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中水饮证候要素辨治分析❋
2021-03-29刘碧绒李金根王碧晴王蓉燕齐张立晶
刘碧绒, 李金根, 李 蒙, 王碧晴, 王蓉燕齐, 张立晶△
(1.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由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发病率增加,同时患者有条件得到良好规范的治疗,生存机会也随之增加,心衰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心衰的5年存活率与癌症相仿,住院患者病死率达4.1%[2]。对于充分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联合醛固酮拮抗剂“金三角”治疗方案后症状仍不能缓解的心衰患者,或使用利尿剂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甚至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对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心衰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个体化等优点,与西药合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改善心衰的临床症状,减缓病情的发展。多项高质量临床试验证实,中医药在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等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3-5]。为更好地探究中医药防治心衰的临床优势,本文梳理了心衰中水饮证候要素辨治规律,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1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中国古代医籍中“心衰”一词的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卷三》:“心衰则伏,肝则微沉,故令脉伏而沉”[6]所言,“心衰”为心气血不足、气力衰微之义,仅表示病因病机,与西医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相差甚远。根据心衰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查阅相关古籍记载,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古籍记载中的“心悸”“怔忡”“心痹”“喘证”“痰饮”“水肿”“心水”等范畴[7]。中医学认为心衰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多脏相关,心之气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停聚为标。张仲景的《伤寒论》将心衰认识总结为“心水”,强调水饮病邪的重要影响,所载真武汤、五苓散、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木防己汤至今仍为治疗心衰相关病证的常用经方[8],并列专篇论治,为从水饮论治心衰提供了理论及临床应用基础。
2 水饮证候要素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与特色所在,证候要素的概念来源于王永炎院士提出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辨证方法新体系[9],即证候要素是组成证候的最基本元素,是对证候病因病机的表述,包括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病位类证候要素。目前国内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心衰常见证候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等,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为心、肾、肺[10,11]。水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聚为水,水停可成饮,饮可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水饮证候要素属心衰的病性类证候要素范围,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3 水饮在心衰疾病进程中的变化规律
3.1 病理产物之“水饮”的生成
心衰由心脏基础疾病发展而来,心气虚弱是发病的起点,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主气,当心肺气虚之时,血行推动之力不足,见血瘀之证;气为水之母,气虚则气不化水、水饮内停;同时津血同源,行于脉中的血液可渗出脉外转化为津液,瘀血内停,血不利则为水,水饮生成。
慢性心衰初期即表现为气虚血瘀证[12],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剧烈活动后加剧,在心衰早期虽然水饮体征不显,但其实已存在少量的水饮停聚,这些患者在症状不典型时肺底可听到少量细小水泡音,称之为“微饮”[13]。
疾病进展中,气虚、血瘀、水饮进行性加重,互为因果,相互为患,呈现由微到著不断加重的病理进程,饮邪渐盛,出现夜间憋醒,咳吐泡沫痰,双肺可听到大量水泡音;心衰中期心肺气虚,阴津化生受累,亦可发展为气阴两虚证[12],气虚则运血乏力,阴虚则血涩,血瘀更甚,饮邪更甚,瘀水互结日久加重心衰。
心衰后期主要病机为肾阳虚衰、痰瘀互结[12],心气虚最终会发展为心阳虚衰,不能下助肾阳,肾阳亏虚,不能化气行水,致使水液潴留,水饮泛溢。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胸闷、咳逆气喘甚则倚息难以平卧,颜面浮肿、面色青灰或晦暗、小便短少、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腹水等症状,津停日久,饮凝成痰,痰质稠浊,痰瘀互结,更为黏腻难治,发展为难治型心力衰竭。
3.2 致病因素之“水饮”加重心衰病程
水饮是水液停积形成的病理产物,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又进一步作用于机体,将《金匮要略》四饮症状进行归类,大体上有呕、咳、满、痛、肿、喘、悸、眩八大端[14]。在心衰中,水饮上凌于心而出现心中悸动不安;水蓄上焦,饮邪干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喘,倚息难以平卧,同时累及肾阳,可导致气失摄纳,喘促不宁;水道不通,饮邪停聚于肌肤腠理,可见水肿,以下肢多见;水停下焦,壅积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见小便不得通利。心衰虚、瘀导致水饮的产生,水饮进一步影响气机运化,造成血瘀的进一步加重,同时加重心气的亏耗,进一步加重病情。水饮推动疾病的发展进程,水饮的产生及其症状体征的加重预示着心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同时水饮的增多加重心脏的负荷,又会造成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故预防水饮出现、减缓水饮病理产物增多在心衰治疗中尤为重要。
