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

2021-03-29张国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农田水利措施

摘要 农业生产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也引起国家的重点关注,对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是保障灌溉渠道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长期农业发展和建设中,我国水利灌溉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基于此,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分析了现阶段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维护和管理需求,提出了强化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16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已经实现了多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保障相关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重点关注工程建设后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中,依然存在工程设施老化和管理投入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因此,需要结合相关问题的实际情况,完善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方式,提高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效果,确保相关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1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农业生产活动开展的基本需求。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資源分布不均,需要建设相关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以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往往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导致灌溉渠道出现年久失修的问题。其中,杂物的堵塞与沟渠的破损问题导致在引水灌溉时水溢出或通过沟渠的裂缝流出,浪费了许多灌溉用水。因此,不仅要保障相关灌溉渠道工程的顺利建设,还要确保工程投入使用时的长期维护和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的效果能够得到具体的体现,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功能。通过有效管理和运行维护灌溉渠道工程,能够实现灌溉用水的高效运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生产需要投入的成本高,其中水资源的消耗是关键部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时都需要额外引水灌溉,而从中产生的成本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引水灌溉时,农业生产者通常需要从最近的储水点购买灌溉用水,然后再通过沟渠运输的方式将水流引入至需要灌溉的耕地附近。在此过程中,水流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当出现渠道工程长时间未妥善管理并未出现堵塞和损坏的问题时,就会浪费大量的灌溉用水,需要农业生产者加大在水源处购买的水量,以保障充足的灌溉用水,因此会增加灌溉用水的成本,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而针对此类问题,通过有效管理和维护灌溉渠道,能够保障渠道工程运行的有效性,确保相关沟渠的水流运输效果,避免灌溉用水在运输途中的大量损耗,从而节约农业生产者的购水成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生产投入,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2 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灌溉设施设备老化

20世纪中后期,我国就建设了大量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如“武引工程”等,为相关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用水保障。但目前,总舵沟渠工程在未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情况下,出现了设施设备老化的问题,部分工程的设施设备已经无法实现其工程建设的效果。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作为长线建设的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范围大、区域跨度广的特点,这使得在部分人口较少的地区,出现灌溉渠道工程荒弃的现象[2]。灌溉沟渠的分支众多,导致部分时间久远的工程设施数量不明,无法进行有效的清点与管理工作,从而无法全面维护相关灌溉渠道工程。

2.2 运行管理投入不足

在运行管理方面,相关资金与人员的投入不足,是灌溉渠道工程维护和管理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普通农业生产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越来越少,导致部分耕地荒废,而相关灌溉沟渠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减少,从而缺乏维护管理人员。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耕地越来越少的同时,其工程建设的收益也会随之下降,相关部门逐渐减少对其管理投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对相关部门而言,财政负担重,导致灌溉沟渠运行管理的投入不足,从而无法有效维护和管理相关工程。

2.3 工程维护开展困难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在维护工作方面具有跨度长、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灌溉渠道分支众多,在出现问题时,相关维护人员需要沿着沟渠走向逐步排除,检查工作量大。而在有水流运输时,维护人员只能在沟渠两岸步行排查,在经过林区时复杂的地形与林木等会严重影响问题排查工作的开展,使沟渠维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对固定灌溉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而言,部分年代久远的设施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维修,在更换工作时也因为其老旧的型号很难找到替换设备。此外,维修人员在缺乏相关设施的基础信息时,也无法针对故障问题做出正确的原因分析,从而导致维修工作开展困难[3]。

2.4 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而言,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其开展的基础,能够指导相关管理工作。以往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工程管理需求,无法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有效管理新型农业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灌溉渠道工程中也实践应用了众多新技术、新材料。对于新建设的相关工程,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需要对其进行本地化管理,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指导,则会造成管理内容的疏漏,无法全面有效地落实相关的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也会因为缺少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在工作中无法有效解决工程出现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效果。

3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的措施

3.1 整合灌溉渠道工程信息

了解灌溉渠道工程具体情况是实现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收集和整理现有各项工程的具体信息,确保掌握灌溉渠道工程各个分支的实际状况。在进行工程维护和管理时,需要调阅本地灌溉渠道工程的档案信息,建立单独的工程信息数据库,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需要进行管理的工程内容。对建设年代久远的工程进行状态评估,确认其使用期限。针对无法实现灌溉渠道功能的报荒废工程,根据当地灌溉需求进行重建或报废[4]。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整合的方式,整理本地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为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提供数据基础。通过了解本地已有灌溉渠道工程,明确运行维护及管理的重点内容,提高管理维护工作效率,能够有效保障灌溉渠道工程管理维护的效果,实现相关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3.2 加大维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当地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在优化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结构的同时,加大对管理维护工作的投入力度。相关部门要认识到灌溉渠道工程管理维护的重要性,在相关工作中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对于工程维护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护。针对耕地荒废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放宽政策,吸引大型农产企业进行投资,通过大面积地承包耕地,实现耕地的规范化管理。获得的土地出让资金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还能实现对耕地的有效开发,从而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灌溉渠道工程的利用率,以确保相关工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通过农产企业的合作,维护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明确相关工程的使用与管理主体;通过农业生产者的高度参与,实现对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与维护。相关农产企业的技术能力也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更好地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3 使用先进技术维护设施

在维护灌溉渠道工程时,相关人员应当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提高维护工作效率。例如,在出现灌溉渠道泄漏问题时,可以利用相关工程检测技术判断工程内部是否出现问题;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排查大面积的沟渠,进行工程损坏定位。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及材料修补损坏部位,清理沟渠内的杂物,以降低灌溉用水运输时的损耗。对固定点的灌溉设施设备而言,需要更换陈旧的设备,根据前期整理的工程基础信息,准确判断故障点和原因。与此同时,对相关管理与维护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损坏设施设备,从而确保整体灌溉渠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3.4 建立健全灌溉工程管理制度

对管理制度而言,要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内容,针对不同地区的灌溉渠道工程管理要求,优化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工作开展有科学的依据。在管理工作中,面对出现的新问题,要根据已有案例,结合多方讨论进行科学处理,将处理措施纳入现有制度内容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同时,要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使管理与维护工作顺利进行,不断地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效果。

4 结束语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后,需要加强其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工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明确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据已有的灌溉渠道工程信息,加大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以高效开展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提高相关工程的运行效果,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玉行.浅析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现代农业,2021(5): 79-80.

[2] 王兴鹏.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18):225 -226.

[3] 赵金宏.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 (18):109-110.

[4] 凌伟.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措施[J].新农业,2021(16):24.

责任编辑:黄艳飞

Analysis 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Irrigation Canal Project

ZHANG Guo-ping (Nanyangshan Ecol-ogical Resettlement Water Supply Project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Bureau, Tianzhu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Gansu 733299)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irrigation channel project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has also attracted national attention. The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irrigation channel. In the long-term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ur country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rojec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rojec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d on thi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rrigation channel project manage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channel project based on the actual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needs.

Key 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canal work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Measures

作者簡介 张国萍(1987—),女,甘肃武威人,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泵站运行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8-17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农田水利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试论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及管理对策分析