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如何运用动漫元素开展气象科普
2021-03-29李盛芳廖玥姚梦圆陈献朝林春蕾
李盛芳 廖玥 姚梦圆 陈献朝 林春蕾
摘要 气象科普是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气象科普传播能有效规避气象灾害,主动运用气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利于人们在自然灾难面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论述了融媒体背景下,将动漫元素运用到气象科普工作中,加大了对气象科普的普及力度,并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做好气象普及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气象科普;融媒体;动漫元素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040–02
科普的内涵是科学普及,而气象科普则是气象科学的普及,一方面是对气象科学的研究与选择,另一方面是如何借助现有传播手段,选择适合的传播方式以达到普及效果。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随着5G网络的商用化,人们更是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随之出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改变了传统媒介点对点的传播,如微信公众号、抖音APP、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让人们眼前一亮。为气象科普传播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融媒体背景下气象科普的优势分析
融媒体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传播方式的改变与传播速度的提升上,更多的是随着技术革新与受众信息需求的变化而所创造出的崭新发展路线,也正是在市场的引导和驱动下,气象科普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内容也更加有趣。
目前,气象工作者除了在传统媒体中开展科普宣傳外,更能依靠网络上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各项工作。同样的气象科普信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纸质图文报道,还可通过丰富多彩的动态视频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带给受众全新的浏览体验,有着良好的科普效果。
2 新媒体下借助动漫元素开展科普新模式
动漫形象的优势非常明显,动漫展示出来的效果是生动活泼的,也是非常富有趣味性的,加上通俗易懂的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动漫的特性是气象科普的优良载体。动漫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众性
气象科普由于长期存在“传而不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科普工作者不注重与大众之间的相互沟通。以传统电视讲座为例,往往是专家学者在荧屏上讲,大众会感到无趣,甚至会产生“催眠”而达到应有的效果[1]。动漫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以通俗的语言传递信息,因为它的生动活泼、有趣等特点让动漫元素本身自带流量。以“福建气象科普”公众号为例,该公众号运用了动漫元素为大众进行科普,近30 d的播放量高达1 088万,公众号下方的评论区功能能让观众及时互动,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图1)。
2.2 趣味性
福建气象科普公众号出品的一系列科普作品均使用了动漫卡通的方式,利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卡通小故事带出气象知识,并且生动形象地把气象知识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在这种有趣的故事情节里,将深奥的气象科普融入到生动幽默的动漫中,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气象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气象科普的目的。
2.3 学问性
动漫形象更富有趣味,以卡通动漫的方式进行气象知识传播更容易让大众接受。以“暴雨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科普内容为例,暴雨的形成涉及到几个密切的条件:水分、大气的上升运动、风的变化、云的微物理过程和地形等。如果通过文字表达则显得较为死板和抽象,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将暴雨形成的条件与原因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展示,死板、抽象的专业知识就会被一幕一幕地具体展示出来,更容易让大众理解和掌握(图2)。
3 动漫元素覆盖的气象科普应用领域
随着新媒体迅猛的发展,其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大众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更具多样性,气象科普的途径和种类也需要多样化。
3.1 卡通动漫类的科普读物
以福建气象科普推出的《气象百问》卡通图书为例,2014年印刷出版,2015年推出了系列5册套书,期间再版一次至今销售达6万册,同时推出了视频动画片,充分发挥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巨大优势。中国气象组织还出版了《气象风云》《趣谈天气》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口味的卡通科普读物,充分满足了大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并深受大众的青睐,有效实现了气象科普。
3.2 GIF动图的发展与运用
随着网络社交深入人心,GIF动图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新奇百怪、引人发笑的GIF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中。利用GIF的方式传递气象科普信息,不仅符合大众趣味,还有利于气象信息传播、加深印象。例如,通过Adobe Photoshop制作GIF动图,以具体、直观的方式来展示气象信息,让大众更能通俗易懂地提前了解天气,大大降低了气象灾害对大众的影响,实现了高速传播、快速科普的效果(图3)。
3.3 利用线下AR/VR技术开展气象科普
VR/AR技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市场,并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VR/AR技术可以通过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让人身临其境,给人一种全身心的体验,使大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台风、暴雨等常见的气象灾害,极大地增强了AR技术的吸引力。利用AR技术的特点,可以创造出一种优良的模拟空间,是人们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气象知识,大大激发大众对科学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4 新媒体下进行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气象科普工作者的思路应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秉着对青少年与广大受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创作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谋求关注度,而应坚持求真务实,传播真科学,有声有色、有理有据,避免虚假信息给大众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片洁净的天空。
相关工作者在创作前还应深入理解、全面学习气象知识,借助政府资源,在多渠道与领域专家形成良性互动,反复问询动漫作品内容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在语言表述上不仅要风趣幽默、特点鲜明,还要言简意赅、极具深意,全面提高作品质量,达到良好的教育与传播效果[2]。在创作过程中,气象传播信息应贴近热点问题,迎合大众趣味,以当下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并融入潮流元素,引起观众审美与思想上的共鸣。
5 结束语
在融媒体环境下,利用趣味性较强、受众需求量较大的动漫元素,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相关工作者应在寻找科学、艺术契合点的同时,从融媒体视角实时关注大众的需求變化,前瞻性地看待问题,从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盈怡,王芳.浅析动漫元素对青少年气象科普传播的作用[J].海峡科学, 2017(6):105-106.
[2] 彭兰.短视频之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新闻界,2019(1):34-43.
责任编辑:黄艳飞
How to Use Animation El-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LI Sheng-fang et al(Fujian Meteorological Publicity and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Fuzhou, Fujian 350008)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Strengthen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ctively us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mselves and property safety in the face of natural disaster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and quotation of animation elements to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vergence media, which increas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t also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doing a good job of meteorological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ng media convergenc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Media convergence; Animation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