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与临床意义

2021-03-30李晶晶张琛马文娟姚玉琴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李晶晶,张琛,马文娟,姚玉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都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前者属嗜肝DNA 病毒科,该科病毒包含正嗜肝DNA 病毒属和禽嗜肝DNA病毒属两个属,而引起人体感染的是正嗜肝DNA 病毒属[1-2]。相较于HCV,HBV 具有更高的传染性,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是HBV 感染者,只有少数HCV 感染者,而两种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更为少见[3-4]。目前,临床上关于重叠感染的研究资料较少,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较大的空白[5]。因此,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文特选取了45 例患者展开了分组检验探讨,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45 例肝炎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感染情况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组进行检验探讨,A 组为单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B 组为单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C 组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各组占15 例。在A 组患者中,男性9 例,女性6 例,年龄26~65 岁,平均(43.61±8.22)岁,在B 组患者中,男性10 例,女性5 例,年龄25~68 岁,平均(43.75±8.19)岁;在C 组患者中,男性8 例,女性7 例,年龄28~70 岁,平均(43.83±8.25)岁。三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合并症和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免疫系统障碍疾病患者;不配合检验的患者。

1.2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mL,将其做离心处理后,将分离后的血清置放保存在-80℃的环境中,然后使用爱康全自动酶免疫(AEAK240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

检测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血清中的INF-γ、IL-6 和IL-10 水平进行测验,实验试剂选择英科新创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项目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6]。ALT 的正常参考值为0~40 U/L,AST 的正常参考值为0~40 U/L,TBIL 的正常参考值为3.42~20.5μmol/L。

观察对比三组患者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项目主要有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7]。IgG 的正常参考值为8~17g/L,IgA 的正常参考值为0.72~4.29g/L,IgM 的正常参考值为0.29~3.44g/L。

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对比项目主要有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8]。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血清中的INF-γ、IL-6 和IL-10 水平进行测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

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中,C 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高于A 组和B 组,A 组的谷草转氨酶(AST)高于B 组和C 组,B 组的总胆红素(TBIL)高于A 组和C 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三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

2.2 三组患者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在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中,三组患者的IgG、IgA 和IgM 等水平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g/L)

表2 三组患者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g/L)

注:*表示A、B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P>0.05,#表示B、C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P>0.05。

2.3 三组患者INF-γ、IL-6 和IL-10 水平对比

在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对比中,C 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皆显著高于A 组和B 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INF-γ、IL-6 和IL-10 水平对比(,ng/L)

表3 三组患者INF-γ、IL-6 和IL-10 水平对比(,ng/L)

注:&表示A、B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P<0.05,&&表示B、C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P<0.05。

3 讨论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疾病的发病率却并未因此而减少,诸多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9]。尤其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危害性更大,而病毒性肝炎就是其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10]。在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 感染者最为常见,但偶会出现重叠感染者,例如HBV 和HCV 重叠感染的情况[11]。在临床中,单一病毒感染引发的肝炎治疗难度已然较高,而重叠感染引发的肝炎治疗难度更高,必须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及早采取治疗干预,如此才能为重叠感染的肝炎患者提供有力的生命安全保障[12-13]。

目前,诊断病毒性肝炎的最常用手段为检验各项生化免疫指标,通过不同指标发生的变化情况来判定病情。不同的生化指标反映机体不同的功能情况,而只有综合检验各项生化免疫指标水平才能有效判定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情[14-15]。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中,C 组患者的ALT高于A 组和B 组,A 组的AST 高于B 组和C 组,B 组的TBIL 高于A 组和C 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中,三组患者的IgG、IgA 和IgM 等水平数据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INF-γ、IL-6 和IL-10 的水平对比中,C 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皆显著高于A 组和B 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数据证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病毒性肝炎的关联性较小,而各项肝功能指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无法成为检验重叠感染的关键指标,只有INF-γ、IL-6和IL-10 的水平变化才是判定重叠感染情况的重要临床指标。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会影响肝功能指标变化,但更为显著的是各项炎症指标,这证明重叠感染容易导致肝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一旦发生该变化,需要着重预防重症肝炎。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世界肝炎日》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沉默的杀手:隐匿性丙型肝炎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