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学生参与非遗进校园的因子分析*
——以阳江风筝为例

2021-03-30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阳江进校园风筝

黎 勇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 529566)

阳江风筝是中国风筝的重要分支,具有“中国风筝之乡”的称誉,是“南派风筝”的代表,入选了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风筝是阳江非遗进校园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关系到风筝在阳江的传承创新,而学生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需要肩负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使命。国家自2011年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承”的法规和规划,明确提出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不同样式的非遗教育。在保护实施过程中,各界都认为非遗不能脱离青少年,非遗进校园更有利于地方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因此,调查分析学生参与校园风筝活动的影响因素,可以促进阳江风筝得到有效的内涵深化和技艺文化推广。

一、阳江市区中小学生参与风筝活动的现状分析

阳江风筝的发展渊源距今已有1400多年,群众基础扎实,民间氛围浓厚,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传统的阳江风筝活动包括了扎制、绘画和放飞的过程,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发现,能自主参与风筝活动全过程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少,多为老一辈的风筝爱好者。因此,文章通过对阳江市区5所中小学的84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社会体育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阳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阳江风筝传承人、阳江市风筝协会成员等人的建议进行影响中小学生参与风筝进校园活动的因子分析。

通过专家的指导、评议,选取了10个指标对学生参与风筝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信度分析检测问卷稳定性,经计算(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778,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适合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以及KMO进行 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59.801,显著性水平是0.038;KMO值为0.751,结果显示符合因子分析条件。

经过计算分析统计,从10个评价指标中提取4个因子,反映了原指标70.469%的信息量,达到了60%以上的要求,根据输出结果对4个公因子加以命名。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数据,学习压力X1、课余时间X2、节庆活动X3 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751、0.611、0.596,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3项评价指标,命名为“时间因子”;校园氛围X4、气候条件X5、放飞场所X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分别为60.624、0.612、0.601,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3项评价指标,命名为“环境因子”;兴趣爱好X7、风筝知识X8体现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761、0.669,第3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2项评价指标,命名为“内在因子”;娱乐性X9、健身性X10在第4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731、0.702,第4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2项评价指标,命名为“功能因子”。

1.时间因子

影响学生参与风筝进校园的因素与学习压力X1、课余时间X2、节庆活动X3有较大的载荷,并主要与学生的参与时间相关。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一般学校都没有把非遗文化列入教学计划,少有课时安排,偶尔组织相关的风筝活动学生也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承效果;另外,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升学,课余时间都基本奔于各种培训班和作业,家长也普遍认为再花时间学习风筝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会影响文化成绩。因此,学生学习制作与放飞风筝就基本集中在非遗文化日或风筝节庆活动期间,因为阳江每年重阳节都举行风筝节会,各种比赛和文化活动都会如期举行,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度是最高、最广泛的,《阳江志》中曾有云:重阳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或悬藤弓其上,风激之鸣响彻云霄,北山尤盛。[此间学生对风筝文化的兴趣最为浓厚,在调查中发现5所学校在节会期间都开展风筝进校园课程,学生覆盖率超过70%,还有86.3%的学生表示会在节会期间参与风筝活动,这也是阳江风筝进校园传承发展的主要时段。因此,学习压力的繁重造成课余时间不足以及节庆活动期间的民俗传统是影响学生参与风筝进校园的主要因素。

2.环境因子

校园氛围X4、气候条件X5、放飞场所X6都与风筝进校园的开展有着密切的条件关联。风筝活动依托于自然环境,阳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上风筝放飞场地的不断完善,公园、广场的进一步建设,让学生也能在闹市当中开展风筝活动,但阳江地处华南,多雨、潮湿的气候也导致了学生放飞风筝主要集中在秋季这一时段。另外,浓厚的民俗文化对于风筝进校园的氛围影响较为深远,在调查中发现,有84.2%的学生对风筝的传统文化表示很感兴趣,91.5%的学生乐于参与风筝制作与放飞活动,但大多只限于风筝进校园时开展的讲座、教学与互动期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校园风筝文化宣传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形成了较为短暂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趋同性心态。

3.内在因子

与兴趣爱好X7、风筝知识X8有较高载荷。日趋丰富的休闲文化,容易让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与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据跟踪调查与问卷分析,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很容易被形式各异的风筝制品和放飞展演所吸引,但这种心态主要源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一旦风筝进校园活动结束后便会冷淡下来。调查还发现73.6%的学生没有制作风筝的经验,62.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风筝放飞的常用技术与原理,他们对风筝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兴趣持续的时间亦不会长久。由此造成了非遗文化在课堂传承中的断截,学生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线性的知识,从而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兴趣。

4.功能因子

与娱乐性X9、健身性X10有较高载荷,风筝活动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娱乐性和健身性。休闲娱乐是风筝广泛流传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了观赏性娱乐和运动性娱乐:精美巧妙的风筝制品及形式各异的放飞效果能够给学生带来多彩的感官刺激;有98.7%的学生表示在风筝活动时会选择结伴而行,其中包括家人、同学和朋友,体现了风筝活动是一个交互性的过程。另外,放飞风筝也是一种户外的全身运动,对于呼吸系统和颈肩关节有积极的影响,76.6%的学生表示在进行30分钟风筝活动过后能够感受身体得到放松、疲劳减少。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参与其中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是开展风筝进校园的有利因素。

二、建议

1.自上而下,保障风筝进校园的有效性

自2005年开始,国家就颁布了多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规定与通知,要求各个地方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而阳江市也把风筝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推动风筝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由地方政府、教育、文化部门直接对学校进行课程、活动、赛事的统筹规划和监督实施,并开发《风筝》校本课程,能更好地保障风筝文化进校园的长期进行,稳定学生参与风筝活动的时间与次数,并以此示范引领全市传统文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除了每年的风筝节会,还可以增办省、市、区的中小学生风筝比赛,既培养学生制作、绘画、放飞风筝的兴趣、技术和创造力,还能打造区域的风筝文化氛围,提升风筝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性。

2.因地制宜,提高风筝制作放飞的创新性

风筝活动受限于环境的因素较大,为了能够在学校持续地开展风筝活动,需要根据特定的场地状况进行风筝改良,特别是室内风筝的设计与制作。而这就需要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风筝传承人和技能大师进校园进行制作指导与放飞教学。学校可以与风筝文化管理部门协调,定期邀请这些大师进行现场交流,把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风筝文化展室”或“风筝工艺坊”,以此带学生、传绝技,让学生和大师共同创作合乎本校、本地区环境的风筝制品,全面展现风筝活动的时代性、便捷性和时效性。

3.文化建设,构建风筝活动的内涵体系

风筝进校园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独特的风筝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及兴趣。因此,学校在推进风筝进校园的时候,要坚持以“风筝文化”为中心的推广策略,挖掘阳江风筝的历史文化价值,注重风筝文化的渗透。通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学校共同打造“阳江风筝文化数据平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展现文化特色,通过风筝讲座、特色作品展、放飞表演、指导学生风筝创作和放飞等一系列动态展演和静态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对阳江风筝文化的兴趣,让学校成为传承风筝文化的重要载体。

猜你喜欢

阳江进校园风筝
基于阳江核电厂冷源拦截网兜材料替换可行性研究
基于阳江核电厂水母暴发期间增设水母网效果的研究
阳江核电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管理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优秀剧目进校园
学做风筝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