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与放之间助力思维的发展
——《有趣的等式游戏》磨课小记
2021-03-30文|周霞陈敏
文|周 霞 陈 敏
数学教学主要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学情,基于学情精心组织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教学任务,给学生展示和发展思维的机会。以下分享《有趣的等式游戏》一课的尝试与反思。适用年级为一年级。
片断一:
出示问题:请将3、4、5、6 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
□+□=□+□
1.请学生当小老师读一读题。
师:你们明白题目的意思吗?等式怎样才能成立?
生:两边结果相等。
师:请将你的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2.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
师:谁先来分享自己的方法?
生:我用凑数的办法。3+6=9,4+5=9,所以3+6=4+5。
师: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他是用算的办法,左边3+6 等于9,右边4+5 也等于9,所以3+6=4+5。
师:那有没有不用“算”的办法来写等式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3、4、5、6中,3 是最小的,和最大的6 搭配;4 是第二小的,和第二大的5 合在一起,3+6=4+5。
师:大家听明白他是怎么做的了吗?
生:听明白了,就是把大的数和小的数加起来。
小结:像3、4、5、6 这样四个连续的数,我们可以用最大数和最小数,次大数和次小数“手拉手”组等式。
片断二:
师:老师往里面增加一个数,你还能自己完成组等式的任务吗?
出示问题:请把3、4、5、6、7中的四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方格中,使等式成立。
□+□=□+□
2.指名汇报。
师:现在大家至少都写了一个等式。老师这里收集了几份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3+7=5+6。
师:这个等式怎么样?
生:他写得不对:3+7=10,5+6=11,等式不成立。
(2)3+7=4+6。
生:最小3 和最大的7 加起来,第二小的4 和第二大的6 加起来。
生:我检查过了,3+7=10,4+6=10,3+7=4+6,等式成立。
师:用什么方法组等式的?
生:其实和刚才是一样的。最小配最大,次小配次大。
师:这位同学的线连得真好,一连线我们就看清楚了:用最小配最大,次小配次大。我们用“大手拉小手”来比喻好不好?
师:“大手拉小手”以后,中间的5——
生:没有用到,去掉了……
(在课件中演示学生的方法,形成板书——去中间)
(3)3+6=4+5。
师:请介绍一下你的式子。
生:我想到5 可以去掉,那其他数可不可以去掉呢?最简单就是把7 去掉,变得和刚才的题目一样,3+6=4+5。
师:请你暂停一下。这段话大家听懂了吗?
生:我听懂了。他的意思就是还可以把7 去掉,然后“大手拉小手”,3+6=4+5。
师:(在课件中演示学生的方法)这次去掉了——尾数。
(形成板书——去尾)
(4)4+7=5+6。
生:我可以补充吗?既然可以去掉尾巴的数,那我们还可以去掉头上的数,把3 去掉,“大手拉小手”是4+7=5+6。
(形成板书——去头)
3.反思小结。
师:现在我们得到了3 个答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先想到“大手拉小手”,正好去掉了中间数。后来想到既然中间数可以去掉,还可以去掉头上和尾巴上的数,又得到了2 个答案。一共有3 个答案。
生:我有一个问题,“4”可不可以去掉?
生:不可以,4 去掉以后,3、5、6、7 不连续。我算过了,3+7=10,5+6=11,不可以“大手拉小手”。
生:只有头、尾、中间的数可以去掉。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道题和上面的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同桌商量商量。
生:去掉尾巴数以后,3、4、5、6、7 变成了3、4、5、6。第二题变成了第一题。
生:从第一题增加1 个数变成第二题,答案增加了。我们发现去头、去尾,都可以剩下4 个连续的数。
生:都可以用“大手拉小手”的方法写出等式。
生:我来补充一下,不可以随便去掉数,有时剩下的4 个数不能“大手拉小手”组成等式。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我们通过去头、去尾、去中间的方法,把第二题去掉1 个数后,从5 个数的问题变成和第一题一样的4 个数的问题,又可以用上第一题中大手拉小手的方法写等式了。学习数学,我们要不断寻找题目之间的联系,把新问题变成老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片断三:
出示问题:将3、4、5、6、7 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使横行和竖列上3 个数的和都相等。
师:和第二题有联系吗?你能想到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交流。
师:完成的同学把自己的方法说给身边的同学听一听。没完成的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困难,让小伙伴帮忙一起想想办法。
3.集体交流。
师:说说你们的方法吧。
生:我是这样填的——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填对了没有?
