识维,相应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主要为居家养老服务及智慧居家养老方式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该维度主要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所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将其与时间维和逻辑维中的服务内容、类型、方式等方方面面紧密衔接,从而形成科学、系统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三维结构分析

(一)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时间维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人群是进入退休阶段的老年人、部分失能半失能以及空巢老人。人年老后的生命历程包括低龄到死亡的过程,所以本研究的时间维以低龄、中龄、高龄三个维度,按老人从身体健康-一般-不健康-差的过程所需要的服务提供智慧居家服务内容,“从退休到死亡”一站式服务让老年人“退”后无忧。

低齡阶段:低龄老年人大多数是刚退休或退休不久的,这一部分人群大多身体状况良好,活动类型丰富,可选择的余地大。他们可以选择帮助儿女带孩子以减轻儿女们的压力,也可以选择和老伴或者几个好朋友出去旅游。总之,低龄阶段的老人身体阶段良好,需要长期护理等服务较少,大多重视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中龄阶段:中龄阶段的老年人大多逐渐开始身体不如低龄老人,活动不如低龄老人灵敏,开始慢慢地接受少部分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购买社区适老化智能产品,出去旅游的人数减少,对家的依赖感更强,更注重另一半的陪伴,也是养老护理员护理服务的主要对象。

高龄阶段:高龄阶段的老人人数远少于低中龄老人,但是护理等级往往越高、对智能产品的依赖度更强,是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重点服务和维护的人群。这一类人群大多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发生应急事件的概率较大,应对这一类人重点看护,智能居家设备应24小时在线关注老人状况,时时把老人情况上传平台数据库。

(二)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逻辑维

运用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具体内容和方案。

第一步是明确我国目前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步是确定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第三步是系统建立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四步是系统分析建立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第五步是优化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六步是决策,最后决定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措施;第七步,按照优化后的服务体系具体实施和落实。因为现阶段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根据霍尔三维结构的逻辑维对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建立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丰富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并优化。gzslib202204011719

1.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须多方参与

智慧居家养老发展5年来,智慧养老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互联网嵌入度不高、智慧水平低、支撑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配套工程不到位,存在重物质、轻情感以及重技术、轻服务的问题依旧存在,难以满足养老的社会需求[3]。因此,系统建立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在政府政策制定下老年人以家庭为基础,依靠社区智慧养老配套设施及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需求。该模式强调将社会力量融入社区并与家庭相结合,通过政府、社区、第三方移动平台、医院等救助机构与家庭等多元供给主体的服务,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最终达致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目的(见图3)。

(1)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与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有着重大的责任。政府应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明确各服务主体的责任及参与程序,同时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及可操作性,从而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制度化依据。

在具体执行上,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整合社区和第三方移动平台的力量,为打造系统化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添砖加瓦。其次,建设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通过对第三方移动平台减税、对养老群体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和专职服务人员的补贴等多种形式,调动互联网第三方移动平台参与研发适老性服务产品的积极性,使其开发出更多适老产品。

(2)社区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是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交互的枢纽、指挥协调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应不断改善自身条件为新型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各方服务供给主体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与资源,为社区内传统型养老服务的硬件设施和人力水平向智慧型进行转型,建立健全各种智慧型养老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等。二是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发挥“互联网+ ”的技术优势,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将各类社会资源,如政府、企业、医院等救助机构等链接起来,沟通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为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更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三是积极组织并接纳多方有资质的护理人员机构及志愿者。志愿者及护理人员是养老服务体系中极其缺少又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在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中起着连接社区和平台的作用,有着连接着老人的功能,可以帮助社区更好地获取老人的信息,以便为之调整更为适合的服务类型。

(3)第三方及移动平台是构成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最核心的环节。由第三方及移动平台依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一个有效协作的为老服务大平台,连接老人、社区、老人家属、医院等救助机构及政府,多方联动,共同打造一个智能、科学、便捷、有效的服务体系。

(4)医院等救助机构在收到社区平台发送的老人急救信息后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即刻统筹协调好医护人员、急救车等以最快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并在路上接受可能的来自病人家属或者养老护理员的求救联系,且给予专业的医疗救护方法指导,直至急救车赶到。

2.应急事件发生时救援响应基本框架

基于上述对多元主体职能的描述,提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应急事件发生时救援响应的基本框架(见图4)。本框架的信息主体为老人、老人家属、应急服务签约救护人员以及医院等机构。各主体之间以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枢纽,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各信息主体间信息协同基本思路如下。

首先,老人有突发状况时通过智能手环等智能产品向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老人家属发送呼救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提取老人自然信息和医疗信息,与老人在线通话,评估老人的身体状态,同时定位距离老人最近的站点社区签约服务人员及时赶到参与救护;在服务平台通知签约服务人员到达老人家的同时,也会根据老人的情况通知附近的医院等救护机构,保证专业急救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赶往现场。与此同时,在不耽误救助老人的同时通知老人家属及时赶到及通过家里的智能设备老人家属可以实时了解老人情况。

(三)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知识维

1.生活护理知识

長期护理保险是国家为老年人及自然人步入老年时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疾病风险增加而难以维持自我基本生活能力而提出的护理方案。而专业的护理知识无不渗透在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之中,专业的护理人员也是目前养老服务方面急需的人才。上海市制定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包含42项服务项目,其中就有2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另外15项常用临床护理服务。

2.医疗保健知识

老年时期是人类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期,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是这一时期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环。为低中龄老人提供免费公益的身体保健检查服务,为失能老人及中高龄老人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都离不开医疗保健相关知识。构建一个“预防+治疗”的医疗保健平台,无论是为中高龄及失能老人提供线上医疗线下上门诊疗服务,还是为低中龄老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制定相对应的养生运动方案,都需要医疗保健知识及医疗保健人才。

3.心理学知识

大多数低龄老人在刚刚退出工作岗位时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而此时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帮助这一部分老年人做好角色转换。比如,帮助闲暇时间增多的低龄老年人快速走出心理阴影,融入退休老年群体圈,以此提升老年人的自我认同感;在社区定期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家庭成员关心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为老年人建造一个舒适坦然接受死亡、珍惜过好当下的健康心理状态。

4.互联网技术知识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就是基于互联网,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一个有效协作的为老服务大平台,打造全面、系统、联动、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步实现养老领域的“万物互联”,进而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科学、智能、合理、丰富、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4]。

当然,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除了上述提到的知识外,还需要很多其他专业知识的加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人、物、财力很多,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也很多,更多的是综合性知识的支撑,必须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这项大工程完成。

三、结论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自然规律,是与互联网相结合产生的更有利于历史发展的产物。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结合,构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参与模型和应急响应模型,帮助进一步建设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改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2018-05-06].http://www.jinhua.gov.cn/art/2020/5/6/art_1229161272_1506649.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完善我国城乡失智失能老人养老照护体系的提案答复的函[EB/OL].(2020-09-30)[2020-10-02].http://xxgk.mca.gov.cn:8011/gdnps/pc/content.jsp?id=14747&mtype=

[3]   贾玉娇,王丛.需求导向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学,2020,41(5):166-172,213.

[4]   李伟霞,李忱.大系统视角下“互联网+老年康养体系”的构建[J].系统科学学报,2021,(2):52-57.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汽车设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探究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CDIO模式下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系统工程基础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