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

2021-03-30李慧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脉血插管呼吸机

李慧

(青海省中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言

作为急诊ICU 常见的一类危重症,呼吸衰竭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呼吸衰竭也是一连串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类病症,例如肺组织病症、心脏疾病、气道阻塞等,诱发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1-2]。一般会呈现出血压升高、心率较快、神志改变、发绀、呼吸困难等状况[3]。我科近两年对收住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以观察其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8 年6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的4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48 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4 例)与对照组(24 例)。观察组年龄27~52 岁,平均(39.65±12.18)岁,男性14 例,女性10 例;对照组年龄25~51 岁,平均(38.75±12.02)岁,男性11 例,女性13 例。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4]里呼吸衰竭有关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会知情且批准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病症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内分泌病症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肿瘤进展期患者、心肝脑等重要器官损伤患者;具有气管切开史患者;无意愿参与实验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抗炎、平喘、解毒、祛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况有效控制,让患者符合呼吸系统改善条件再辅以机械通气治疗。

在观察组中,将对其24 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执行序贯机械通气的治疗措施。其方法为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将呼吸机调节为呼气末正压(PEEP)和压力支持通气(PSV)以及同步间歇指令(SMV)模式。当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下述条件达到时再进行拔管操作。首先,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体温低于38℃;其次,患者的肺部浸润阴影缩小;再则,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排痰,痰液粘稠度较Ⅱ度低且颜色较浅;最后,外周血白细胞减低了2×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小于75%,被看作肺部感染控制窗。之后医务人员将患者纳入自主呼吸试验里,持续30~60min,如若患者对该实验处于耐受状态则进行拔管操作,再给予患者经口鼻面罩方式接无创呼吸机,并设定为双水平正压通气S/T 模式。之后相关的压力水准、吸氧浓度的调整需要严格围绕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操作,把患者的动脉血氧、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保持在拔管前的水准。待患者病情完全被有效控制后再撤掉呼吸机,并更改为经鼻导管吸氧,一直维持到患者出院为止。如果自主呼吸试验失败,则继续执行原方案开展治疗,直到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后,便使用上述方法。

在对照组中,将对其24 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执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其方法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并将其和呼吸机进行连接,将呼吸机调节为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SMV)。当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PIC 窗显露时,继续保持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SMV)的模式。再将呼气末正压(PEEP)调整为4~5cmH2O,把压力支持通气(PSV)调整为5~10cmH2O。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全部指标稳定后再进行拔管撤机,并将其更改为经鼻导管吸氧,持续到患者出院为止。

1.3 观察标准

①组间对比治疗基本情况,其中包括临床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耗时、ICU 住院时长。②对比两组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③统计组间机械通气干预前后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PaO2(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把整个数据送入SPSS 22.0 软件中进行解析,且计数资料比较实行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实行t检验,以()表示,其中P<0.05显示具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基本情况

如表1 所示,利用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在临床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耗时、ICU 住院时长上均低于运用传统机械通气的对照组,达到统计学意义要求(P<0.05)。

表1 组间治疗基本情况对比(,d)

表1 组间治疗基本情况对比(,d)

2.2 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如表2 所示,使用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的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都比执行传统机械通气的对照组要低,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表2 两组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对比[n(%)]

2.3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

如表3 所示,纳入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干预前同采用传统机械通气的对照组对比PaCO2与PaO2均未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干预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均达到统计学意义要求(P<0.05)。

表3 组间机械通气干预前后PaCO2、PaO2的改变情况统计(,mmHg)

表3 组间机械通气干预前后PaCO2、PaO2的改变情况统计(,mmHg)

3 讨论

呼吸衰竭疾病的出现能够连累患者身体多个系统,诸如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精神神经症状,并诱发功能障碍[5]。机械通气则能够对呼吸衰竭进行有效的干预,利用建立人工气道形式来协助呼吸衰竭患者通气。但是因为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也会致使患者呼吸肌无力并提高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安全性较弱。而进行序贯机械通气的治疗能够有效结合呼吸辅助设备优质的封闭性,并围绕呼吸衰竭患者各类情况来调节氧气浓度。患者在肺部处于气体交换的阶段时,呼吸辅助设备能够有效进行协助,以维持患者正常呼吸状态。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抓住患者从有创通气安全更换为无创通气的时间点,以便能够在有效规避其他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下,维持通气死腔量的稳定,不影响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和血流动力学,以此来缓解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情况,从而保证呼吸衰竭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6-8]。所谓的无创正压通气是在连接呼吸机时利用相对无创的形式,为治疗添加了无创性,也进一步地提高了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耐受性[9]。而且它只需要把接口器、面罩、鼻子等进行有效连接,便能够在不会造成其他部位受损的情况下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与通气发挥优化作用,有效地削弱了并发症出现概率,为患者带来了较高的治疗安全系数[10-11]。据有关资料显示,使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还能有效地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12]。本实验结果也表明利用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在临床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耗时、ICU 住院时长上均低于运用传统机械通气的对照组,达到统计学意义要求(P<0.05);观察组的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都比对照组要低,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干预前同对照组对比PaCO2与PaO2均未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干预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均达到统计学意义要求(P<0.05)。该实验结果同黄静[13]、历娜[14]以及赵红梅[1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序贯机械通气方案的价值。

综上所述,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利用序贯机械通气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切实地优化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动脉血插管呼吸机
气管插管体位的研究进展*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