生:7+5+3=15,4+5+6=15,填对了。
师:题目要求横行3 个数的和要等于竖列3 个数的和。所以3个数加一加,可以肯定填对了。(板书:7+5+3=4+5+6)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检查办法,你们看行不行?横的,我只算4+6=10;竖的,我只算7+3=10。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保证横行和竖列的和相等了。
生:可以。因为横行、竖列都要加5,都要加也可以都不加。
生:(修改板书:7+3=4+6)这位同学的意思就是等式两边都有“+5”,可以都去掉。所以老师的方法是可以的。
师:反过来说,只要7+3=4+6——
生:两边再都加上5,结果还是相等的。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道题看起来是3 个数的和相等,其实是2 个数的和相等。
生:就和第二题一样。把5 放在中间,两边填3+7=4+6。
师:是这样吗?(框起第二题板书“去中间”的条目)那现在你有更好的办法来填这个十字格了吗?请你顺着刚才的讨论再想一想,试一试。
4.学生再次自主尝试,教师巡回。
5.集体再交流。
生:刚刚发现只要两头的数相加和相等就可以,第一个答案,我们是把中间数5 填在中间(指方格),“大手拉小手”。那么接下来我们也可以把尾巴数7 放在中间,然后“大手拉小手”;或者把开头数3放在中间,再“大手拉小手”。
师:谁来当小老师检查?
生:3+6=9,4+5=9。9 都要加7,每行、每列的和都是16。
生:4+7=11,5+6=11,11+3=14,每行、每列的和都是14。
生:这道题和第二题其实是一样的,刚才去掉的头、尾、中间,这里就摆在中间的格子里,剩下的数“大手拉小手”就好了。
片断四:
师:看看,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这么多有挑战的任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些题目都是差不多的。
生:都可以用“大手拉小手”的办法。
生:如果有多余的数,先要去头、去尾、去中间。
生:填等式也可能变成填格子。
师:填等式还会变吗?
出示问题:把2、4、6、8、10 填入下图的5 个小圆中,使横行和竖列上3 个数的和都相等。
【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思维是做出来的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设计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懂得和舍得留给学生充足的实操、探索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中感知问题本质,探索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解题的方法也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的。在用3、4、5、6 组等式时,由于数字少且数值小,很多学生都是直接计算得到答案3+6=4+5 的,采用大数配小数的学生是少数。但在从3、4、5、6、7 中选4 个数组等式时,由于数字有冗余且涉及到了进位加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然感觉到计算的方法不那么高效,于是转向搭配策略的人数就多了起来。搭配策略的迁移水平是不同的,多数学生比较受限,只想到了大小搭配——3+7=4+6,只有少数继续尝试了“去尾”“去头”法搭配……这种参差的、自发的策略水平恰恰为下一步交流、比较和提升奠定了“愤”“悱”的认知基础和情感氛围。
二、思维发展离不开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学习边反思,不仅可以检查学习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还可以理清思路、深化知识、积累经验、优化提高。
在学生做的基础上,组织反思、交流尤其重要。如前面提到学生在5 选4 组等式的活动中,多数学生只能做简单的迁移,得出一个答案,少数学生也只是在懵懂的尝试中找新答案,这时就需要通过交流来归纳、提升。先把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的答案核对和沉淀下来,引导注意从留下的4 个数转向去掉了哪个数,从而发散思维:还可以去掉哪个数?从一个答案推向多个答案。在此基础上,学生主动质疑:4 可以去掉吗?讨论突出大小搭配策略的适用条件——“连续”的数(实质为和不变的性质:对应加数之间的差相等,即a+b=c+d,有c-a=b-d)。师生、生生之间均在吸取他人思考的基础上继续思考、解释、质疑、拓展,将对问题的认识和策略的优化层层推进,思维从肤浅到深刻、从单一到多元、从碎片到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