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细颈囊尾蚴病综合防治
2021-03-29李乐
李 乐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南 新乡 453000)
羊细颈囊尾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这种病容易感染2~12月龄的羊群。在感染过后,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生长发育,使得羊群的机体不断消瘦、虚弱,发生器质性的损害,最终导致死亡,影响到养羊行业的经济效益。对此,需要做好该病的综合性防治。
1 发病原因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是泡状带绦虫,感染该虫主要是食用了患病动物的内脏。该虫体在宿主体内发育成熟,进一步将其孕节片排到体外,容易感染到饲料、放牧地、圈舍、饮水等。若是羊群食入孕节片,会从里面逸出六钩蚴,侵入羊群的肠壁血管,移动到肝脏表面,进一步发育,导致羊群感染。该病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羊群死亡。
2 临床症状
在发病初期感染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羊群能够正常饮食。感染一段时间之后,羊群容易出现营养缺乏、贫血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排出稀软粪便等症状。与此同时,也会伴随腹部膨大、急性腹膜炎等,体温可达40.3℃左右,按压羊群的腹壁会有疼痛感。在后期还会出现腹部缩小、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最终会因严重的器官衰竭而死亡。
3 传染特点
羊细颈囊尾蚴病在我国羊群中十分常见。该病极易传染,传染率超过60%。若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地方,其感染率会接近80%,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群都易感。通常蝇类是该病的主要传染媒介。在养殖场中,若合理羊群的内脏不能,内脏中的幼虫会感染到犬类。犬类活动范围增大,导致疾病的大面积传播。饲养环境会影响该病的传播。若是饲料营养不良,管理条件落后,导致羊群免疫力低下,羊群则容易感染该病,进一步导致羊群大面积感染。
4 综合防治
4.1 加强饲料管理
防控该病需要加强饲料管理。在羊群放养的过程中,还应为其补饲品质优良的牧草,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只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才能够有效提高羊群的抵抗力,满足其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与此同时,也要保证羊群圈舍的卫生环境,确保饲料和饮水卫生,能够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粪便堆积发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苍蝇的滋生。在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定期做好消毒和消灭蚊蝇的工作。在羊群饲养管理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对羊群进行驱虫。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春秋时节各驱虫一次,按体重服用吡喹酮片剂。
4.2 药物治疗
加强羊群管理,还应做好定期驱虫。根据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季节、降雨规律等来制定合理的驱虫制度。在冬春时间应当注重疥螨的驱除,使用伊维菌素等药物。在夏秋季节应当注重吸虫病的防治,利用丙硫咪唑等药物。与此同时,还应当全年注重细颈囊尾蚴的驱除。羊群不慎感染疾病,需要按羊群的体重来服用丙硫咪唑,1次/d,连用3d。也可以使用伊维菌素、吡喹酮等。此外,在用药的过程中,还应当为羊群增加营养,提高他们的抵抗力。通常情况下,需要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复合维生素、葡萄糖、黄芪多糖等。发生继发感染,需要将病死羊的组织开展药敏实验,利用合适的抗菌药进行治疗。体温持续性升高,也可以使用氨基比林等药物治疗。
4.3 合理规划犬类
在对羊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农户养犬需要对犬类进行笼养,防止犬类进入到羊群中,增大羊群染病的概率。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饲料和饮水不被犬的粪便所污染。禁止对牛、羊、猪等牲畜进行随意的宰杀,宰杀之后,应当合理处置其尸体或内脏。若是犬类食用了动物内脏,需要提前进行高温处理,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和寄生虫,从整体上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寄生虫的传播。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家养的犬类进行粪检,若是发现有虫卵或孕节片,需要及时进行药物驱虫。
5 结语
在羊群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羊细颈囊尾蚴病,该病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健康生长。对此,需要对该病进行进一步的防治,防止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