4 水饮证候要素辨治思路探究
虚、瘀、饮贯穿于心衰疾病发展全程,水饮不同程度积聚的临床表现差异最为显著,可以有效反映心衰的病程。同时水停表现最明显,患者表述最不适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中通过治疗可有效缓解甚至消失。对于水饮的治疗,可有效减缓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故从“水饮”证候要素辨治入手,探讨心衰的治疗值得深入。综观医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心衰水饮的治疗多从以下方面展开。
4.1 泻肺利水
肺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心主血脉,心肺共同维持气血正常运行。《小品方辑录笺注》云:“肿从胸中起,名为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先从手足肿,名曰心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15]”心衰饮邪渐盛,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咳吐泡沫痰,此时水饮支撑胸肺,当泻肺逐水。针对赤水、心水,记载用十水丸、十水散等治疗,方中均有葶苈子、桑白皮二药,寓泻肺利水之意。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泻肺利水法能够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16]。
4.2 益气活血利水
气水血本同源,互相影响,心气虚衰,气虚推动无力形成瘀血、水饮,同时“血不利则为水”,加重水饮的程度,故补益心气、活血利水作为心衰的治疗大则。《血证论》有言:“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凡调血,必先治水,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17],治宜益气温阳、利水活血,药用黄芪、人参、桃仁、红花、丹参、泽泻等[18]。近现代医家认为,益气活血利水是心衰治疗的基本原则,标本同治取得临床良好疗效[19]。
4.3 通利小便
《金匮要略》有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心衰初期微饮即可通利小便给饮邪以出路,药物可选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等,如出现下肢浮肿、小便量少当利尿消肿,药物可选车前子、泽泻、大腹皮等,可有效消除水饮,同样亦可用发汗之法治疗水饮停聚[20],与活血化瘀共同组成《黄帝内经》中“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治水三法。心衰兼有气虚、气阴虚,发汗易伤及正气,违背治疗原则,但临床可拓宽“开鬼门”的意义,除发汗之法亦包含有宣肺之意,临床治疗中“提壶揭盖”的理念,即表示可通过宣通肺气通利小便,缓解心衰水饮积聚程度,药用桔梗、苏叶、杏仁等[21]。
4.4 温阳化水
《医宗必读·水肿胀论》曰:“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从阳,精化为水。[22]”水饮性寒属阴,得阴则聚,得阳则化。《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疗大法一直为后代所推崇,心阳不振,肾阳虚损,脾胃阳虚,累及多脏,无以温煦,水饮不化,血瘀不散,水瘀互结。若阳气得复,瘀水自然得消。方可选真武汤加减治疗,药用附子、桂枝、干姜等温阳之品,使心阳回复、气化得行,自然血活水化[23],但同时应注意不可单纯大量使用温补之品。叶天士指出:“欲去浊阴,急急通阳”,需结合通阳的治法[24],可选用茯苓、桂枝、甘草、白术、猪苓等药,取其温通化水之意。
4.5 畅通三焦
气血水同病当究于三焦,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提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类经》曰:“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25]”三焦气化不利为水饮停聚重要病机之一,人体水液的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26],只有三焦畅通方可气调、血畅、水行,可选用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同治的三仁汤加减化裁治疗。同时三焦畅通得益于少阳经脉的枢利作用,张景岳提出少阳为枢,即气机升降出入的枢机,其中小柴胡汤为张仲景调畅少阳三焦的要方,治疗当以和解少阳加活血利水之品[27],药用柴胡、黄芩、半夏、白芍等,可配以活血利水之牛膝、泽兰等,气血行则水饮去。
4.6 养阴清热利水
心衰气虚久致脾肾阳虚,则阴津化生受累,发展为阴亏证,同时瘀水互结日久,易于化热,热灼津液,进一步损伤气血阴阳,同时过用温阳、利尿之品,亦会伤津耗液,故临床养阴清热利水药物的使用不可忽视[28],多选用滑石、猪苓、五味子等药味,清热利水,固护阴液[29],治疗心衰之木防己汤内石膏之用则寓清热之意在其中[30]。
4.7 攻逐水饮
对于水饮停聚较为严重且普通的祛痰利水消肿药达不到预期效果时,会使用张仲景攻逐水饮方的名方十枣汤治疗,药物由甘遂、芫花、大戟组成,其作用峻猛。由于心衰患者病机本质属虚,除情况特殊外,临床通常不予应用,或可通过改变药物剂型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外治贴敷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疗效[31]。
5 小结与展望
心衰的基本病机为“虚”“瘀”“饮”,三者互相影响,加重病程,心衰的发展过程中,水饮从最初的“微饮”至大量停聚,从初期的胸闷气短到后来咳逆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小便短少,水饮从微到著、从隐性到显性、从上焦到下焦逐渐发展,水饮停聚程度反映了心衰疾病发展的进程。根据心衰不同时期水饮证候要素的特点进行辨证,选用泻肺利水、益气活血利水、通利小便、温阳化水、畅通三焦、养阴清热利水、攻逐水饮等多种治法临床辨证施治,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遣方用药,发挥中医药多靶点、辨证论治及未病先防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最终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