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30利娜殷爱顺叶妙珍黄惠玲曾美华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员研究组

利娜,殷爱顺,叶妙珍,黄惠玲,曾美华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 护理部,广东 东莞 523660)

0 引言

儿科中的患儿自我掌控能力较弱,所以在对其护理时极易导致有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的医疗护理差错发生,并且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因发生的不良事件造成较大制约,在临床上不利于患儿的恢复,也是出现医疗纠纷的重要诱因。所以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升可保证为患儿提供的护理服务更加有效,在护理工作中合理的应用安全管理模式,也促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有效保障[1-2]。本文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具体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患儿140 例进行研究,按照常规护理和安全管理模式设定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 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38 例,女性32 例;年龄为0.8~8 岁,平均(4.25±0.34)岁。研究组包括男性36 例,女性34 例;年龄为0.7~9 岁,平均(4.15±0.42)。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接受的护理服务由相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日常对患儿进行监测、进行环境管理等。以此为基础给予研究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①在质量管理标准基础上科学的制定安全管理护理制度,对护士的专业素养进行评估和管理,保证护理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②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其安全意识问题,对其安全意识也是一种良好的提升。在巡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重视及时排查事故状况,对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巡视可减少发生安全事故。如果没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患儿的安全隐患,便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及时巡查和纠正可为患儿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③应及时处理住院患儿的相关问题,如果患儿情绪出现较大波动、行为比较异常等,护理人员应尤其注意,还应及时和患儿家属加强沟通,通过向其讲解患儿异常情况存在的风险,增强其安全管理工作的配合度;④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含义加强了解,建立由护士长任组长的风险防范管理小组,通过安全管理护理方案的制定,并进一步落实每个成员的护理工作,并提前制定护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计划,采用合理的处理已经发生问题的方法,通过定期评估安全问题有效改进相关问题。护理人员之间应该积极交流工作经验,并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等的学习,为患儿和自身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因儿科护理任务较重,所以合理的排班制度的制定,护理人员可实现互补非常有必要,并且由经验丰富的带新任职的护理人员也可对顺利的完成护理工作起有效的保障作用,弹性的工作排班制,可保证护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⑤对护理人才加强培养和管理,因为儿科护理相对复杂,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便更加特殊。因此可为不同的护理类型培养针对性的护理人员,并对其加强思想认知的引导。同时需针对年资不同的护理人员运用不同的考评方法和培训,为其护理专业水平的提升和顺利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4]。

1.3 判断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护士长负责评估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主要分为基础、输液、高热、人文关怀等护理,每项为100 分满分,护理质量和分值呈正比;对两组患儿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涉及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并分别用t和χ2进行检验,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用P<0.05 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根据表1 可知,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基础、输液、高热及人文关怀等的护理方面的质量评分都明显较高,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概率

根据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有8 例发生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1.43%;研究组患者有2 例发生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86%,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儿科科室风险较高,如果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流程对患儿实施护理服务,不仅会较大程度的影响患儿的治疗,浪费医疗资源,还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治疗儿科疾病相对复杂,并且患儿自主性较差,所以往往在护理中有许多潜在风险,所以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止发生风险事件的方法[5-6],因此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管理模式意义重大,可使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护理技能增强,加上科学的健康教育,会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可得,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在基础、输液、高热和人文关怀等的质量评分方面比对照组相对较高[6-7];而且研究组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概率也显著较低。说明运用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对发生医疗纠纷事件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在护理工作中有效的融入安全管理意识,保证护理人员能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与其他科室不同,儿科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较高的要求。在使用安全管理模式之前,都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其防范风险的意识也会由此而提升,使其对安全隐患更加重视,为护理环节的连贯性和护理的安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8-9],可促使护理人员对不安全事件加强认识,护理理念得到提升,并能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进行学习,可使其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清楚的认知到自身水平,并对其护理服务水平逐步改进。防范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可对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科学评估并改进。对儿科护理人才加强建设和管理,并进行考核,也是提升其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10]。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使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对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也起到较大的预防作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人员研究组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